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泗河水系历史变迁考略

 文殊院士 2024-04-27 发布于河北

鲲鹏按:

    本文选自《济宁水利》(1987.4),作者为济宁市水利局的董玉勋。此文专业、考证详细,但对于其把泗河源头等同于古洙水源头,起源于新泰太平顶的说法不敢苟同。古洙水是与古泗水交错并流的一条河流,虽间有交融,但不是同一河流。诚如作者所引各种古籍,泗河就是以其源头命名的,非要以现代的标准推翻古人的成说,是不严肃的也是不可取的。退一步说,即便以流水量计,现源于新泰注入贺庄水库的季节性河流放城河,其水量未必大于来自常年水流不断的陪尾山下泉林泉头。

图片

   泗河史称泗水,它是淮河下游较著名的一条支流,早在《禹贡》中就有'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的记载,由于淮与泗的相互关系,历史上曾习惯的统称'淮泗'。但这条古老的水系,历经沧桑,变化万千,长期受黄河不断决溢和改道的影响,从而在历史上形成黄河夺泗夺淮的局面,加之对南北大运河的沟通和开发,致使的泗水干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发生很大的变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使泗水仅剩下其上游一段,即今日之泗河。现根据文献资料,对泗河的古今变迁,初步考略如下:


一、对泗河源头考证及个人浅见:


    对这条古老的泗河来讲,应首先对它的源头进行详细而具体的了解并做出正确结论。但目前在确定河源问题时,由于得不到统一的认识,而有不同的结论,其原因就是对河源问题国家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对这个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甚至连著名的黄河究竟发源在什么地方,都未得出统一的结论,众家论述,各有所据。在我国新出版的《辞海》一书中写到:'河源,河流补给的源头,通常是溪涧,泉水、冰川、溶雪、沼泽或湖泊,在河源侵蚀作用下,河源可不断向上移动或改变位置。据苏联大百科全书对河源一词这样解释:'河源是河流开始的地方,河源可能发源于泉源、沼泽、冰川、湖泊或溪涧……。'在这些含义中仅对河源问题做了笼统的解释,除上述内容外,文献中也曾有依据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量大小、历史习惯等等。因而历史上确定河源的标准很不统一,对泗河河源的确定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研究史料、实地考察、分折考证从而做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来。

图片
图片

   泗河上游水源比较丰富,不仅有众多的支流补给,而且有丰富的泉水,从而构成了泗河的河源,历史上由于名人学者对大自然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在特殊环境中缺乏实地考察及调查研究的条件。因此,在史籍文献中,对泗河的发源问题所做出的结论,同样存有一定的差异,然而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对泗河发源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以泉水为泗河之源,认为其泗水县泉林之泉,五步成溪,百步成河,滔滔不绝'汇为巨流而成河。”《元和郡县志》载:'四泉俱导,因以得名'这就是对泗水命名的来源。《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会历得源,路径洙泗(系指曲阜东北之书院附近),固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博物志》曰:'泗出陪尾,盖斯阜矣'。《行水金鉴》又载:'泉林寺诸泉若林,距县东(泗水城)

五十里,西珍珠、豹突、东黑虎、淘米四泉俱出石缝中,合流为泗源'。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到,泗河因以泉林之四泉而得名,四泉所汇为泗源,其上述记载的观点看对泗河源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晚清进士王廷赞曰:'陪尾山麓、泗漕流长、灵钟石卞,秀甲岱阳'。又说'泗河之源在水,而泗水之美在泉'。在这些论点和评价中,就可了解到历史上对泗水与泉源的关系。这些观点也符合词书中的部分解释,都是以泉取名,以泉林之陪尾山为发源地,从此也就流陆下来。然而,作为一条大川,尽管泉林的地下水丰富'不以潦而盈,不以旱而涸',但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认为它只能作为泗河重要的水源地,或说是泗水之上源。

图片

    在古卞县泉林之水交会泗河如以东的另一条支流,名曰'洙水',从这条支流观察分析,其河道长度,流域面积,来水流量等,各方面条件都远远优于泉林。因此,以洙水之上源做为泗河的发源就更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意义。从洙水的文献资料看,《水经》'洙水发源于太山郡盖县临乐山'。《地理志》'临乐山,洙所桥'因临乐山与泗水相隔重重大山,显然结论是不正确的,这一观点到了清代就已否定了,《四库全书》载,'洙水发源于泗水东北的关山'。为进一步的考证,从五万分之一航测图中分析了上游水系与山脉的情况,从而确认泗河的发源地以贺庄水库上游下峪村以东的太平顶山西为宜。其水系情况如图:这就是说,以泗河上游下桥为两条支流的交会处,交会处至泉林为2.2公里,交会处至关山为27公里,卞桥至太平顶山西为30公里(此流域面积为150平方公里)这些科学的数据和对水系的分析,从而确认洒河的发源地应为新太的太平顶山,原济宁地区水建指挥部于1973年7月所编写的泗河立案报告中,对泗河发源已做了详细记载,故认为是正确的。

