分享

2024年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审题立意分析示例(二十九)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4-27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思维方式,是思考问题的核心点,是拉开差距的根源。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人最大的勇气是,敢于认识自己,敢于否定自己。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样的人。

你所接受的知识、观点、信息、数据、观念等影响了你的认知与判断,影响了你的三观。这些所接受的信息的来源与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你获得或输入信息的价值,影响了你的见识。基于人的主观偏好、偏见,人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天然厌恶或摒弃自己厌恶的东西。基于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接受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基于人的自身认知,对外界信息的认知程度、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看的见,有的人看不见。同样的东西,有的人看不见,有的却看得到。网络世界以流量密码及特定目的,充斥着小作文与谎言,真假难辨,只有更高的见识才能辨别真伪与谎言。

你的偏好所造就的现实世界的朋友圈,生活环境,人以群分,导致你无法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看不到不一样的信息。PUA与洗脑,不断驯化与规训你,使得你获得的信息有限。也就是说,你只愿意看到与接收你愿意接受的东西,网络算法也只愿意提供给你喜欢看的东西。而他者基于特定目的,不断PUA和洗脑你。让你产生幻想。因此,我们已经深陷在这个“算计”好的世界里,你已无处可逃。海量的信息,反而形成了见识障碍。这样的信息,多反而是毒害。所以,你要给这个巨大无比的信息茧房,多打开几扇窗。不要轻信、盲信,要相信底层的逻辑、常识与通识。

互联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信息海洋,但如今的大数据“算法”却编织了一个个信息茧房。我们看似站在信息潮流之中,实则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匮乏,甚至包括我们的思想,都深深地受限其中。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每个人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宛如回音壁一样不断地重复那些悦耳的声音。然而,这种舒适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偏见、撕裂与群氓。

形成“信息茧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罪魁祸首确是“算法推荐”,但从主观上看用户的“个人选择”更为关键,毕竟在思维惰性的惯性作用下,人们往往只倾向于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克服思维惰性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但纵容思维惰性却易如反掌。因此,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纵容自己沉浸在短时间获得的满足感中从而无暇顾及其它领域的信息,最终陷入“信息茧房”当中还懒得挣扎。

我们总想避免那些让我们感到有压力的情况,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却让自己彻底与压力隔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躺平。这么做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旦我们不受挑战性经历或信息的困扰,总待在舒适区内,就会停止成长和学习,质疑能力也会衰退,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

于是,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单一,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窄。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裹挟在一个极小的、同质的空间中,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非常方便,但到最后无一例外的,我们会觉得枯燥,乃至厌烦。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视频堆积起来的信息,知识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被切断,变得更加碎片化,容易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它们侵占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你会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机会,你接触到的人都和你相似,甚至感觉全世界都在认同你的观点。然而,其实这只是你的错觉,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的“坐井观天”。

如何跳出“信息茧房”?关键在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主要靠理论学习获取,通过理论学习,系统地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坚定自己的立场观点,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析是非的能力,不被推送的信息和观点牵着鼻子走。

现实中,当你看到一篇激动人心的热点文章,如果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煽动了,其实就应留个心眼,想想自己是不是被“带节奏”了?当你看到一个似乎有理的观点,如果觉得自己被说服了,其实也应该留个心眼,思考一下这个观点的逻辑对吗?通过独立思考,把接受信息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就要多渠道接收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注意多从主流媒体获取权威信息,而不能依据自己的喜好偏听偏信。同时,要加强交流,相互碰撞观点、丰富见识,如此不但可以增进友谊,还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共同冲破“信息茧房”的束缚。

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不人云亦云,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问问题,问高质量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多动脑思考。提升我们的认知,尽量不要陷入谬论之中,遇事多问自己为什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拥有良好的价值观,礼貌的对待对方。真诚的倾听他人的诉说。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这个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果你多次在网上浏览某类材料,大数据就会不断精准推送同类内容,贴心、便捷。人们通常喜欢跟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相似带来熟悉,带来安全感,所谓“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舒服、自在。(以上两句为引语,把两段信息求同可得出:同类认知不断强化,能提高效率,同时让人感到舒服、自在。)但也有人认为,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认知的闭合圈。(由“但”可得出:语意的侧重点落在同类认知不断强化带来的负面作用,即“形成认知的闭合圈”的危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材料中提到了大数据推送内容的现象以及人们倾向于与认知相似的人交往的心理。这些内容在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引发了关于信息茧房、认知闭合圈等话题的讨论。前两句从积极的一面说明同类认知强化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入;第三句从消极的一面说明其影响。“但”字暗示了题目的价值趋向,结合生活常识可知应侧重论证“认知闭合圈”带来的负面影响。综合看,三句话都是有关“认知”,而不能断章取义,抛开认知层面单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与人交往相处之道”等。材料的观点是辩证的,正反两面的影响都有涉及,因此,我们的论证也要体现辩证,不能单谈一面。

