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中国历史上 12 位后宫皇后妃子的悲喜人生

 茂林之家 2024-04-27 发布于湖南

1.【北齐武成帝皇后胡氏】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谓鲜有之放荡女子。自高湛登基为帝,胡氏便由长广王妃晋升为皇后。高湛竟与其嫂嫂李祖娥有染,常宿昭信宫,胡皇后难耐宫中寂寥,竟与高湛的近臣和士开私通。和士开唇红齿白,风度翩翩,更有一手精湛的琵琶技艺。高湛得知此事后,非但未加责备,反而有意纵容。和士开擅长使铁槊,胡皇后竟想学此技艺,高湛便命和士开教授。两人眉来眼去,暗中调情,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为巩固权势,和士开向太子高纬献计,劝高湛退位为太上皇,以便更纵情享乐。高湛遂禅位于太子,自此深居宫中,沉溺于酒色,三年后因过度纵欲而亡。

高湛逝世后,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关系公然化,诸多大臣不满,上奏弹劾和士开。然高纬年幼昏庸,惧怕得罪太后,不敢有所动作。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权势日盛,终封淮阳王。一班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向其献媚,一时之间,胡太后的情夫成为北齐王朝的红人。

然而,高纬之弟琅琊王高俨,却是敢于担当之人。他知胡太后之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和,遂与其密谋,深夜埋伏士兵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被捕,并被心腹暗杀。胡太后闻讯后悲愤交加,然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亦不敢轻举妄动。此事之后,高纬对高俨的能力深感不安,遂密谋将其杀害。

她本是个寂寞之人,丈夫登基后,独占其嫂,冷落了自己的妻子。胡皇后遂与他人私通,后成为太后,亦不乏男宠相伴。北齐亡国后,据传她沦落风尘。

2.【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之皇后,生于公元441年,卒于490年。其祖父冯弘、伯父冯跋均为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归降魏国,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其姑母曾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左昭仪。后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入宫。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时年十四的冯氏被封为贵人,十八岁时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依“立子杀母”之规,拓跋弘之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悉心抚养拓跋弘,视如己出。文成帝崩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时丞相乙浑专权,图谋篡位,冯太后巧施妙计,将其逮捕诛杀。自此,朝政大权尽归冯太后之手。

随着献文帝日渐成长,母子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的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退为太上皇。然他仍统兵南征北伐,此举令冯太后深感威胁。更因他诛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杀。献文帝崩后,冯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尊再度临朝听政。她诛杀政敌,重用改革派人士,推行一系列新政: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实行“三长制”及均田制。这些改革举措极大地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状况,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冯太后生活俭朴,不尚奢华,然她却喜好男宠,并以此作为笼络权臣的手段。据传,南朝齐国使者刘缵亦曾被冯太后留宿宫中,以床笫之欢解决边境争端。无论如何,冯太后无疑是北魏杰出的女政治家。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文明皇后,即名扬四海的文明太后冯氏。十二岁入宫,深受当时太子宠爱。后成为皇后,二十四岁守寡。丈夫亡故后,她曾欲随夫而去,跳入熊熊烈火之中,幸得内侍相救。此劫之后,她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先辅佐献文帝,政绩卓著。然献文帝成年后难以驾驭,冯太后遂下毒手,将其毒杀,另立幼帝孝文帝。她再度辅佐孝文帝,支持其改革朝政,成就斐然。

有一次,冯太后用餐时,发现饭中有蜻蜓。孝文帝大怒,欲杀厨子。冯太后却云淡风轻地说:“何必因小事动怒。”她虽贵为太后,亦有男宠相伴,这或许是当时有权势女子的常态。最终,冯太后于四十九岁之际病逝。无论如何评价,她都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3.北魏宣武帝之后胡皇后

北魏宣武帝之皇后胡氏,其籍贯为安定临泾,乃司徒胡国珍之千金。她容貌艳丽,才情出众,文武双全,堪称绝代佳人。自孝文帝倡导鲜卑汉化以来,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皆效法汉人,历经二十八载,至宣武帝即位时,鲜卑已全面汉化,后宫之中亦多为汉家女子。