图片

    上述论述个人之浅见,如有不当之处,愿与同志们商榷。

二、黄河决溢对泗淮的侵夺

图片
图片

    古老的淮泗水系,由于遭受黄河决溢的威协,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处于水涝灾害之中,使以泗河为主干的水系,受到冲击、淤积,而后被侵夺。早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二年)黄河大水先在顿丘决口(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同时在当年的五月又在氯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大水东南流经鄄城、郓城注入大野泽,然后夺泗水转注淮河入海,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黄河南侵淮泗的开端。这次决口泛流长达二十三年,至使济濮两水及巨野泽严重淤垫。到了东汉初期,黄河洪水泛滥成灾,而未加治理,使黄河及其分流汴渠不断溃决、漫溢,连年成灾。于公元69年(汉明帝永丰十二年)派王景组织八十万军民治理了河、汴,此后约九百年间黄河未发生较大改道,但决溢泛滥仍时常发。从公元963年(宋太祖乾元元年)开始,黄河决口又逐渐频繁起来,于公元983年(太平天国八年)黄河在滑州韩村又一次大决,泛滥、曹、濮、洛诸州,东南流自彭城(徐州)而入泗水、淮水,这次黄河大决口再一次南流由淮河入海,揭开了黄浸淮泗的序幕。由于黄河决溢过于频繁,加之连年的战争,河道治理,无人问津,终于在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又大决于阳武,河道进一步向南移动,向东流向封丘,经长垣、曹县之南,商丘、砀山之北,至徐州入泗入淮,这就是历史上黄河的第十四次大改道。从此,黄河便自开封至徐州夺汴,徐州至淮阴夺泗,淮阴至海口夺淮,使淮泗水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图片

     据公元964年至公元1020年近五十年的统计:黄河决溢达95次,(其中:决口54次、漫溢41次)年平均决溢净达18.7次之多,由于黄河本身严重的淤积,又缺乏经常性治理,因而造成长期灾难,这就是黄河夺泗淮的主要原因。元代黄河是在金代河道分流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由于南下夺淮以后,黄河长期多股分流,河道淤积严重,其决溢更加频繁。从公元1272年(至正九年)黄河有河患记载起,到公元1366年河(至正二十六年)总计九十五年中,其决溢的年份就达四十年以上。对泗河有影响的主要有:公元1309年河决归德、公元1324年河决曹州、公元1328年河决砀山、公元1344年河决曹州、公元1348年河决济宁、公元1354年河决金乡、鱼台。上述的黄河决溢,对泗河干流以西的湖西河道,都造成一定的破坏。明代前期的河患并没有减少,而且更加增多,河道极为紊乱,不次于金、元两代。直到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再次大徒北迁山东入海,从而结束了对淮泗的威胁,夺泗夺淮的时间,先后长达六百六十年之久,淮阴到入海这一段的河槽,因黄河夺淮形成的淤积极为严重,致使河底抬高很多,已不能利用这段河槽泄水,终被废圮,这就是黄河决溢,长期侵夺淮泗的大势。(详见附表)

图片

   综上所述,黄河自瓠子决口到855年的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先后侵夺淮泗长达近两千余年,而黄河的来水大部属黄河中游,它的来水量相当于整个黄河来水量的45.8%。这段地区主要属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植被很差,当暴雨产生洪水时,含沙量很多,出现每立方米近600公斤,这种高含沙流向下游传送,通过决溢,淤积淮、泗河系和下游广大平原地区。据江苏大屯煤电公司对沿南四湖西岸提供的9个钻孔资料,比古湖沼地面淤积厚度是:沛县8.7米、郝寨7.4米、张楼6.0米、龙固集7.4米、鱼台6.9米、鱼城8.0米、清河6.5米、金乡7.2米,吁屯6.4米,从上述钻探资料便可充分证明历史上黄河决溢对淮泗流域带来的危害。建国后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已变水害为水利,为人民造福,彻底改变了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面貌。

三、古泗水水系的变迁与治理:

    古泗水发源于山东省太安市新太县境的太平顶山,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县、济宁、鱼台、沛县、徐州、淮阴等地,这条水系在历史上右纳菏、汴、淮诸水,左汇嘉、沂、汴各河,至江苏省淮阴注淮入海,构成了古代的淮泗系统。数千年来,这条著名的水系,深受黄河决溢改道和历代运河的开挖,以及引水济运工程的影响,河道变迁频繁,水系紊乱而又不断发生变化。

     对泗水水系的变迁,根据文献记载主要划分三个阶段:

1、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夺淮前的水系概况与变迁。古泗水从发源地至淮阴总长约850公里,流域面积约70950平方公里,为淮河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其中包括菏水、汴水、滩水、济水、沂水、沭水计6条大型河道。

