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卫平 | 父辈青春似火红,首披戎装当“学兵”……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大队~《游击队歌》诞生地

 鲁梅鲁冰花 2024-04-27 发布于北京


父辈青春似火红,首披戎装当“学兵”……

作者 申卫平

中国红色军事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部队学校,它只存在了3个多月,但在抗战岁月的重要时刻发挥了非同寻常作用。当年,经周恩来提议,这支部队起名为,“八路军学兵大队”.......

临汾位于山西西南部,东倚太岳,西临黄河,北起韩信岭,南与运城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获名。它是华夏民族发祥地,黄河文明摇篮,同时,它也一座英雄的城市.......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山西。太原失守前几天,国共两党军、政机构纷纷撤至临汾,其中,包括了我党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牺盟会总会。众多军政机构的迁入,使这座古城人流涌动,熙熙攘攘,成为风靡全国抗日前哨.........

在那段时间里,祖国北面北平、天津接连失守;南方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关头。敌占区大、中学校不是就地解散,就是外迁,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流亡着、奔波着,在硝烟炮火中追逐真理、寻找出路,企盼光明.........

这些流亡学生和社会仁人志士纷纷云集临汾,他们聚集在街头巷口,用生动活泼表达方式,愤怒声讨日寇的侵略暴行......

刘村镇今属临汾市尧都区,图为该镇的俯瞰照片。1937年11月,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从太原经介休、离石,搬到了临汾河西帽儿刘村。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驻在村北头,八路军学兵队驻地在村南头,这里红旗招展,标语满墙,赤色气氛浓浓,成了山西的“小延安”........

当年11月11日,周恩来到达临汾,看到了这一切后,立即致电毛主席,请示在临汾开办八路军学校,由刘少奇、杨尚昆等人负责。电文中指出,这些青年是国家未来,必须把他们迅速吸收组织起来,经过学习培训,快速成长成才,输送到国家急需要骨干的前线,让他们成为抗战队伍的中坚力量.....

周恩来解释道,“八路军学兵大队”名字代表着是一个完全由学生组成的八路军部队学校。根据党中央批复,由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着手筹办学兵大队........

八路军办事处任命何以祥为学兵队大队长(左),陈克寒(右)为党总支书记.......

招生处设在刘村南门菩萨庙秦国强家院里,图为今天修复后的秦家大院大门.......

办事处参谋张震手写了“招募启事”、“本路军决招募学兵,凡有志抗日救国,抱有牺牲决心之青年,年龄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高小以上文化者,不论党派信仰、阶级出身、男女性别,均可报名参加。”报名地点:临汾刘村镇。随即,何以祥大队长将第一张布告张贴在临汾火车站醒目处.......

消息传开,这里很快成了全国流亡大学生们向往地方,“到临汾去!”,“到刘村去!”成了心中的向往目标。其中,来自东北各省、山西、山东、河北、河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生居多,临汾古城汇集起了来自五湖四海热血青年......

短短一周,学兵队就募集到了来自全国各地600多名青年学生,他们或由中共党组织或党员推荐;或由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或由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派遣;也有一些前来自发报名的。

1937年11月,交城失守,发生了著名“东社事件”,交城游击队被晋军缴械。经八路军教官刘久根介绍,我父亲申子文来到临汾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找到了彭雪枫主任.......

彭主任接待了我父亲,当父亲要求介绍到延安抗大学习时,彭雪枫笑劝道,“延安路远人多,住宿和给养都不好解决,临汾八路军学兵队也是个好学校,吃、住条件都不错,不如就近学习!”于是,我父亲就留了下来......

三十八军另一位前辈申居昌,山西文水籍,1936年夏,考入了山西汾阳銘义中学,接受到我党抗日救亡进步思想的熏陶洗礼,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11月太原失守,汾阳学校里也安不下平静的书桌了。申居昌和12位进步同学一起来到了临汾刘村学兵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学兵........

学员们入学后,根据年龄及文化程度区别,把男生分为四个区队,另一个区队是女生队。一区队学员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五区队学员是女生;其他三个区队的学员是初中男生.......

谢忠良、贺炎藩、李伯钊、方中铎等分别为大队及各区队领导。李伯钊(杨尚昆夫人)被委任为女生区队队长,后来,她成了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笔下的巾帼奇才.......

