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教授: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空谷幽兰80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参考。

图片

肿瘤常用经方(部分)

作者/黄煌

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
一、炙甘草汤
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
1、甘草疗瘦
本经:长肌肉。
《外台秘要》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
《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
甘草有保肝的作用。
2、人参理虚
人参主治气液不足。仲景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身体疼痛、脉沉迟者;烦渴、舌面干燥者;恶寒、脉微者。
3、麦冬治羸瘦
“治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神农本草经》
卞师曰:生脉散、炙甘草汤方中的麦门冬专主通脉,不可更易。麦冬天冬并称二冬,功用相同,每多配合应用,清润滋燥,并主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肺热劳咳等症,而麦冬养心通脉,清心降火,所以每多用于養心安神诸方。而天冬滋润益肺肾虚热之品,故肾虚遗精方中用天冬、二冬滑肠,脾弱便溏者亦非所宜。“胃络脉绝”:麦冬、石斛、花粉、知母养胃阴。饮食增则津液旺,阴分自能恢复,而山药、谷芽之类在当首选。
4、炙甘草是营养方
本方营养丰富。据报道,对本方煎出液中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会计师明显高于牛乳、鸡蛋、肉类、面粉和大米。
大枣三十枚:“主心腹邪气,……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神农本草经》
5、炙甘草汤是止血方
生地黄一斤,并配阿胶。
《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伤中。……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
一斤:如换成干地黄,大约在20-30克。
6、炙甘草汤是复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心动悸:心悸、胸闷、短气等。
脉结代:古代释止无定数为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均为心律不齐,间歇脉。其脉多细,或缓或数。
原因:贫血、消瘦、心脏功能不全、血压过低等。
推测:当年张仲景曾用本方治疗军人的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
患者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
炙甘草汤止血、调心律,升压,增加血容量,提供热能。故名复脉汤。
“治血脉中血液空竭”——徐灵胎《兰台轨范》
7、炙甘草汤“留人治病”
精神不垮、胃口不倒、体重不减。——肿瘤患者生存“三不原则”
8、应用经验:
8.1  适用人群以羸瘦、贫血貌:舌淡红苔、舌苔少;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为外观特征。大多有早搏或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血压低。
8.2  癌症晚期出血、或极度消耗噖恶液质者,或肿瘤放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贫血者。以食道癌、胃癌、肺癌、血液癌、口腔癌、肾癌应用较多。
案例:
汤女,89,155CM,55KG
2013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吞咽困难近5月。胃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黏膜低分化癌,倾向鳞癌,饮食、大便正常,体重较春节时下降5KG,脉率三五不调,脉率58次,舌淡嫩。
炙甘草20    肉桂5    桂枝10    麦冬30    生晒参10    阿胶10    生地黄50    生姜15    大枣60    火麻仁10    黄酒5匙入煎,水煎服,二分之一服法,10剂。
2014年7月22日复诊:服用35剂药近半年尚可进食,体力恢复。刻下:吞咽困难、心慌,大便可,脉细弦,脉率不齐。原方加天冬15,20剂,1/3服法。另嘱多吃红烧猪蹄、蹄膀、牛筋、糯米粥。
2014年12月随访:一切安好。
8.3本方中有地黄、阿胶,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
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则小剂量即可。甚至可以一剂服用两三天者。
采用开水将汤液稀释的方法也可行。
8.4服用本方时要配合食用红烧猪蹄、红烧牛筋等。烹饪时要放酒、生姜、桂皮、糖等。文火慢炖至极烂,撇去浮油。这种猪蹄或牛筋往往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有效改善患者低蛋白的状态,患者服用后精神食欲均有提高。可以说,红烧猪蹄是餐桌上的炙甘草汤。
8.5 本方的煎煮要求:
1)久煎。这与大量的地黄、麦冬和阿胸等有关。“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提示本方宜久煎,1.5升-3升,小火煎煮时间在1-2小时。
2)加酒。本方煎煮时加的清酒,为古代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且经煎者后,仅酒精挥发后,则剩下酒内营养物质。观仲景用地黄入煎剂,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经方定例。
为何用酒?
促进地黄有效成份的煎出,减轻地黄对胃的刺激。
柯韵伯:“地黄、麦冬得酒良”。
《本草备要》:生地黄“用酒制,则不伤胃”。
也有主张不用酒:“吾师生之用本汤,每不用酒,亦效”——(经方实验录)。
二、薯蕷丸
1、古代的强壮剂,理虚方,适用于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疾病。
山药30-50    生晒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2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熟地15   阿胶10    桂枝10    麦冬15    柴胡10    防风10    杏仁10    桔梗10    白蔹10    神曲10   大豆黄卷10    干姜10     大枣30-50。以水1500ML,煮取汤液400ML,加水800ML,再煮取汤液200ML,将两次汤液混合,分3-6次2-3日内服完。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期服用。
2、薯蕷丸是理虚方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蕷丸主之。”(六)
四君子汤、四物汤、炙甘草汤。重用山药、红枣、甘草——温文尔雅,安全无毒。
虚劳,古病名。《内经》:“精气夺则虚”。精气,为水谷之精微。精气夺,提示虚劳病人由于不能进食,所以消瘦。本方能让人能食。
《素问 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素问 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大承气汤是李逵,薯蕷丸是温文尔雅的君子。有胃气则生。
3、薯蕷丸是调和方
“风气百疾”,提示与七情六淫相关的疾病,适用范围广。
1)    风气,泛指自然环境气候。《金匮要略》:“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气百疾,也指与六淫相关的疾病。
2)    风气,泛指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即七情相关病。《千金方》薯蕷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犯癫。
袪风——柴胡防风        利湿——豆卷神曲
化痰——杏仁桔梗        清热解毒——白蔹
豆卷——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具有清热透表,除湿利气的功效。主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白蔹——《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4、应用经验
4.1  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原用于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现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调理方。
本方能增进食欲,改善贫血,升高白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无任何副作用。如果化疗期间服用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4.2本方适用于——
恶性肿瘤患者见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者。高龄肿瘤患者的保守治疗。比较适用于肺癌、肠癌、胰腺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等肿瘤。
4.3 适用本方者多体形消瘦,皮肤干枯,贫血貌;也有虽然外貌尚可,但体重已经明显下降,皮肤松弛,脉细弱,舌淡嫩。
4.3 容易感冒,容易咳嗽吐痰者,或伴有低热;食欲不振,大便易不成形,容易浮肿或体腔积液。
4.4 本方需要久服方能取效。一般以3个月为一疗程。每天服用10克。餐后服。也可以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时间服用。
三、大黄附子汤
止痛通便方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伤寒论)
实测:附子小10克,大附子20-30克,特大附子70克
经典方证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第十篇 十五条》
表示疼痛剧烈
应用经验
1、本方用于肿瘤剧痛,腹腔肿瘤导致的腹痛便秘;肿瘤的骨转移的关节剧痛、脑转移出现头痛。
本方有镇痛通便作用。
可合用麻附细汤,有短期止痛效果。
2、肿癌患者的阳虚便秘。大多面色暗,舌苔白厚。虽便秘而无腹痛。