    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在瓠子决口,大水东南流经鄄城、郓城直趋巨野泽,这是黄河南侵淮泗,影响淮河水系变迁的开端。由于黄河长期侵夺泗水转注淮河,从而使泗水故道逐渐抬高,与泗水东岸丘陵之间形成断港盆地、泗水原流滞潴。因而兖州以下,济宁以南的泗水东岸在隋朝已形成大片沼泽湖泊,使泗水中游的河段,发生了新的变化。

图片
图片

     公元69年(汉明帝永丰十二年)王景治河,使其黄汴分流,黄河通流入海,汴渠安流通运,以后近八百年间黄河没有出现大的决口和改道,泗水河系的变迁相对较少。自隋开通济渠以来,将近一百五十余年汴渠已逐渐淤废,由黄经汴注济的源流断绝,菏泽以西的济水已完全断流,时至唐末已基本淹没。北宋期间黄河屡决滑、澶,多趋巨野泽,从而形成了两大溜道,并逐渐改变成明代的柳林河和现代的万福河,以及赵王河和洙水河。

图片

2、黄河夺淮至元末的水系概况与变迁。      黄河夺淮后,古泗水从发源地至徐州入黄,干流河道缩短,这时实际长度约410公里,流域面积约45380平方公里,其支流有济州河、南清河、鱼台支河等。

     黄河南夺淮泗后,河水注入徐州、淮阴间的泗水故道,泗水注入淮河的出路受阻,使长期滞流于济宁,徐州之间的沼泽洼地,而形成一系列湖泊,时至元末,由于南阳湖的形成,鲁桥至南阳镇一段泗水故道淹没湖中,从此古代的泗水仅剩下从河源到鲁桥入湖的上游一段。公元1257年(南宋理宗宝佑五年)元朝尚未统一全国,为供应今宿县一带的军粮,毕回辅国'始于汶水之阴,埋城之左,作一斗门,遏汶水入洗,益泗漕'。《山东全河备考》,所谓'益泗漕'是指济宁以南的泗水运道。显然,元代京杭大运河的沟通,是从府河以济泗水运道开始的。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开挖了由济宁至安山的济州河沟通济、泗以便漕运。到了公元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又开挖了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以济州河接,引汶水北达临清,而把济水截为两段,谓之'引汶绝济'。

3.泗河张桥以下泗河治理情况。泗河至张家桥以下,原来并没有东西泗河的区别,到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雇琮以泗河下游董家口频年被刷,改建董家口堤为滚水堤,减泄漫水,即由新冲河形疏入白马河,泗河水由贯家弯泄入独山湖为新河,即原有之东泗河。到了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因董家口坝坝身过高,泗河南趋,为坝所阻,姚立德奏请拆除石坝,疏浚河身,使其东泗畅流,西泗逐渐淤塞。公元1876年(清光绪二年),重新竣治西泗河,且西泗通,而东泗又淤。因此东西泗河难以并存。1927年,由运河工程局,拟订治泗计划,主要项目有治理泗河河身,新建西泗滚坝,治理总泗河,改建东泗河桥梁及兖州金口坝等工程。1931年(民国二十年)由于西泗河河床上宽下窄,河身弯曲,致使造成两岸溃决达十三处之多。


四、今日的泗河

图片

     建国以后,于1950年对泗河下游张桥东进行了改道,从此,泗河由济宁市郊区,石桥乡、辛闸村东汇入南阳湖。今日泗河总长为159公里,流域面积为236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926平方公里、丘陵556平方公里,平原884平方公里。泗河的大小支流30余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沟5条,二级支流1条。
     自建国以来,对泗河进行了多次整修加固,防洪能力不段提高,重要的险工地段做了大量的砖石护砌工程。中、下游部分地区进行了退堤和复堤工程,从而确保了防汛、渡汛的安全,上游山丘地区,兴建了各种类型的水库以后,大大削减了泗河的洪峰流量,使中、下游950平方公里的土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威胁。为解决兖州机井对地下水过量的开采而产生的漏斗,新建了龙湾店节制闸,对地下水进行了有效的回灌,提高了地下水位,基本解决了农业产用水问题。为安全渡过汛期,今年对泗河入湖口进行了清淤工程,上阵劳力达2.3万人,计完成土方30万立米。

图片

    漫长的历史中,古老的泗河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历代军事、航运、排泄洪水等许多方面都发挥了应有作用。由于遭受黄河长期威胁,形成了近两千余年的侵夺淮洒的局面,人民饱受着水旱灾害的苦难,直到建国以后,随着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一个美丽富饶的泗河流域,将在祖国四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黄河水利史述要》,1984年1月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
《山东水利史编写素材》,1976年8月山东省水利局'淮河史'编写组
《泗水志通讯》泗水县史志办公室编印
《淮河水利史论文集》,1987年7月水电部治淮委员会编
《整理泗河志》民国二十五年省建设厅编
《泗河立案报告》,1973年7月济宁地区水建指挥部编。'对东汉王景治河的几点看法',1982年2期人民黄河
《续山东考古录》
《水旱灾害史料汇编》菏泽地区水利局,1983年8月编写'浅谈南四湖淤积趋势'王绪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