在审题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大数据推送的利与弊:大数据推送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让我们更方便地获取到感兴趣的内容。然而,这种推送也可能导致我们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从而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认知闭合圈的影响:认知闭合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难以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这不仅限制了个人的成长,也可能导致社会分歧的加剧。如何打破认知闭合圈:我们要意识到认知闭合圈的存在,并努力打破它。这包括主动接触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学会与不同观点的人进行理性交流。保持开放心态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开放心态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筛选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也要勇于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信息茧房”这个著名概念来自哈佛大学桑斯坦教授,他认为,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或只关注使自己愉悦舒服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如今,随着大数据兴起,算法越来越高级,可以帮你轻易过滤掉不熟悉、不认同、不喜欢的内容。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你学到的永远都是你认同的观点,你听到的永远都是你想听的声音。这会导致一个可怕的后果:“你从此,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也离世界的真相,越来越遥远。”

“相似定律”是心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指出人们倾向于与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吸引力。这一定律在社交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研究和验证,并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但这种交往也容易让人不自觉地陷入的认知闭合圈,可能导致认知偏颇。

关于“认知闭合”,人们在当时未知、不确定的环境下,面对模糊不清的问题时,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摆脱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这种认知闭合需求一方面能带给我们确定感和安全感,但我们往往也会因为认知闭合,形成简单化、易得性和封闭性的偷懒心理,拒绝接受新信息、抗拒改变。正如经济学家克劳斯·施瓦布等著的《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所说,“认知闭合往往伴随着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人们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案,这很容易滋生阴谋论,也为谣言、假新闻、不实消息和其他有害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其后果,从个体言之,会禁锢人的认知,导致认知偏颇;从社会、国家和时代言之,则会阻碍社会进步,文明发展。

题目要求围绕“大数据推送现象”和“人们倾向于与认知相似的人交往”探讨它们对社会和个人认知的影响,以及可能形成的认知闭合圈问题。写作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这种现象的利与弊,以及如何打破认知的闭合圈,促进开放和多元的思考。

论证思路逻辑框架示例

(一)开头引述材料抛出观点,用一两行的文字点一下接受同类信息的好处,再针对“认知闭合圈”提出观点

网络大数据与交往舒适圈带来的便捷、自在无可厚非,但我们仍要警惕认知闭合圈的形成。我认为,应为认知圈保留缺口,接收多元信息。

(二)接着阐释“认知闭合”的概念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话题,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我们只会印证自己的已知,确信自己的正确,最终形成了认知的闭合圈。

(三)然后分析认知闭合产生的原因和正面作用

(1) 原子化的社会中,认知闭合能帮助人们快速区分出同类,提高交流效率,同时抱团取暖,比如很多人喜欢加入一些同频的社群,在社群内可以获得更为高效的交流。一些“友尽”话题能快速筛选出来同一阵营的人,避免了交流中因立场不同导致的冲突。

(2) 互联网是开放的,但各个App是相对封闭的,都需要各显神通争抢用户的关注,流量就是红利,用户就是战场,而内容平台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引以为傲的“兴趣算法”,按照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内容进行定制化推送,比如,平台发现用户喜欢“读书无用论”的内容,就一直推送此类信息,如此“贴心”之举,其目的只是尽可能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提高企业效益。

(3) 人类的大脑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或不确定性。认知闭合能让我们逻辑自洽,减少自我的内在冲突。繁杂的信息,提高了认知门槛,冲击了原本的认知体系,很多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区分太过复杂的东西。当信息繁杂,无法判断真假,宁可选择相信接近自己日常认知的信息,如美国大选真真假假的信息。

(四)接下来分析认知闭合的危害

(1)当我们长期禁锢在自己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会慢慢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也就无法突破原本的局限,获取认知范围以外的信息,反复加深确认性偏误,一叶障目而不自知。社会整体性陷入了认识论危机。大数据造成的“信息茧房”令我们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新知、发现未知,甚至丧失了求知的意识和愿望。经由网络、经由传播,我们只会印证自己的已知,确信自己的正确,因此我们无从形成新观点,丧失了质疑既有观点和立场的可能性,让我们变得更加无知且自大。