传闻胡皇后降生之时,其母见寝室内红光四溢,不知何兆。胡国珍遂请当时名噪一时的术士赵胡卜算,赵胡断言:“此乃吉祥之兆,必有大贵之人出世,将为天地之母,育有天地之主。”胡皇后自幼才貌出众,得姑妈这位出家为尼的女子广为宣传,故而声名远播。宣武帝闻其美名,遂召入后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之宠妃高皇后正得势,她美貌而善妒,严禁后宫嫔妃接近皇帝。唯独胡承华以其纤丽动人、善解人意之姿,深得高皇后欢心,故特准其在夜间侍奉皇上。胡承华因此得以受孕,十月后诞下一子,此子日后继承大统。

北魏时期,仿效汉武帝“留犊去母”之制,规定:“子若为储君,其母当赐死。”因此,后宫嫔妃多祈求上苍,愿生公主而非太子。然胡承华却慷慨陈词:“国家旧制虽严,但妾愿为皇家育嗣,不愿因贪生而贻误宗庙。”怀孕期间,后宫妃嫔多劝她堕胎,恐生子为太子后生母必死。然胡承华不为所动,终诞下皇子。宣武帝大喜,取名诩,因惧高皇后妒忌,特遣乳母抚养于别宫,高皇后及生母胡承华均不得相见。

拓跋诩三岁时,宣武帝立其为皇储,不但未遵旧制赐死胡承华,反而晋封其为贵嫔。高皇后愤恨不已,幸得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人相助,胡承华才得以保全性命。宣武帝崩逝后,拓跋诩年幼即位,是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逼皇太后出家为尼,自己则成为灵太后。

灵太后亲政后,勤于政务,批答奏章有条不紊。她特制“申讼车”,设座车内,外出巡游时接受民众诉讼,即时裁决或交有司处理,广受朝野好评。凡州郡举荐的孝廉秀才,皆由灵太后亲自策试,评定等级后量才使用,公平无私。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灵太后之姑母亦为其重要顾问。为供奉姑母,特在崇训宫侧建造永宁寺,宝塔高耸,四面悬挂铃铎,充满庄严肃穆之气。灵太后在位期间,宫中充满祥和气氛,除佛寺铃铎之声外,她还常于法流堂前习射,箭无虚发。华林园中春光明媚时,她更宴集群臣,赋诗为乐,其乐融融。

北魏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府库充盈。灵太后曾至绢库游玩,命随行之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负绢出库,以所负之多寡赐之。众人贪婪,负绢甚重,甚至有伤腰折足者,灵太后笑而夺其绢,时人作歌谣讽刺之。然长乐公主仅负二十匹而出,表示不异于众,得灵太后嘉许。大将军崔光仅取两匹,灵太后怪其少,崔光答曰:“臣唯有两手,故只取两匹。”众人闻之,皆有愧色。

然灵太后亦有出轨之时。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容貌俊朗,英武过人。灵太后心有所属,常召其入宫,杨白花无奈从之。然他终非佞臣,恐大祸临头,遂率部曲逃出洛阳,投奔南朝梁国。灵太后思念不已,谱成《杨白花歌》以寄愁肠,歌词婉转凄美,令人动容。

阳春三月,柳枝吐蕊绽芳华;

春风一宿潜入闺房,柳絮纷飞落人家;

含情步出家门足无力,拾起柳絮泪湿襟;

春来秋去双飞燕,愿携柳絮入巢中。

灵太后的此篇《杨白花歌》可谓北朝贵族文学之瑰宝,深受南方民歌之熏陶。当时南朝文艺多显柔媚华丽,而北朝则多刚健豪放之韵味,灵太后沿袭南朝文艺之风,创作出《杨白花歌》,实令人惊叹,亦可见其文学之造诣。天象骤变,天狗食月几无余地,灵太后心生恐惧,以为大祸将至,与姑母密谋,欲以嫁祸于人之策避祸,选一人代己受难。瑶光寺中常伴青灯古佛的高太后,竟因此意外染疾而亡。

杨白花离去后,灵太后之情欲愈燃愈烈,不久又钟情于魁梧雄壮的清河王拓跋择,故授其高位,日夜召入宫中,虽名为商议国事,实则饮酒作乐。清河王虽极力回避,然终在一次酒醉之后,沦为入幕之宾。

