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1分的《老狐狸》,99%的人只看懂一半,经历血亏卖房才全部理解

 光影新天地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萧雅全导演的《老狐狸》去年11月在中国台湾上映,前阵子才火到内陆。

影迷们通过大银幕外的各种渠道看到了这部电影,缺少影院里的极致体验并没有拉低这部电影的评分,豆瓣高达8.1,过半观众打出四星,五星好评接近三成。

这样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源于电影简单、纯粹、极致塑造人物、没有功利心,以及传递正确普世价值的同时,又有点宿命感。

刘冠廷和白润音饰演廖泰来、廖界父子,两个人生性纯良,租住绰号“老狐狸”的谢老板的房子,每个月老狐狸的美女助理会上门收租。

廖泰来在餐厅工作,独自抚养儿子长大。他们对巨大的贫富差距、股市飞涨下有人一夜暴富安然若素,只靠日复一日的努力奔赴想要的人生。

拥有整栋楼的老狐狸,将父子的命运拿捏在手中。廖泰来的目标是攒钱买下临街的房子,自己开一家理发店。然而房价和股市一起疯涨,廖泰来距离开理发店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在疯狂的时代下,导演用过分克制、内敛的镜头勾勒出过分精彩的众生相。

老狐狸像教父一样用优雅、轻松的姿态掌控他人命运,他始终认为“好人=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失败的人”,这让他收起怜悯,攫取功名利禄。

人的痛苦来自野心和欲望,和老狐狸的缘分,让廖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轰然坍塌,一老一小的对手戏,既显得魔幻,又像是引领观众期待圆满结局的残酷童话。

儿子和老狐狸的交集、自己和林珍珍似有似无的缘分、股市疯涨对人性的考验、小饭馆老板的突然暴毙……这些将廖泰来推向命运的岔路口。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廖泰来做出意料之中的选择。

单就电影本身来说,电影结尾完全可以在廖界长大之前就画上休止符。长大成人后的那场戏,被影迷普遍解读为导演是在诠释即使身处在贫富差距大、阶级不平等的社会里,好人还是可以在种种不平等的社会规则上做出善良和正确的选择。

然而,理解到这个层面,真的没有将这部电影吃透。之所以说99%的人都没看懂,是因为相信所有观众里,可能只有不到1%的人,在当下房地产行业的“至暗时刻”买房或卖房,而只有经历过一遍,才能蓦然领悟电影的深层次含义。

接下来要先讲个发生在前两天的小故事。

我有一对夫妻朋友。

他们和电影里的廖泰来一样勤劳肯干、优雅善良,打拼半生在房价高点买了一套房。结果经济寒冬,收入难以为继,断供七八个月,被逼进死角。

善良的他们缺少对银行的戒备,总以为那些金融机构会同样善良。天真的以为断供几个月只要凑够钱就可以继续还贷,可是等着他们的只剩下法拍和变卖两个选项。

回想买房时,三四个人陪在旁边,辅导签名、按手印,微笑服务、亲切体贴,恍如隔世。

签完合同后,买家目睹他们擦着眼泪出去,在银行将当初他们签名、按手印那一套流程重新过了一遍,当买家对着摄像头听隔空连线的公证人员说“如果还不上贷款,我们会接受委托依法对房产进行查封”时,心里是仍有买房的喜悦,还是恐惧和悲凉?如果接下来还不上贷款,下场不是和卖房的夫妇一样?

买家也是自住,但他剥离不掉房子本质的金融属性,我们有生之年等不到万青歌词里的“大厦崩塌”,只要未来房子过户、买卖,其实和股票一样,不过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是落在哪个倒霉的人的手上而已。

经历过这一切,再看回《老狐狸》。

廖泰来做出命运选择,是他追出餐厅和老狐狸说“让给李家”的那一刻。

开小吃店的老李因炒股亏空吊死在房子里,老狐狸决定按照死了人的房子的市场行情打折卖给廖泰来。但同时老李的子女则提出按照正常房子的价格购买。唯利是图的老狐狸,听到“让给李家”四个字很欣慰,他又一次将利益最大化,而廖泰来则等于放弃了开理发店的理想。

然而,如果廖泰来选择不让给李家,那么朋友买房的经历,就可以拍成《老狐狸》的续集。

从电影的时间线来看,李家的那套房在卖出时,刚好是楼市冲上最高到崩盘的临界点,如果廖泰来没有让给李家,他就是击鼓传花游戏里的倒霉蛋,结局会非常悲惨。

所以,廖泰来的善良,让他看似做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选择,其实回过头看,反而是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在当下经历过一遍房子买卖的惨痛经历,才知道廖泰来躲开了多大的劫难,才明白,这是电影《老狐狸》一个最大的留白,是导演试图传递的最温暖的人性关照。

不信吗?看看电影里的廖界。

早熟的他,能想到用出卖珍珍的方式争取让老狐狸低价卖房,他已经早熟到三观逐渐成型了,所以才有了知道父亲放弃房子的气急败坏。

这应该也是导演对观众最委婉的规劝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