(2)认知闭合往往伴随着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人们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案,这很容易滋生阴谋论,也为谣言、假新闻、不实消息和其他有害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比如长期浸泡在短视频里的人,神经被短视频逐渐训练得极其条件反射。并且和算法相互进化,形成了一系列简单的思维回路,类似富人的财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穷人这里剥削的,就该挂电线杆等。这类观点流量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博主们想出头,那你就得按照流量密码来。这又变成了一种双向驯化,假如你是一个新入行的Up主,你不得不入乡随俗。这样,大量的同质化内容被生产出来,读者总看喜欢的东西,脑子里的观点越来越成型,越来越稳定,而且逻辑严密,滴水不漏。最后也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最受欢迎的,肯定不是讲亚当·斯密,而是简单直接地说富人压迫穷人。也不是讲AI涉及的线性代数、深度学习,而是AI的“八个致富新渠道”。而且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政治正确。

(3)整体的世界被割裂,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有些人会慢慢被局限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只听到(或只愿意听到)符合自己观点的声音,只会去相信符合自己观点的文章,最终造成社会群体间的对立,社会的撕裂,如自己眼中的“女权”与别人眼中的“女拳”。

(五)针对当下时代特点提出解决之道

算法时代释放出了一股新势力,把人们内心深处最底层的一种渴望被算法给挖掘出来了,并进行了放大。逻辑简单粗暴、满足人性底层欲望、情绪化的、只在乎感情不在乎逻辑的观点,会在舆论场占据绝对主流。跳出认知的闭合圈需要我们由内而外地对自我、对社会进行审视。

(1)首先,要保持持续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多关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听听不同的声音。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焦点,也要经常提醒自己每一年都应主动设置一些新的焦点词,避免自己锁死自己的视野。

(2)其次,独立思考,提升判断力,不用常规的思维、视角判断一件事,尝试以虚心的态度接纳更多的视角和思路。

(3)走出圈子,成长本质就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社交圈。

(六)结尾总结升华

愿每个人都能勇敢地打破自己的认知闭合圈,不做“单向度的人”,破假心安之茧,展认知之蝶翼。

例文1:数据的温柔陷阱

在互联网的广袤海洋中,每一次点击都刻画着我们的足迹,大数据如同一位无形的向导,默默记录着我们的喜好。当我们频繁地浏览某一类型的信息时,它便开始施展它的魔法,精准地推送同类内容,无微不至,仿佛能洞察我们的内心所需。这种贴心而便捷的服务,让人类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如同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人们总是倾向于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因为相似性带来了熟悉感,而熟悉感又带来了安全感。我们追求“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伙伴,因为在他们的陪伴下,我们可以尽情地放松,无需拘谨,无需担忧被误解。这种舒适和自在,是人类在漫长岁月中追求的心灵寄托。

然而,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循环,是否会在不经意间织就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困于认知的闭合圈?当我们完全沉浸在这份熟悉和舒适中时,是否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接触新思想、新观念的机会?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仅仅局限于这个由数据构建的温柔陷阱,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否将逐渐变得狭隘?我们的大脑,是否会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逐渐退化?我们的人生,是否会在这种循环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或许,我们应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份清醒的认知,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们应该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接触那些与我们认知不同的事物,去挑战那些未曾涉足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大数据的推送,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我们认知的牢笼。我们应该学会控制它,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我们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让我们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信息,让我们用独立的思考去筛选这些信息,让我们用勇敢的行动去打破这些信息的闭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信息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道路。

例文2:数字时代的隐形束缚

在数字织就的广袤互联网中,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滑动,都是我们思维的烙印。大数据,这个现代社会的魔术师,它悄然无声地记录下我们的喜好,然后以一种近乎贴心的方式,不断推送着那些我们可能会喜欢的内容。这是一种温柔的闭环,它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的海中,始终游走在熟悉的领域,无需担心未知的水域。

人们总是倾向于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因为相似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我们称之为例外的“志同道合”与“趣味相投”,它们像是社交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与我们观念相似的人。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感到自在,仿佛找到了归属。

然而,在这安全的舒适区中,我们也可能在无形中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墙。这道墙,就是认知的闭合圈。在这个圈子里,我们的思想、观念、视野都可能因为缺乏新鲜的养分而逐渐枯萎。我们就像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茧中,虽然安全,却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束缚了自己的成长。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只有一片颜色的花朵,那么我们对颜色的认知就永远停留在那一片色彩之中。信息的闭环,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片色彩,它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失去了探索未知的机会。

