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邬大光丨“自主”的深意

 阳光正能 2024-04-2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自主”的深意


教育强国的蓝图在二十大报告和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有了系统阐述。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之间,加上“自主”二字,实在是出乎意料。因为在高等教育研究的话语里,从来没有学者这样表述过。对于“自主”二字,我的理解是:只有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才能做到“人才自主”,才能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犹如建设教育强国,只有教育自身强了,才可以强国。党中央为何在此时间节点提出“人才自主培养”,其中有何深意?需要认真反思。
“人才自主培养”包括以下涵义:其一是做到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其二是拥有一批能解决 “卡脖子”问题的人才,前者是基础和手段,后者是目标和追求。回眸中国大学百余年发展史,如果基于“自主”的视角,确实有反思的空间。中国近代大学起步之初,主要依赖留学归国人员,翻阅许多百年老校的校史,可以看到担任重要职务的学者大多具有留学经历,他们对我国近代大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几何时,不知有多少人认为当时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误判”或“无知”。该现象并不代表彼时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高,而是折射出中国大学还不具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恰恰是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表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然而,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似乎没有得到解决。例如许多大学的教师招聘,主要以引进海外人才为主,并以教师队伍中拥有海外人才的数量作为“业绩”,有的高校海外人才比例已达到90%。同时,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不知不觉产生了一条鄙视链:“洋博士”比“土博士”水平高。此外,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学生出国深造统计,出现了难以降温的留学潮,实际上暴露了“人才自主培养”的短板。说到这些现象,绝不是否定过去的人才引进,更不是说不再需要引进海外人才,只是想表达:我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难道我国今天还不具备“自主培养”的条件吗?
高校的办学条件已今非昔比。现在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缺钱吗?这些大学的生源质量差吗?教师队伍中的博士比例还低吗?显然都不是。可以说,创新人才培养不出来与办学的“硬件”没有直接关系,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从学理上说,是高校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要务,既没有从“培养”的初心看待人才,更没有从“自主”的高度进行“培养”。之所以这么说,不妨从学科建设的“成就”反思一下人才培养。根据科睿唯安2024年最新一期的ESI排名,我国有105所高校的324个学科进入1‰20所高校的8个学科进入1‱20241月相比,有49所高校新增了1%学科,有12所高校新增了1‰学科,有4所高校新增了1‱学科。如果这些排行榜上的1‰1‱学科不能“反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意义何在?大学存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在今年的“两会”上,众多“双一流”高校代表关注“创新人才”,这与国家提倡的“人才自主培养”异曲同工。新中国的发展史已经证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人才问题同样如此。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面对现在和未来,“人才自主”只能靠自己独立完成,这就是“自主”的深意。
《高等理科教育》2024年第2期卷首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