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学校,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从哪里来?|头条

 大奔h1wmjlcm1r 2024-04-28 发布于江西

图片

作者丨陶小玮
来源丨节选自新校长2024年第三期《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学校,时间都去哪儿了?教师长时间负担很重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识之士认识到,学校运行产生的结构性冗余、机制性臃肿、形式化管理和工具性阻塞,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化解,就会产生“合谋”的结果。

一个组织的运行需要结构,但是叠床架屋的结构只会形成牵绊而不是合力;需要机制和管理,但机械的制度和流程则可能带来巨大的效能浪费;一个追求效能的组织总是在寻求工具、支架和资源,但未经系统化整理则必然带来新的“淤堵”。

在宁波,创办鄞州新蓝青学校的沈斌校长,几年前开始构思“鱼与熊掌兼得”的治理模式——有稳定的秩序感和清晰的目标感,让教育教学有序健行在轨道上;又鼓励和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和冒险精神,人人均拥有身心不被束缚的自由。

这些年新蓝青学校致力于推动全员“分布式领导”,让中层和一线教师成为“领导者”,在共同愿景下实现自我价值。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学校结构、机制、管理文化以及工具运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图片
制度创生:
在项目化自治中寻找一批“合伙人”

首先,围绕学校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创校团队对管理体系进行再造重组,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平等、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经过对“分布式领导”基本模式的充分理解,新蓝青学校决定推行“项目式自治”,以项目化活动、项目式研修、项目化管理“三驾马车”为抓手。

项目化活动:找到最具创意和激情的那个人


项目化活动,指的是将大型复杂的目标拆解为一系列可管理的子任务,并分配资源来执行。在新蓝青学校,几乎一切综合类活动都可以“项目化”。每学期开学,校长室会对年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进行梳理,发放“项目需求调查表”统计大家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选题,再来安排大家竞标。竞标一旦成功,项目组就立即获得开支权、用人权、资源调度权和绩效分配权。

2023年7月,校长室发出筹办秋季开学典礼的项目招标,舒弯弯老师报名竞标。8月初,竞标成功的她开始与各部门建立联系,招募成员,召开筹备会议,制作项目实施表和思维导图,落实流程、节点、步骤等。各成员也会在“行事历”中添加任务事项。到了8月底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舒弯弯会提交活动的全流程。开学典礼结束后半个月内,舒弯弯要在大会上复盘经验,并提交一本有标准格式的活动手册,包括关键策略,节点安排,工作计划,执行程度,改进方案等。

“新人来主导一场大型活动,听起来很难,但竞标的人却不少,我觉得原因起码有三个:一是学校充分信任,充分授权,新人的很多想法都有机会实现,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二是校长室会派出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辅助,联络各部门,联络家长等社区资源;三是团队已经习惯于通过流程和工具来服务项目,比如行事历、周计划、月计划、工作日志等,工作推进少了很多弯路。”舒弯弯说。


总之,项目招标很好地解决了学校过去一搞大型活动就混乱无序、责任不清、甩锅卸责,效果不佳的弊端,也充分聚集了一线智慧,让大家在活动中完成自我定位,完成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不断产生有潜力的“领导者”,千头万绪的管理层也得以解脱出来。


项目式研修:教师成长逻辑变“补短”为“扬长”


新蓝青学校对投身做课题研究、发表专题论文,做专题展示的研修团队给予全面支持。比如,鲍丹丹老师研究“班干部竞选和班级公约”,学校就会帮她孵化成小微项目;陈建林老师研究“故事化教学”,在学校支持下变成了市级课题;有老师做绘本阅读研究,最后孵化成了一整套书目和课程体系......

图片

项目式研修的优势非常明显,它有详细的计划和流程,团队成员之间在信息获取、反馈和解决问题上更高效,加上有明确的成果导向,一些注重创新、跨学科、以学生为中心的研修都取得了好的成果。

“项目式研修”还涉及“首席教师”,由资深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科课程建设、主题教研、课堂教学、学科发展和竞赛等,起一个规划、引领、品控的作用。首席教师黄林锋说,他过去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担子压过来了,学科发展得好不好,区域影响力如何,年轻教师能否站稳讲台,站上学术一线,项目能不能出成果......都跟他有关。“首席教师”的权限也比较大,可以要求教研组长全面落实他的学术思想,即便校长也不能随便干预。