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主张彻底摒弃所有的闭环,因为那样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方向,变得无所适从。相反,我思考的是如何在保持个体舒适的同时,适当地引入新的元素,让我们的认知之海,既有熟悉的岛屿,也有新奇的珊瑚礁。

或许,我们可以定期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阅读不同观点的文章,观看不同风格的电影,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这样,我们的认知之船就能在平静的港湾与汹涌的海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享受安全与舒适,又能够拥抱变化与成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认知的塑造者。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在安全的闭环中舒适地游荡,也可以选择勇敢地跳出舒适区,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水域。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挑战,更是对整个社会多元性与包容性的考验。

让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保持一份清醒与警觉,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认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一份从容与自信。

与信息茧房相关的知识拓展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

“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不乏历史渊源。早在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发现,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在桑斯坦看来,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从网络茧房的个人表征方面观察,可以发现,网络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彰显。

桑斯坦指出,在互联网的出现之初,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预言了'the Daily Me'(我的日报)——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报纸的出现。在the Daily Me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选他喜欢的主题和看法。对于社会普通公众中的某些人而言,是一个真正的机会,也是风险,有时会给商业和民主带来不幸的结果。

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桑斯坦解释说,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公众就不可能考虑周全,因为他们自身的先入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一些国家就由于这个原因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的领导人和其他人而言,这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对于私人和公共机构而言,茧房可能变成公众一种可怕的梦魇。

在桑斯坦看来,网络的广泛使用,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假如说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的话,各个社会群体便会分裂。这样的一种思想偏狭将会带来各种误会和偏见。正是因为消息是免费获取的,所以在无数的新闻面前,公众必须做出取舍。假如每个人都只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消息,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阳景都只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来应该拥有的样子。

的确,新科技让公众能置身于许多他们过去很难找到的信息中,其中包括了新话题和新观点。例如公众想找各种不同癌症及其新疗法,你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如果公众想知道不同汽车的危险发生可能性,借由一个快速搜索他就得到一堆资料。如果公众想了解某个国家,关于它的政治、风俗到气候,最好的百科全书也比不上网络检索来得管用。新的传播技术有利于公众接触更多意见和话题,但是,许多街谈巷议的谈论,特别在网络上其主题往往更为局限。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与相同看法的网站链接,很少与持反对看法的网站有交流。

桑斯坦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并不会使公众缺乏好奇心或街谈巷议者从此消失。相反,公众越来越好奇,对街谈巷议的需求也持续升高。网络化虽带来更多资讯选择,看似更加自由,但在“个人本位”的理念下,势必蕴藏着对自由的潜在破坏。当个人忽略公共媒体而对观点和话题进行自我设限时,这样的机制其实存在着许多危机,愈来愈多的人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这样的情形比分裂来得更糟糕。

当然,桑斯坦也认为,随着每个人获得广泛分散的他人所拥有的信息,而且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积累知识的发展更快、更便捷,人类要摆脱居住在信息茧房所带来的梦魇,可以通过集体的产品——由公众自由参与信息发布与维护的维基等载体形式,自由、积极地向社会贡献自己的信息,使社会广泛而复杂的信息得以聚合,使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客观,既影响私人行为也影响公共行为。

信息茧房的特点1: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化。无论是社交网站推荐的人脉,还是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再或者是影音平台为你推送的影剧,基本都是围绕你的口味和品味“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推荐,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产品的基本操作。谁都别装,无论是满屏的小姐姐,还是满眼的心灵鸡汤,都是为你和你的欣赏习惯定制的,想赖都赖不掉。

信息茧房的特点2:信息的单一化、排他化。美国著名媒体人、社会观察家,凯文·凯利,曾在他的《必然》一书中写道:每年我们生产出800万首新歌,200万本新书,1.6万部新电影,300亿个博客帖子,1820亿条推特信息,4万件新产品。即使只是对过去24小时里被发明或创造出的新事物进行概览,也会花费我们一年以上的时间。在信息高度过剩的状态下,用户注意力,成了所有信息平台争抢的核心要素。而算法机制其实就是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更成功吸引用户眼球而诞生的。

算法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就是只推送你喜欢的内容,但凡有一点引起你反感或不悦的信息,它都可以从你的停留时间或其他反馈上判断出来,然后进一步剔除优化,直到完全是你喜欢、且是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内容。从而也就形成了内容推送的单一化和排他化。弱水三千,你能且只能取一瓢饮,想换想改,也要重现花时间累计数据,让算法重新识别。而结果,也只是从一种“单一”,换到另一种“单一”。

