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皮书》深度解析 | 强力推荐!希望每个人的灵魂都会被公平的对待

 桃花蔡 2024-04-27 发布于江苏

《绿皮书》剧照


生活就是一场喧嚣与孤独的角斗,谁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不同的是,有的人死去的喧嚣部分多一些,有的人死去的孤独部分多一些,侥幸活下来的那部分就是所谓的自我。

—— 写在《绿皮书》解析前

电影发生的时间是1962年,这一年美国发生了很多件历史大事件。在《阿甘正传》里提到这一年梦露自杀,接着第二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这一年,宇航局实现首次载人环球飞行,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这一年,白人歌手“猫王”演绎的黑人布鲁斯音乐成为热门单曲。而《绿皮书》选择发生的时间在这一年,相信一定有剧本作者一定的人为考虑。

这一年,一名上流社会的黑人钢琴家谢利雇佣了一名底层白人司机托尼,从纽约出发,开启了巡回演出。半个世纪之后,托尼的儿子,根据父亲与母亲的信件,将这段历史,写成剧本,最终一举斩获奥斯卡金奖。

实际上,好莱坞对于黑人种族歧视的经典电影不在少数,从《血钻》到《为奴十二年》,从《触不可及》到《飞越疯人院》。与犹太资本参与投资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害的电影不同,黑人与白人矛盾的电影,更多的是展现最终的和解,甚至是跨种族、跨阶级的珍贵友谊发生。

“绿皮书”在60年代的美国,是真实存在的,这本小册子对于黑人来说,是出行保命的必备指南。它限定了黑人只能到达的地方、入住的地方,甚至一些酒吧场所,也不能接纳谢利这样的黑人。

主角一:托尼。夜总会里的“范德彪”,老板眼睛里的红人。

只要有人在场子里闹事,不论是谁,托尼总会上前一顿胖揍。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本领之一。除此之外,由于混迹于各种场所,托尼的生存本领非常高。能吹牛、能干架、能吃能喝能抽烟,更重要的是,他歧视黑人。

托尼顺走了财阀最珍贵的帽子,换来的不仅仅是财阀的夸赞。更重要的是,一张5美元小费,成为财阀铁杆的兄弟。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各种场所,圆滑是生存的必备法则。

为了五十美元的赌注,他疯狂地吃下26个汉堡。美国电影的叙述方式正是如此,人物的形象,通过两三件小事来勾勒,并为后续的矛盾,奠定素材基础。

主角二:钢琴家谢利。黑人,天才钢琴家,一身矫情。

谢利放弃了北方三倍的薪酬,南下巡演,想要用音乐动摇白人心中对黑人的偏见和针对。作为一个黑人,他深知南下面临的风险,甚至是生命危险。于是安排管家,需要招聘一名白人壮汉充当司机和保镖。

我们看到谢利亮相的坐姿,高高在上的样子,翘着二郎腿,无论是座椅的高度,还是台阶的高度,明显比眼前这个白人高出一头。

对于托尼来说,虽说自己一身混吃混喝的本领,可还是改变不了家庭生活拮据的现状。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对给黑人当保镖一百个不乐意。前一天,妻子请来两名黑人工人给家里修水管,他将工人用过的玻璃杯,扔进了垃圾桶。

虽没有看到托尼是一名激进的种族主义者,可他无法做到对黑人一视同仁。这也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现状。故事自此展开,这场旅行更像是托尼和谢利的自我救赎。

出发南方之前,托尼拿到了这本《绿皮书》,很显然,托尼对这本书一无所知。对于黑人来说,这是救命的书。一路上托尼的大大咧咧,不停的在车内吸烟,啃鸡腿,这些都是生活矫情的谢利无法容忍的。可天性洒脱的托尼,可管不了这些。为此,两人的有了语言上的矛盾。

即便如此,谁也离不开谁。托尼需要谢利支付的费用养家糊口,谢利需要托尼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心态变化。

托尼在阳台抽烟,看到楼下的白人喝着酒聊着天,谢利只是在阳台,孤独地喝着红酒。而按照规定,天黑之后是不允许黑人在外面喝酒的,托尼的内心,有一丝的波动。

一场演出之前,托尼按照要求,检查对方提供的钢琴,是否是谢利要求的品牌。对方也是个种族歧视者,丝毫不关心合同里规定的“斯坦威”钢琴。

托尼的一顿胖揍,最终换来一台新的钢琴。

对于托尼来说,在没有比这个更有成就感的。托尼开始有所改变,开始更多的为谢利考虑,而看到谢利深情地投入其中,托尼脸上满是自豪。

与此同时,谢利也在改变着。原本对托尼在车上吃肯德基弄得满身油腻反感的他,竟然也在托尼的怂恿之下,大口地啃噬鸡腿,并且自由地将剩骨头,扔到车窗外。

托尼的一次次解围,让谢利对他产生了更大的依赖。一天晚上,谢利在酒吧喝多了,被一群白人一顿胖揍,揍得满脸伤痕。

幸亏托尼及时赶到,要知道这种情况很容易被白人打死的。这让人想到开元几场恶仗的主打人范德彪,也没能保护得了吴总。看来,当个保镖,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和胆量。

表面上以礼相待的庄园主人,在谢利需要使用洗手间的时候,竟然拒绝他使用客人们共用的洗手间。而是让他去庄园园子里一间简易棚子搭建的茅坑。

即便谢利身份高贵、钢琴技艺精湛,甚至在白宫表演过,可还是得不到白人的尊重。

面对着警察在大雨中查酒驾,实际上是对黑人的歧视根本没有改变。

谢利冲出车子,在大雨中对着托尼咆哮,这段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电影的主题所在。谢利不停地对托尼吼叫,实则更多是在向自己的内心发问。

这一刻,托尼更加明白了这位老友,内心真正的痛苦,即便是生活条件优渥,可背后生存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这位天才钢琴家。

托尼真正理解了谢利,两人向对方,敞开了真正的心扉。

一路南下旅途,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剧本作者创意地使用了连通手法,让大老粗在谢利博士的指导下,给自己的妻子写信。

这不仅仅是原著电影的素材根源,更是两个人内心的真情流露。

《绿皮书》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像《乱世佳人》一样,去展现那个南北方关于观念的差异画卷。而是用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交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

这本身并不构成意义,它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人的赋予。这个世界的有趣,并不在于用你熟悉的眼界去打量一切,而在于放下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唯有如此,所见所闻才不会仅仅只是在加深偏见。

人们借由它沟通过去与现在,提醒自己某些行将消逝的生命经验。旅途的时间和记忆碎在身体的骨骼里,成为自身拖带着的世界。决定我们成为某一类人的,往往不是皮囊,而是皮囊下的世界,由我们见过、爱过的一切组成。

至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接纳的勇气吧。

影片最后阶段,画面趋于温馨。不仅仅是托尼和谢利的心态发生着变化,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发生改变。

比如拦车的警察,只是好心地提醒他们车胎漏气,而托尼那些曾经看不起黑人的亲戚,会在圣诞夜欢迎唐的光临。

很喜欢托尼的那段台词:管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工作就工作,大笑就大笑,吃东西就当吃最后一顿。

纵使这部电影赢得奥斯卡有很大的争议,在我看来,本身电影的主题就赢在了不矫情、不圣母、不煽动。一部好电影的最伟大之处,是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

这已经足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