黄师常用的十九个经方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 厚朴 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
7.温胆汤
组成:半夏 茯苓 甘草 陈皮 枳壳 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
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
10.猪苓汤
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
用法:
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
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
11.黄连阿胶汤
治疗干燥综合征。
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
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
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
12.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综合征
治疗感冒。
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
皮肤科:过敏性皮炎;
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内分泌科:桥本氏病;
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
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
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
13.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综合征
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
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充实也可用;按压后手指尖有抵抗感也可用。
治胆囊炎,胰腺炎专方。胆结石发作,可配合茵陈蒿汤和三黄泻心汤
治高血压有效,加黄连,或合桂枝茯苓丸(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
X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慌慌张张,吃人参不能解决问题,炙甘草汤服后胀肚子者,用大柴胡汤
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结实,肥胖
支气管哮喘:胁下硬满,合桂枝茯苓丸
胆汁返流性胃炎,乳腺小叶增生。
14.三黄泻心汤综合征
治疗很多出血性病症。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高血压、血液病、脾功能亢进。
15.桂枝汤
非感冒药,非发汗药,是强壮剂,治人。
张仲景时代: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几番搏杀,一路上饥寒交迫,血糖很低,功能很差。出汗,是疲劳的汗,惊吓的汗。给服姜汤。桂枝汤是特制姜汤,军用姜汤:包括姜、枣、桂皮、芍药、甘草,喝完后吃粥,服用后瞬间血糖可达到高峰。服用后再睡觉,盖被子:半夜,阳气升腾,出汗,第二天则精神很多,疲劳恢复。
现代:用于大病后,大出血后,产后,运动疲劳后调理;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后。表现为不能食,呕吐,消瘦。
16.炙甘草汤
张仲景时代:治疗受伤的伤员,受伤、中箭后血流不止。心动悸、脉结代:循环功能不全,将要失血性休克。
阿胶,生地止血,人参,肉桂,甘草,麦冬强心,大枣30枚补充能量,并加米酒。本方是止血药,强心药,滋补药,强壮药,不是治心律失常的药。
这两张方只看人不看病。
17.温经汤
治妇人,年50许,女性美感消失,嘴唇干枯,指掌角质化,手粗糙,干燥,开裂,唇干枯,无血色,头发枯黄,脸上黄褐斑,皱纹,月经不来
这是真正的血虚。
本方是美容方、美首方,是女性的一张良方。
18.桂枝茯苓丸
原用治症痼害。为产妇用方,治难产,死胎不下,古人认为是催生汤。
可治深部静脉血栓,水肿。冠心病后装支架,肺动脉栓塞,一动则气喘,两目暗黑,合大黄蟅虫丸
治痔疮;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牛膝
适用桂枝茯苓丸体质,一种瘀血性体质。
19.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阳萎效果不错,可称“东方伟哥”。朱良春先生经验;冠心病患者忌用,会引发心绞痛。
闭经可用,温阳,有黄体酮样作用。
变态反应性鼻炎:干祖望先生经验,治清涕滂沱
心动过缓。
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嗜睡:晚上不眠,白天瞌睡
本方体质:面黄暗,动作比较迟缓,对寒冷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

使用经方的三个感悟

1.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
经典是真的,但不全,它只是局部,一角。
其表述只是一个,或一类病的典型症状。
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大家,明清,日本汉方医家。
2.经方的加减要慎重。
A.按仲景原则加减。
B.经方的合方。
如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变异性哮喘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小陷胸汤
用原方,便于总结经验。
3.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
王清任的书:有很多好方。
从后世方中寻找有效药物。
糖尿病足:四味健步汤(赤芍、丹参、石斛、牛膝),消除血栓效果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