信息茧房的危害1:网络群体的极化。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越沉默,那么其他的人就越是认为某种特定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在网络舆论中,人们看到赞同某种观点的人多,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不断强化这种观点并促使其向更大范围扩散,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促成了群体内部的同质。比如喜好某个观点的网站,他们链接的也是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网站,极少出现观点相反或者不相关的网站,该网站将有类似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强化了网站自身的特点,坚定了群体成员的观点。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这种极端思想集中体现在看待事物时的观念表达上,更有甚者,当其个人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事态未成按成预想发展,便会在个人生活中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杀人与自杀等。这样一种偏执的思维认识所直接导致的就是一种极端行为的显现。

信息茧房的危害2:社会粘性的丧失。社会粘性正是由经验、知识和任务的分享而来的,人们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和关心,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共同联盟。人类从原始社会起就处于群居的状态,群居能够保证更多资源的优化和群体的生存发展,这是经历了无数个时代验证的。伴随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交流机会逐渐减少,人在网络上选择信息的自由度随之加大,很容易自制信息茧房,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人们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具有粘性的同盟。当人们发现同胞正处于危难时,能够予以援助。在中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八级强地震时,在舟曲泥石流时,作为同胞的中国人民在第一时间团结在一起救援灾区。而缺乏粘性的社会国家间只关心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缺乏粘性的人之间往往彼此漠不关心。

信息茧房的危害3:让用户形成狭隘的认知闭环。从以前的“人找信息”,到现在的“信息找人”,在这个重大变革中,很多人已经慢慢习惯从信息平台,长期接受并沉溺于单一信道中,眼睛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自己愿意听到的。比如一个人看到某博士失业后靠送外卖为生的新闻后,点赞留评“读书无用”。此后,这个人就可能会收到更多类似的信息和案例,让这些本来极小概率的事件,集中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从而以这些为例证,反向固化自己的“读书无用论”,并极可能“不接受反驳”。从这个意义来说,信息茧房,很容易让人进入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印证”的认知闭环。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闭环”其实是不成立的,逻辑和例证都是有Bug的,所谓的“印证”过程,也是虚假、无意义的。

信息茧房的危害4:让人的包容性变差。如同上面所说,在平台推荐机制作用下,通过算法筛选出的信息,在观点、题材等方面会进行某些方面的限制,用户接受到的信息,也会被自身喜好不断固化。长期下去,慢慢会让用户的视野越来越窄,某些观念和看法,也越来越难以改变,甚至会出现桑斯坦所说的“不同群体之间无法沟通,造成群体极化现象”。

打破信息茧房的方法1:看清本质,茧房不在算法而在心中。信息茧房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所以才引起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但还有另外一个角度,算法信息流,并不是形成信息茧房的真正根源,茧房的根源不在电脑,而在大脑。大家不要忘了,桑斯坦在2006年提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时,互联网并不发达,算法也不完善,数据量也远远不如现在。

一个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其实是他通过自己的行为数据,反馈给电脑的。电脑中的算法机制,只是根据你的喜好,迎合性地推送了更多你喜欢的信息或内容。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用户,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诱导”,但不能否认的是,个人喜好的根子,还是深埋在每个人自己心中的。

从思想上正视根源,才是真正改变的开始。刷到了小姐姐跳舞,还是学到了一个新技能,都没有错,即使后面过量了、偏颇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责任甩给信息平台或算法技术。不甩锅,正视内心,善于内省,才是让自己从“茧房”中,真正破茧而出的基本前提。

打破信息茧房的方法2:跳出舒适圈,不做信息偏食者。思想理清,不乱甩锅了,就要开始对自己“狠”一点。要敢于身体力行地从自己喜欢的“舒适圈”走出来,去主动接触你之前不愿触碰的内容。拒绝成为一位被人一眼看穿的“信息偏食者”,让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更多元、更包容,成为敢于“捏着鼻子”直面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内容的“信息杂食者”。

众所周知,为吸引眼球、增强黏性,各种平台的所谓智能算法,已经基本沦为“迎合”和“取悦”用户的工具。这种“智能”只会算计如何从你那里“窃取”更多时间,至于这些时间对用户个人是有害还是有用,它并不智能,也不关心。最多跳出一句“你已经看了X小时,需要休息一会了”。

真正能让自己从这些“无限量供应”的同质信息中解放出来的,只有你自己,且只能用你的更科学更合理的使用习惯来加以导正。海量的信息没有错,快速匹配的算法也并非一无所是。只要自己不“偏食”,够多元,有思考,懂节制,这种新技术就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帮自己提高检索效率,更好的解决问题。