项目化管理:把每一次意外都当成锻炼机会


当学校遇到突发事件,项目化管理就能够快速评估、决策和行动,它追求的是一种“平衡与高效”。以两件事为例。

一直以来,新蓝青学校的校服都是由后勤组织的“家长校服小组”全程参与的,但是后来部分家长对此有意见,于是“家长校服小组”用了一周时间走访周边省市多个品牌服装厂,搜集数据做成分析对比图,将家长们模糊不清的标准清晰化,模棱两可的需求数据化,并邀请各大厂商来学校集体召开推介会,由家长投票表决,最后每个人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另有一次,学校食堂加价引发部分家长不满。怎么办?学校迅速成立了“专案小组”,让家长全权参与到供应商考察、比价、谈判、招标等过程中来,顺利解决了问题。



图片

文化匹配:
让团队翼装飞行,穿越高山和峡谷

沈斌校长尤其注重团队跟办学价值之间的文化匹配。随着“分布式领导”的落地,新蓝青学校开始倡导三种文化。

规范的制度文化


走在新蓝青学校食堂,廊道上,操场边,都会感觉到一种秩序感。初中部校长杨相云说:“这里是'精准’和'规范’的代名词。每一件事情都有计划和流程,具体到人,还会生成一套操作模板。刚来初中部时,沈斌校长对我提了两点要求,一是把初中部教育教学质量抓起来,二是一切工作必须符合办学理念。思来想去,就是从规范入手。”

图片

教师陈琴认为,大家能保持好的工作状态,源于学校文化和机制的影响。团队牵手翼装飞行,穿越高山和峡谷。”刚来学校,陈琴就收到了一套工具书,里面有一本“蓝本”册子——顾名思义,她的工作要以此为蓝本。新人要查询的各种规章制度也都在里面,报销制度、备课制度、请假制度......还收到了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各种流程管理和时间管理工具。几年下来她体会到:只有走规范化、模板化、流程化、清单化的路,团队才能形成聚力,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才后劲有力。”

“规范”还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日常教研有规范,每次教研带头人都要设计方案,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形式等做要求,活动结束后按照统一格式汇总材料;接待工作有规范,分了几个步骤: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与对外交流处对接细节——填写会务接待需求表,出具活动专案——具体执行,分工协作;“新生家访”也有流程:前期准备——情景模拟,预想可能的挑战,完成团队预演可能的方案,准备家访礼包以拉近距离;中期交流——三师协同,分工访谈,比如首导把控、二导记录、三导与孩子交流;后期总结——信息统合需要三师来协作整理。


高效的执行文化


如何执行呢?新蓝青提出了五个“步骤”、四个“明确”、三个“化”。

五个“步骤”即“改进-执行-监督-反思-反馈”,形成闭环。拿信息技术中心干事段玉江的话说就是要有“上游思维”,要在工作的决定、策划和执行前做综合判断,查一查源头,搞清楚愿景目标,看看这些工作构想、活动设想是否和学校当下相匹配,能否提供支持甚至打开另一扇窗,再来设计步骤、方法和策略,督查、评估、检查,反思、改进。

四个“明确”,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职责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明确时限要求,某个任务布置下来要让执行人有安全感,有一种“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心理暗示。一位老师说,执行最重要的是心态,而好心态源于严谨的规划和科学的步骤。“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这学期接了新的班级,我会首先思考要把孩子们带向哪里,再把目标分解开。它可以是一个单元目标,比如每一次单元检测要抵达什么高度,再通过周计划和日志来分割——今天要把两个班的作业批阅掉......有节奏地推进,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感和成就感。”

图片

三个“化”,即学习华为的“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在小学部校长刘充看来,首先每个人的观念要转变,要主动学习,对跨界方案保持包容和好奇心,胸怀更大的想象力,不怕犯错和善于自省。“比如后勤团队他们经常外出学习酒店的管理,酒店的那些元素能够照搬吗?当然可以,我们不设限,先照搬照做,再来调整。”

协同的团队文化


好几位老师提到:“来新蓝青的人明白,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

新蓝青对团队的定位是“三个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学校有一个“THT”(Teachers Help Teachers)组织,它是一个互帮机制,一个比较全面性、专业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共同体,教师在这里会做大量协作交流。