学兵大队队风与抗大相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青年学生脱下了裹身布衫、旗袍,换上了八路军军装、臂章,女生剪成了一式齐耳短发。紧张、活泼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学兵们都有一种如饥似渴的钻研精神......

学兵队队部设在秦家大院,中院住着大队长何以祥、副大队长谢忠良、政治干事陈克寒以及办事人员;东院住着学兵队的其他教官们;西院北大厅是第一区队课堂.......

图为经修缮后的学兵队队部大门......

学员们住宿在老乡家,睡在长炕和仓房里,背包白天打起来就是上课凳子,晚上摊开来就是铺盖。每人每月领到一块钱津贴,吃的是小米、土豆,全部家当都放在背包里,饭碗装在布袋中,吊在腰带上,筷子插在绑腿里.......

图为当年学兵队的教官照片拼图,他们中有:刘少奇、朱德、杨尚昆、彭雪枫、李伯钊、何以祥、陈克寒、王众音、张震、丁玲、贺绿汀......

课程分政治、军事两大类,刘少奇主讲“抗日战争时局、方针”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杨尚昆讲“军队政治思想工作”、李伯钊讲“群众工作”,陈克寒讲“马列主义基础”和“社会科学概论”、金石刚讲“唯物辩证法提纲”、张震讲“军事地形学”、周巍峙上音乐课和教唱抗战歌曲等。村里祠堂(三官庙)当成了教室,这里多上理论课,学员们坐在一排排木板櫈上听讲。......

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也担负着学兵队教学任务,除主管学员们军事训练外,还主讲游击战术等课程,每当他上课时,语言生动、举例得当、深入浅出,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有时,学员们在打谷场上大课,课下时间联系实际,分组讨论.......

在课程安排中,军事课占有时间最多,图为在教员指导下,学员们进行各种姿势的射击训练.......

格斗、刺杀训练也是必学课程.......

田野就是训练场,在课堂中听到的军事理论,马上到附近的野地里,进行山地防御和进攻训练。

课间休息时间,学员们练习单杆、踢足球、打篮球,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1937年年末,贺绿汀、崔嵬、周巍峙等率领上海救亡演剧队(上图)由潼关北上,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下图)由洪洞南下,相继汇集到刘村.....

音乐家贺绿汀熟悉歌曲创作,一天上午,他来到学兵大队,适逢彭雪枫开讲《抗日游击战术》,坐下听了很久,贺绿汀就被彭雪枫绘声绘色演讲吸引住了,直到课时结束,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游击队之歌》是在秦家大院西北厢房创作完成,据贺绿汀大女儿贺逸秋回忆,听完彭主任上课后,他酝酿了好些时间,一天晚上,在土炕的煤油灯下,《游击队之歌》词曲跃然纸上,一气呵成……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贺绿汀,这位湖南邵阳籍音乐家,也由此留下了传世名作.......

《游击队歌》首先由八路军学兵队传唱,很快传遍了临汾,传遍了山西,传遍了全中国。无数热血儿女,唱着这首歌毅然加入抗战游击队,鼓舞着他们上战场、杀日军、洒热血,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1938年元旦期间,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由晋西北南下,几路人马不约而同在刘村汇集......

西北战地服务团、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八路军学兵队和八路军第120师官兵们在刘村联合举办新年晚会,连演3天.......

1938年1月26日,八路军学兵队长途行军60里,到洪洞县白石村八路军115师随营学校参观,朱德总司令为学员作报告,介绍了抗战局势,动员大家毕业后到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

历时将近4个月,1938年2月28日,学兵大队“毕业典礼”在刘村火神庙隆重举行.......

杨尚昆在典礼上讲话,“学兵队同志是干部。干部是要到各个阵地去领导别人的;我们要与群众发生密切关系,我们要成为火车头,车头后面要挂上几十节车厢”;“我们今天并没有毕业,我们今天只是小毕业,打退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得到解放,我们才算是毕业了,到那时候,我们再举行盛大的毕业典礼。”娓娓道来的话语好像一盆烈火,点燃了大家心中激情,口号声此起彼伏,学员们热泪盈眶......