所以,要敢于由内而外、由思想到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圈,打破隐形的信息隔离;让自己拒绝“营养失调”,拒绝成为信息平台收割的“韭菜”。

打破信息茧房的方法3:用知识体系,打破信息茧房。信息流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为用户推送大量碎片化“信息”。但信息只是信息,不是知识。你甚至都不能确定,这些海量信息的最初来源和真假。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那些广泛流传,但却是赝品无疑的“伪名人金句”。鲁迅、张爱玲、莫言们很忙,什么话都能往他们身上套。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即使没读过这些名家的全部作品,但也能从他们的生活背景、作品风格、习作习惯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鉴别。但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就会把这样的“名言金句”照单全收,甚至会帮转发。

谎言说多了,就成了真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不足,判断能力缺乏的时候,这些反复推送,多次出现的信息,就可能为你在无形之间,构造一间认知茧房。因此,我们要明白,真正可以提升自己认知的,一定是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信息堆砌。这样才有“证伪”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此以来,就没什么“茧房”可以限制你,也没什么平台和算法可以收割你。

人类还有一个天然的认知误区,就是执着、固执。不承认错误,不敢诚实面对自己,不敢止损与纠错。一旦发现错了,反而为了证明自己没错,不断去自我美化与强化自己是对的。

人类偏爱故事胜过数据,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有趣的故事而非枯燥的数据。人类有寻求印证自己的想法的欲望,当人们有一个观点时,他们会寻找任何可能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而不是客观地评估证据的质量。人类往往会忽略机缘巧合的作用,在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忽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实际上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可能会有错误的直觉或者对世界的误解,例如,有些人可能会高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或者低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人们有时会过于简单化复杂的问题,导致无法全面理解和解决问题。人们可能会记混事实,或者在回忆时加入个人的情感色彩或者猜测,导致记忆并不准确。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社会学家项飙认为,面对一个迅疾变化而又很不稳定的世界,人要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要牺牲日常。(第一层旗帜鲜明提出观点:建立附近)“重建附近”就是要和现在的周遭环境发生积极互动,让它成为一种动力和资源。“附近”既是我们生存的切身空间,也是我们和周遭环境发生的那些具体实在的联系。(第二层阐释概念:什么是重建附近?什么是附近?)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附近,是不可能对世界产生信任的,他对世界的信任是来自于他对周边的信任。(第三层分析原因:为什么要重建附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日常,就是切近我们生活的那些人和物所构成的世界。牺牲日常即与日常割裂,作为原子性的个人与宏大世界之间存在一个断层,也就是消失的附近,对周围世界参与感不强。当个体可以原子化的形态安然生存下去,而与其他个体之间重新连接的中间成本变得很高,不确定增加的时候,一个理性的选择就是依托于自身,以一座座孤岛的形式生存下去。比如,如果你问今天中国年轻的学生,你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当时买这个房子是怎么考虑的?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从社会意义上说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它与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关系?你们的学校是怎么一个建造过程?他们描述不清楚,但他们对大学的世界排名很清楚,对怎么考托福、GRE很清楚。他们对那个系统了如指掌,但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模糊不清,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不重要。

附近,既是我们生存的切身空间,也是我们和周遭环境发生的那些具体实在的联系。“附近”的本意是地理空间上离某地不远的地方,也可指距离心灵等虚化空间上不远的地方。可以是“家庭”“社区”“校园”“街道”,可以是与“父母”“老师”“同学”在这些空间上的具体而实在的联系,这样的“附近”意味着个体之间具有互渗性和连通性。也可以是你着手在做的某个项目、投入在学的某个知识技能等,这样的“附近”意味着你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与世界建立具体的关联。

重建附近,就是和现在的周遭环境发生积极互动,让它成为一种动力和资源。把注意力投向身边,投向自己的附近,找到自己生存和意义的根基,不要把自身眼光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内心牢笼,也不要总停留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如网游、网络小说、短视频等,不要太关注那些遥不可及的明星,而是去发现自己的附近,重建自己的附近,从自己的周边找到意义依托的基础。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有棱有角的、生动完备的人和世界,而非完美无瑕的世外桃源。要少为“意义”而活着,享受生活,也要爱生活本身。不要过于关注抽象的“主义”,而是要关注身边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

信任:附近的消失构造了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一个是个体层面上的,即仅关注自身我能上什么大学,得到什么样的工作,像钱里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就是只关注诗和远方的宏大叙事。而两者都在构成某种不稳定的世界:自己的未来其实并不由自己完全掌控,而世界的未来你根本无法把握。

