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夺淮情况简介

 quain馆 2012-04-14
黄河夺淮情况简介

一、 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

  古代淮河水系,大体上是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淮北支流主要是洪汝河、颍河、涡河和汴泗河、沂沭河等。其中支流水系变化最大的是泗水水系。古泗水源出蒙山,经曲阜、兖州、沛县至徐州东北角会汴水;又在邳县的下邳会沂水、沭水,在宿迁以南会濉水。至今淮阴与淮河会流。古泗水的上游部分与现在的泗河相似,下游部分由于黄河夺淮,已被南四湖和中运河所代替。古泗水流域面积比现今骆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积要大,当时是淮河最大的支流。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 1194-1855年黄河夺淮经过

  从1194-1855年,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这一时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据《淮系年表》及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在4个朝代期间,淮河水系经历以下变化。
  (一)宋朝时期
  在宋朝的83年期间(1195~1278年),主流东夺汴泗,短期内尚较稳定。
  (二)元朝时期
  在元朝统治的88年期间(1279~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淮河水系受到扰乱,水灾日益频繁。其中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后经元明两代的治理,直至1644年,黄河才复向东出徐州入泗河,结束了黄河由涡、颍入淮的局面。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即漕运),在治河策略上,都是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元至正4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决口,严重威胁漕运。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贾鲁主张"疏塞并举",疏是疏浚原汴河,导水东行。塞是修筑北堤,堵塞决口。1351年贾鲁大举治河,堵决口,修北堤,一年工毕,河复故道。共浚深河道80余里,堵决口20余里,修各种堤坝36里。使黄河自黄陵岗以东河道改在徐州会入泗水,当时称为贾鲁河。以后,由于年久失修,黄河又出现了以南流入涡、颍为主,以东流入泗为次的南、东分流局面。当时南流的称大黄河,东流的称小黄河。

  淮河流域支流在元朝期间,也有很大变化。1335~1337年间,河南汝水泛滥,有司自舞阳断其流,引汝河水东流,改道入颍河,从此汝河有南北之分,舞阳以北为北汝河,舞阳以南为南汝河,这就是现在漯河以西的北汝河、沙河、澧河三水系改流入颍河的经过。又在元至正16年(1356年),贾鲁自郑州引索水、双桥等水经朱仙镇入颍河,以通颍、蔡、许、汝等地的漕运,当时又把此河称为贾鲁河,即现在沙颍河上游的贾鲁河。

  (三)明朝时期

  在明朝统治的275年间(1368~1643年),治黄策略仍与元朝相似。为了维持大运河的漕运,尽力避免黄河向北溃决。明弘治6-8年(1493-1495年),刘大夏治理黄河,采取遏制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于黄河北岸筑太行堤,自河南胙城至徐州长一千余里,阻黄河北决,迫使南行。在黄陵岗以下,疏浚贾鲁旧河,分泄部分黄水出徐州会泗河,使得黄河主流继续由涡河和颍河入淮。直到明正德3年(1508年)黄河北徙三百里,主流由徐州入泗,黄河向南经涡河、颍河入淮河的水量才日益减少。明万历6-17年(1578-1589年),潘季驯治黄河。潘季驯采取"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河方针,大筑黄河两岸堤防,堵塞决口,束水攻沙,同时修筑高家堰(即洪泽湖大堤),迫淮水入黄河攻沙。他大修黄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筑黄河南岸堤防,把黄河两岸堤防向下延伸到淮阴。经过这次大规模治理,黄河一时趋于稳定。但以后由于河床不断淤高,黄河两岸决口增多。在明万历统治时期的23年(1596-1619年)中,黄河决口18次,几乎年年决口。在明朝统治期间,淮河流域的变化,除黄河主流由向南转而向东,经徐州夺泗夺淮,灾区下移到江苏和山东以外,还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并在大堤上修建了泄水闸坝以分淮入海入江。明万历32年(1604年),还开辟了微山湖以下至骆马湖之间的运河,以避免黄河航运的危险,这就是现在的韩庄运河的一部分。

  (四)清朝时期

  黄河夺淮在清朝统治期间共计211年(1644-1855年),黄河已不再向涡河、颍河分流,而是全部经徐州南下夺泗夺淮,灾区转至徐州以下直至海口,江苏省受灾最重,其次为皖北与山东。清朝在康熙、乾隆、嘉庆3代(1662-1820年)期间,统治阶层曾经竭尽全力治理黄、淮、运河,康熙和乾隆,都曾多次到徐州、淮阴和洪泽湖大堤等地亲自巡视,并加指示。当时的治理黄、淮、运策略,以靳辅为代表人物。靳辅的治理策略是,"疏以浚淤,筑堤塞决,以水治水,籍清敌黄",也就是所谓"蓄清刷黄"。靳辅治河22年(1670-1692年),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黄、淮、运河的水位日益抬高,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还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修建了洪泽湖大堤的石工,增建了归海闸、归江坝,使淮水不断分流入江入海。到道光、咸丰统治期间(1821-1855年),黄、淮、运河已经千疮百孔,难以救治。当时的治河总督,差不多年年更换,以惩处治河不力。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水,洪泽湖南端蒋坝附近大堤决口,洪水经三河流经高宝洼地、芒稻河,在三江营入江,形成了入江水道的雏形。清咸丰5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

三、 黄河夺淮使淮河流域产生重大变化

  1、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2、由于黄河夺淮,洪泽湖大堤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形成了现在浩瀚的洪泽湖。
  3、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洪水无出路,并在泗、运、沂的中下游形成南四湖和骆马湖。
  4、豫东、皖北和鲁西南等平原地区的大小河流,都遭到黄河洪水的袭扰和破坏,造成排水不畅,水无出路。其中以濉河变化最大。濉河原是发源豫东,中经皖北,至江苏宿迁小河口汇入泗河的一条大支流。经黄河多年的决口和分洪,终被淤废,下游不得不改入洪泽湖。
  5、洪泽湖以下的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宝应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在自然水力冲刷和人工疏导之下,入江水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
  6、留下从兰考,经徐州、淮阴到云梯关入海口的一条高出地面十数米的黄河故道,将原本统一的淮河水系划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7、将鲁西的原属济水水系淤塞,后经治理现统属南四湖水系。
  8、由于抬高洪泽湖水位和抬高干流中游河床,使原来畅流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新产生出如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湖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