学校倡导“多劳多得、优劳多得”“以评价团队为主”的低利害评价方式。任意项目,高质量完成自然有额外奖励,但刚好达标也是被允许的。“低管控、低评价”,给大家留下足够的心理安全和低谷缓冲期。“像开学典礼这类高创意的工作,年轻教师愿意主动争取,就要守护这种精神,鼓励他们借事成人。”沈斌校长也多次表示,学校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宜搞“末位淘汰制”,它会滋生各种地下竞争,导致灰色面甚至黑色面出现,得不偿失。新蓝青人只要做好分内工作,用心努力、拼搏坚持,就是优秀的。

学校也积极给老师提供身心健康上的支持。共同体建设中心主任郑小明说,他们部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清道夫”角色,“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是主动为老师们提供心理辅导,如涉及隐私则邀请校外机构来协助,清除心灵淤堵;二是每个月定期联动各中心梳理“部门事务减负清单”,并在大会上发起公投,给一些沉疴积弊或者非教育教学型事务动一动手术,清理这条“大运河”的淤泥。曾经有一个“蜗牛杯联赛”,一直跟常规运动一起做,大量工作其实是转移给了一线教师和班级导师,于是这件事就上了“减负清单”进行了切割。


图片

工具建构:让工作全过程标准化

高效能人士崇尚“要事第一”,善于利用备忘录来调配时间,善于使用行事历与日程表来检测时间的流向。一支效能十足的团队也一定有自己的工具建构,比如一套有效的思维模型,一套经典的工具模型。

图片
新蓝青学校自动化运行模式


文件夹:为工作留痕,为岁月“打包”


新蓝青团队坚持“规范化、精细化和痕迹化”原则,从校级领导到一线教师人人都有一个“文件夹”。行政中心主任林定荣给笔者浏览了一沓沓格式统一的纸质文件,上面标注着年月日、工作事项、编号等。在他的电脑里,一系列文件夹层级分明,已处理、待处理的部门事务一目了然,浏览起来极度舒适。而沈斌校长更是将文件夹做到极致,连上世纪90年代的内容都还保存着,细到哪年哪月哪日参加了哪所学校的什么讲座、用了多长时间......清清楚楚。有了文件夹傍身,大家的年底述职也轻松了——用心留痕、工作扎实的人,不用担心无话可说。

在留痕的过程中,新蓝青团队开始有了“建模”意识,如日常管理建模、教学常规管理建模、德育教育建模......现在,初中部老师有了新的任务——给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建模,为下一届新招募的团队开路。为了培养“建模”习惯,每学期开学前,校长室会带队安排好各部门各项工作,制定计划,明确重点,大家把工作推进表张贴在办公室。负责项目化课程的龚永华老师提到,在规划课程时,要依照三年工作规划,从中分解出六个学期的任务,再通过推进表和行事历分解下去。如今,学校已陆续研发了“学期工作指南”“学期工作总结汇报会”以及“蓝本”。

“留痕”和“建模”本质上是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产生的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形成累积,实现一种智能循环。这些经过检验的热知识,节省了试错的时间,让大家得以把更多精力投放在研究学生生命成长、陪伴学生发展上来。“留痕”也在提醒所有新蓝青人,要一起来监督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否有偏差,离办学初心是否渐行渐远。“留痕”如此重要,以至于在用人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沈斌校长还坚持配备了一名档案员。


如何避免“形式主义”?


倡导规范的制度文化,倡导知识管理,倡导留痕和建模,会不会滑向“形式主义”呢?对此,除了设计了共同体建设中心这个“清道夫”角色,学校也在做一些积极预防。

一是建立“防火墙”,以红头文件为例,很多学校一年能接到上百个红头文件,如果全都执行,人手精力肯定不够。新蓝青的方法是,全部经由校长室来严格筛查和判断,去粗取精,合并同类项,通过编号分类,再跟相关部门的具体人员匹配。

“很多红头文件不可避免要做出回应,有的还涉及办学资源、社区关系维护。我们的策略是,能用经费解决的就不用人手。”刘充说。红头文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要有一套好的分类机制,要琢磨出一套“不足为外人道”的解决方案。

二是倡导“极简思维”,几年来,一些质量不高的会议被逐渐精简,目前保留了以下几类:一是管理层参与的“校长室会议”——沈斌、小学部校长刘充和初中部校长杨相云三位每个礼拜五下午聚首,就某个主题展开讨论。这些主题来自“三年发展规划”和“九个重点工作”,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部门的重要事项也纳入进来,如每学年的课堂教学评价、精品课程综合素养评价、项目研修。一线教师的核心会议有每周五的“段内例会”,所产生的内容经沈斌校长批示后回到两位校长处进行专题答复,予以推进。


图片


商务合作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