附近构成的灰色空间本质上是为每一个失去精神依托的个体提供的一个稳定的栖居地。在与周边环境的互动中,让自己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获得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比如我在与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的互动中,建立与我的附近的深度联结,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自己的归属感,“附近”成了我生活意义的支撑之一,从而产生对更宏大的、更广远的社会空间的信任,相信这个世界能给认真生活的人带来正向的回馈。如果我每天都是虚空的理想主义,主义一直都飘在空中,我只会感到生命的虚无。

论证思路逻辑框架示例

(一)开头从具体现象引出观点

也许你不知道你隔壁邻居是男是女,却知道某某明星的花边新闻,不知道……却知道……。我们的附近正在消失,面对一个迅疾变化而又很不稳定的世界,人要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要牺牲日常。

(二)给“附近”下定义

所谓附近,既是我们生存的切身空间,也是我们和周遭环境发生的那些具体实在的联系。“附近”可以是地理空间上离某地不远的地方,也可指距离心灵等虚化空间上不远的地方。

(三)反面论证附近消失的负面影响

(1)个体层面,对附近的感知的缺失,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心理。

(2)个体层面,人们往往失去了缓冲地带,可能走向虚无,或变得更加愤世嫉俗,或者变得好高骛远,或是随波逐流,被世界的喧嚣裹挟,如人们抱怨城市没有人情味、没有归属感,可一旦回到家,我们便立刻拿起手机,妄图用虚拟抵达真实,还觉得自己永远抵达不了。

(3)社会层面,“附近的消失”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存在冲击性,会导致人情淡薄、团体力量的削弱等。

(四)正面提出应重建附近并阐释“重建附近”的内涵

所谓“重建附近”,就是要和现在的周遭环境发生积极互动。把注意力投向身边,投向自己的附近,找到自己生存和意义的根基,不要把自身眼光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内心牢笼,也不要总停留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如网游、网络小说、短视频等,不要太关注那些遥不可及的明星,虚无缥缈的某种“主义”,而是去发现自己的附近,重建自己的附近,从自己的周边找到生命价值依托的基础。

(五)进一步阐释“重建附近”的意义

(1)物理空间层面: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与附近的深度互动,能让我们相互抱团,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空间,相互协作,远亲不如近邻。

(2)物理空间层面:与周围环境中鲜活的人互动,感受真实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了解他们的烟火日常,汲取生活的智慧,产生情感的联结,让自己的心有所安放。

(3)精神空间层面: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稳定地扎根在自己的事业中,多向志同道合者交流取经,能在喧嚣嘈杂的世界中,构建自己兴趣的宁静天地,保持稳定的内核,避免好高骛远,避免被潮流裹挟。

(六)总结意义,指出重建附近与信任世界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让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实实在在地扎根在自己构建的附近中,相互交融,同气连枝。那么,我们就会相信附近的人是友善的,附近的环境是安全的,相信你的痛苦可以坦诚地倾诉,你的欢乐可以大方地分享的。这样我们的“附近”为我们形成了一个保护罩,让我们可以在附近这个空间内感受到稳定、安宁,感觉似乎一切还是可控的。那么,我们就能把这样的安全感也投射到更广大的社会空间,不再过度地冷漠、焦虑、惶恐从而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也产生一种信任感,不让自己变成精神的流浪汉。

(七)辩证思考

重建附近,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抛弃了诗和远方,只是我们要让切实的、可触摸的附近来为虚无缥缈的远方作鲜活的注解,由此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要达到的远方是在何方。品过了人烟烟火,才知理想具体的模样。

(八)以方法论结尾

积极主动地介入你附近的环境,不害怕被拒;尽己所能,不断扩大附近的范围,构建更广阔的附近,由此更加丰富自己的生命厚度,加深对这个社会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有人认为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还有人认为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请选取上述一方观点进行立论,同时对另一方观点进行反驳,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立场,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紧箍咒,是孙悟空要撒野时唐僧用来限制孙悟空的咒语,是约束,包括对越轨行为的限制,对歪心思的敲打,对惰性的对抗等。常见的审题思维误区有规则、规矩、原有的思维模式、压力等。

(1)规则(规矩):人不光生活在外在的规则之中,也有自我期许,比如健康管理、道德追求等,在没有达到自我期许时的自我警示,也是一种紧箍咒。这样理解,“规则”的概念范畴就窄了。