任城王拓跋澄之子拓跋顺初任齐州刺史,后为灵太后所倚重,任为侍中,视为心腹。拓跋顺为汉化鲜卑贵族,基于汉人礼法,对灵太后之行为颇为不满,当庭直言:“妇人夫亡,自称未亡人,应去珠玉,衣着朴素。太后母仪天下,年近中年,修饰过甚,何以垂范后世?”灵太后闻言大怒,亦感意外,拂袖回宫,再召拓跋顺入宫责问:“千里相召,岂欲当众受辱耶?”言下之意,谓其自齐州召还京师任要职,怎当庭无忌,使其失面。拓跋顺却正义凛然,答曰:“太后不惧天下人笑,反耻臣一言乎?”贤王之子,不辱家门,不媚言奉承,当庭直言进谏,实为忠直之臣。

孝明帝长大后与灵太后矛盾日深,私召驻兵晋阳的都督尔朱荣率军入京,欲诛杀母后身边的人。灵太后身边的人遂先发制人,诛杀孝明帝,另立幼帝。尔朱荣则奉长乐公主之子拓跋攸为帝,率军入京继位,诛杀王公大臣以下官吏二千余人。灵太后召集后宫妃嫔,令其出家为尼,然尔朱荣却不肯放过她,将灵太后与幼帝装入麻袋沉于黄河之中。灵太后文武双全,然其功过难评,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实难定论。

因子称帝,她亦登政治之舞台,自此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历经政变,却将权力牢牢掌握。其生活亦颇为放荡,面首惹祸,牵连宗室子弟众多。终至河阴之变,尔朱荣发动,下令将二万余大臣、侍从抛入黄河,她亦未能幸免。

4.【北魏孝文帝之后冯润】

冯润,乃文成帝后冯太后之侄女。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辞世。是年,孝文帝年方二十三,他毅然决然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迁都洛阳,其次是禁止胡服,再者是推行中原语言,最后是“不杀太子母”之政。然而,这些改革却遭到了多数朝臣贵族的强烈反对。孝文帝虽面临重重困难,却坚定信念,身体力行。他率先改姓为元,以示纪念元郁。他又制作了一套汉人冠服,赠予德高望重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随后,他颁布法令,规定三十岁以上者可自行选择,而三十岁以下者则必须学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官民皆需改穿汉人衣冠,违者将受到重罚,朝官违禁则罚其俸禄。然而,皇后冯媛却拒不遵从,坚持不说汉语。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在万般无奈下,将其废为庶人,安置于瑶光寺。

冯润实则是个颇有心计的女子。她的小名唤作妙莲,因此画中常伴有一朵莲花。她入宫后,深得孝文帝宠爱。然而,命运多舛,她不久便身患重病,不得不离宫,于寺庙中养病。在此期间,孝文帝在文明太后的安排下,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但孝文帝心中始终难忘冯润。三年后,冯润病愈再度入宫。此次,她无所不用其极,竟将妹妹逼走,自己重登皇后之位;更毒杀了高美人,将其子收养为己有。

当孝文帝出征之际,冯润竟与他人私通。同时,她还强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愤怒之下,亲赴前线,将冯润的丑事悉数告知孝文帝。冯润见事情败露,竟欲加害孝文帝,但此事亦被揭露。即便如此,孝文帝仍不忍杀她。直至孝文帝病逝于回军途中,才留下遗诏,赐死冯润。孝文帝终年仅三十三岁。

5.【北周宣武帝之后杨丽华】

周宣帝沉溺酒色,昏庸无道。他即位之初,便一口气册封了五位皇后,其中楊坚之女杨丽华荣登五皇后之首,被称为“天元大皇后”。然而,她不过是父亲篡位路上的一颗棋子。当她终于领悟这一真相时,她已身为隋朝的乐平公主。即便她将公主的金印摔得粉碎,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她永远只是前朝的皇后,当朝的公主。

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之女,她不过是父亲巩固权势的工具。嫁与宣武帝后,却未得宠爱。后来,宣武帝驾崩,她的儿子宇文阐即位,而她父亲杨坚则辅政。岂料,正是这位父亲,最终夺走了她儿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她由太后变为公主,却终身拒绝再嫁。她内心的情感,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6.【楚庄王妃樊姬】

一代贤妃樊姬,以聪慧贤淑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下,楚庄王戒除了淫乐,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罢免了庸臣虞邱子,启用了贤良孙叔敖,最终使楚国成为中原的霸主。纵观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从商朝的妲己到清代的慈禧,多少宫廷后妃插手朝纲,祸国殃民。