毕业典礼后,115师343旅杨勇挑了20多名精干的男学员带走了;120师贺龙、肖克首长选上了四十名男学员编入部队;副大队长谢良忠带领四十名男女学员到江南新四军军部报到;彭雪枫主任亲率四十名去河南竹沟创办新四军教导队;大队长何以祥领上10名学员上吕梁山中打游击;北方局将其他学员分配到山西新军、北方地区各地党的组织和隐蔽战线。2月26日,杨尚昆、王众音、赵守攻带领八路军办事处人员和24名学员撤离刘村,部分学员随杨尚昆辗转到达延安。2月28日,日寇攻占临汾......

五十多年后,学兵队健在前辈写诗称颂,“刘村成立学兵队,革命熔炉炼真金。似火青春千古颂,六百精英抗战魂。”是的!从1937年冬季,八路军学兵大队在临汾刘村成立,到1938年早春,在刘村火神庙举行毕业典礼,一百多天时间里,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数百名基层干部。

这些学兵队学员们一批批开赴全国各地烽火前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战洪流中去,成长在太岳、太行、晋西北、晋西南、冀鲁豫等十多个敌后根据地......

何以祥前辈回忆文章中有如下记载,他带领着10名学兵队员,渡过黄河,奔赴东岸的吕梁山区发展地方游击武装。他们短时间里就拉出了一个游击大队,近千人的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底,这支部队与晋西地区另两支游击队整编为八路军115师晋西支队2团,何以祥任团长.......

我父亲(申子文)在回忆学兵队这段历史时是这样讲述的,“3个多月后,学兵队毕业,一部分学员被派往八路军三大主力师,我被编入115师随营学校。1938年早春,北风呼啸,随营学校师生们渡过冰封黄河,进入了陕北,意向延安靠拢。因为解决不了吃、住问题,延安复电,让学校迁往洛川,改称抗大二分校。从临汾八路军学兵队过来的这部分毕业学员则需返回115师前线部队.......”我父亲被分配到了343旅补充团(后来的晋西支队一团)做文化教员”……

二区队学员申居昌前辈简历中这样写道,“1938年2月,学兵队几十名学员分配到了115师,约有10多名学员分配到了115师343旅补充团(晋西支队一团)担任各连队文化教员,我被分配到了3营11连当文化教员。”

晋西支队是我党抗日初期武装力量中的一支劲旅,官兵们浴血山西,辗转齐鲁,鏖战敌后,不畏牺牲,英勇作战,前赴后继,战绩彪炳,永垂史册。在它刚刚诞生的岁月里,就有数十名学兵队毕业学员分配到了队伍中.......


学兵队是座抗日熔炉,它培养出一大批信仰马列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青年人;学兵队是播种机,它把红色火种撒播到遭遇苦难的祖国大地,学员们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当年临汾学兵队生活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还是一段如诗如画的凯歌,首披八路军戎装的前辈们“青春似火”.......

【留言摘录】

红牛:越学习历史,越不能忘记历史,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毅军:学兵队的历史不长,但学兵们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卫平用生动的笔触对学兵队的历史和内涵做了描述,尤其对杨尚昆、彭雪枫等人的描写,让人对革命前辈产生由衷的敬意。谢谢作者、谢谢卫平!

奇迹创造者HAO元珑!:短暂春秋,将星无限,民族脊梁,中华战士!

雪花89飘飘38-0301:“八路军临汾学兵大队”,一支完全由学生组成的部队学校,父辈们的青春红似火��🔥🔥,炮火征程中慷慨悲歌

曹克顺:我父亲洪自平是1937年10月由临汾中学到刘村参加八路军学兵队的,年仅14岁,是这支部队年龄最小的战士,他担任二区队宣传员。后到延安中央党校,毕业后在张闻天手下工作。

Peter:我父亲就是这个37年9月从临汾学校和牺盟会经地下党中学老师带领下参加115师师部善写科当的副股长,同年入党。

吴孟臣:忆往昔峥嵘岁月,今朝兴旺家乡🌟🌟🌟

大翠翠:前辈们的革命英雄气概永远铭刻在心,向先辈们致敬!

小依:刘村八路学兵队,革命熔炉炼真金

秦家大院主持:欢迎来八路军学兵队旧址参观指导!

关连山:回顾革命史,不忘初心,向前辈致敬,砥砺前行!

晓枢:写的真好!

东湖龙井:

顺其自然:

白桦树: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