(2)原有的思维模式:紧箍咒是基于对行为进行鉴定后针对其不当之处或不合预期之处的限制性处理,有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落脚在“紧”上,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限制,与思维模式不相关。如果以“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作为中心论点,由“放开手脚”可以反推出紧箍咒是束缚,束缚包括了思想束缚,思想束缚包括了原有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可见,束缚的概念范畴远大于“原有的思维模式”,不能以此作为中心论点。

(3)压力:念咒会带来约束,约束会产生压力,紧箍咒与压力不是直接相关的逻辑关系,属于比较远的关联,不能作为立意。

(4)自我反省、自我警示:紧箍咒是基于对行为进行鉴定后针对其不当之处或不合预期之处的限制性处理。反省是在约束自我之前的动作;警示是针对某种可怕后果的警告,如此,概念范畴不一致。

审题规则:逻辑必须直接相关;概念的内涵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也不能偷换;仔细推敲其出处,根据其特点得出最直接的结论,不要扯远。

参考立意:从“应该常常约束自己”和“不需要自我约束”这两个对立的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作为自己的中心论点来立论,如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然后指出另一个观点的错误之处,包括表现、危害、本质等;最好写的立意是:我认为我们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

论证思路逻辑框架示例

(一)开头:在下定义的过程中,提出观点

紧箍咒是唐僧在孙悟空无视清规戒律、仗着法力高强想要行凶作恶时所念的咒语,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孙悟空的不当行为。可见,紧箍咒是对个人言行举止的一种约束。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常给自己念紧箍咒。

(二)第二段从原理分析其必要性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经常给自己念紧箍咒(分论点)。人性天然带有明显的瑕疵,好逸恶劳、趋利避害、贪慕虚荣等,尤其是人的欲望是的巨大的黑洞,深不见底。人生在世,我们需要时时处处跟自己的人性弱点对抗,努力压制自己内心的魔鬼。因此,我们要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用紧箍咒来加固自己欲望的堤坝,加强内心魔鬼的封印。

(三)第三段举例论证“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对自己的好处

因此,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能够成就一个更完善更优秀的自己(分论点)。常给自己念紧箍咒能不断督促我们反观自己,剪除我们的私心邪念,约束我们的行为,及时纠偏,及时调整(阐释句,说明分论点能成立的原因)。精神懈怠时……欲望放纵时……信念动摇时……行事过度时……(例证句)可见,紧箍咒有助于我们诚意正心,保持健康强健的体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保持正道直行,行稳致远(分析句,点出论据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论据中某种做法的意义)。

(四)反驳“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指出其认识的误区,也补上正面论证的逻辑漏洞,让文章更辩证

可是,有人却认为我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树靶子,亮出错误的观点,有别于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只要直接说不念紧箍咒的危害即可,反驳的话要先亮出错误的观点,再开始说危害挖根源)。这些人错误地把紧箍咒等同于束缚,认为它绑住了我们的手脚,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事实上,紧箍咒是对我们不合情理的言行举止、思想欲望的约束,是给我们人性的漏洞打的补丁,是在我们反躬自省后的及时补救。这样的紧箍咒并不限制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妨碍积极的尝试和大胆的创新。相反,紧箍咒能推动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敢于放开手脚的冒险家们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空间。

(五)反驳“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分析其危害

如有真有人一意孤行,完全不给自己念紧箍咒,那他将收获一个一事无成甚至万劫不复的自己。(分论点)我们有食欲、爱欲、贪欲等各种本能的欲望,如果不及时约束,我们将被欲望吞噬。(阐释句,指出不念紧箍咒的本质)欲望放纵时不念紧箍咒,我们可能身材走样、疾病缠身,也可能行差踏错、锒铛入狱……贪官某某某(例证句)。

(六)辩证指出要把握念紧箍咒的度

可见,时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这样的自我约束非但不会束缚自己,反而可以让自己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动物只能被天性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把握更高层次的自由,即把握自我命运的自由。而人注定是不完美的,可见我们必须要通过自我约束不断完善自己。它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面对自己,面对我们所处的位置,进而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更专注前行。但是,如果我们念地过于频繁、过于苛刻,这时候“约束”就变成了“束缚”,会绑住我们的手脚。因此,念紧箍咒也要量力而行。

(七)联系现实,指出念紧箍咒的现实意义

当下中国各种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社会对个体的外在约束还比较缺位,而社会上到处弥漫着各种喧嚣的欲望和诱惑考验着我们的人性。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更需要经常给自己念紧箍咒,把握行事的分寸,约束我们的言行,规范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能在横流的沧海中稳住自己,成就自己。

(八)结尾总结升华

青春正当时的我们,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收一收“心猿”,紧一紧思想,提一提精神,闯一片更好的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