然而,樊姬实乃“贤内助”之典范。对此,历代诗人赞誉有加。唐代诗人张说曾赞美道:“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张九龄在《樊姬墓》一诗中则对樊姬的贤能及其对楚庄王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

7.【东汉安帝皇后阎姬】

阎姬身为汉安帝的皇后,其内心狠辣且野心勃勃,即便身处后宫,亦时刻谋求政治权力。因自身无子嗣,当李贵人生下太子刘保后,阎氏心生恐惧,担忧李氏会动摇其地位,竟狠下心肠将李氏毒杀。随后,为防太子日后继位报复,她于公元124年捏造罪名,诬陷年仅10岁的太子谋反,迫使安帝废黜太子刘保,降为济阳王。

然而,据传阎姬容貌秀丽,颇具温柔之态,且精通音律,故而深得生性仁弱的安帝宠爱,得以册封为后。但随其权欲日增,从干预朝政到扩张自身势力,安帝渐感失望,终至疏远。最终,她因政变失败而被囚禁,下场凄凉。

8.【东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美丽而贤淑,光武帝未登基时便对其倾心,曾言:“做官当如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果然得偿所愿,光武帝登基后,虽有意立她为后,但阴丽华却婉拒,坚持让光武帝立郭妃为后,因郭妃的父兄为光武帝建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于是,郭妃得以册封为后,然其位终被废,阴丽华最终登上皇后之位。

9.【东汉明帝皇后马皇后】

马皇后,继阴丽华之后的又一贤后。其父马援,乃一代名将,曾言“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逝世后,马皇后入宫,后登皇后之位,虽终身无子,却对宫中嫔妃之子关爱有加。她崇尚节俭,生活朴素,身着荆钗布裙,饮食简单,深受明帝敬重。

10.【东汉和帝皇后邓绥】

邓绥出身于东汉四大家族之一的邓家,自幼饱读诗书,身姿挺拔。十三岁时,本可入宫,然她坚持为父守孝,至十七岁方入宫。其美貌动人,然为人谦逊有礼,心思缜密,使得对她心怀不满的阴皇后亦难以找到她的过失。后阴皇后因嫉妒与巫术被废,邓绥得以册封为后。和帝逝世后,邓绥辅政,虽崇尚简朴,治国有成,然其手握大权不放,连其亲叔亦看不过去,后终被罢免官职。观其一生,仍堪称贤后。

11.【班婕妤】

班婕妤,才貌双全,曾深受宠爱,史载其亦育有一子,然其后夭折,故无后续记载。她品德高尚,曾拒绝与成帝同乘一车,认为此举不合礼制。太后王政君闻之,赞其:“后宫有此贤妃,吾何忧之有?”

然其失宠,缘于赵飞燕姐妹之入宫。以其温柔谦和之性,自不敌赵家姐妹之妖娆。然她聪慧过人,未苦争宠,反自请长信宫侍奉太后。她曾作秋扇赋,以秋扇自喻,抒发失宠之情。

12.【汉高祖妃戚夫人】

戚夫人,刘邦征战时所遇,能歌善舞,年轻貌美,故深得刘邦宠爱,亦因此招致吕后之嫉恨。戚夫人生子如意,刘邦常言:“此子肖我,甚合我心。”遂有废吕后所生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之意。

然吕后心机深沉,求助于张良,为刘盈请来“商山四皓”四位贤士。刘邦见之,惊讶不已,问其故。四皓答曰:“太子仁厚,礼贤下士,吾等愿为之效命。”刘邦无奈,对戚夫人言:“太子羽翼已成,有四皓相助,废之不易。”后刘邦崩逝,吕后摄政,罚戚夫人为奴,剃其发,着粗衣,使之舂米。戚夫人悲歌道:“子为王,母为奴,相隔三千里……”吕后闻之,竟毒杀其子赵王如意,复对戚夫人施以酷刑,灌以哑药,熏聋其耳,挖去其目,断其四肢,割其舌,弃之厕中,称之为“人彘”。吕后之子刘盈见之,惊怖不已,遂弃政不理。自此,吕后得以专权朝政。戚夫人在厕中挣扎三日,终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