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树农应用古方经验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4-04-28 发布于河南

『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刘树农应用古方经验

刘树农应用古方经验

(一)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加减

药物组成及制作:乌药6克、枳实1.5克、川楝子3克、槟榔片3克、木香1.5克、巴豆霜0.06克、厚朴1.5克,共研为粉,水泛丸如小豆大,约30粒。

1926年,余在淮安行医时,曾有原淮阴县马头镇一40岁开外的男子,患右下腹痛,时发时止,发时痛不可忍,且有块状物凸起,在当地医治无效,来淮安就诊于某名医,诊治逾月,也不见效。经人介绍来余处,我视其面色黯黄,苔白厚腻,脉沉实,因仿吴鞠通治一车姓癥结的验案,按天台乌药散方加减,并易原方仅用以炒川楝子而不入散剂的巴豆为巴豆霜,制成如上述的丸剂,分2天吞服。服后下黑粪粘液二三次,其病若失,不再发作。

(二)控涎丹(《三因方》)

药物组成: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分,水泛丸。药店中有成药。原书谓该方主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手足、头项、腰胯隐痛不可忍……咳唾稠粘,夜间喉间如拽锯声,多流涎唾等症”。盖甘遂能行经隧水湿,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大戟能泄脏腑间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三者皆祛痰水之要药。三者合用,则躯体各处蓄积之痰水将被驱逐于体外。

余曾治验2例:①小儿胸膜炎。病者为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因寒战、发热、咳嗽、胸痛,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胸膜炎,胸腔积液。其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住院。延余用中药治疗,余结合西医的诊断,为之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日人汤本求真曾谓小柴胡汤治胸膈间一切疾患),另用生姜一小片泡沸水,待微温,送服控涎丹1.5克。连服4日,寒热、咳嗽、胸痛均除,再经X线检视,已无胸水。迄今已三十余年。②痰饮袭络。有一男性,约50岁,嗜杯中物。一夜突发右股外侧剧痛,彻夜不眠,日间痛稍可。就诊于余,见其面色鲜明,脉弦沉。断其为痰饮袭于经脉之间,嘱服控涎丹1.5克,旋得水泻3次,疼痛顿失。

(三)神术丸

本方为许叔微自制自服,以治自己由于饮澼(停水)引起的胁痛证,原来的制法和服法是:用生茅术一斤,去皮研粉;另用生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煮烂去皮核,与麻油汁研成清膏,和术粉入臼中,杵匀为圆如梧子大,晾干,每日清晨空服用淡盐汤吞五十圆。渐递增至二百圆。服药后不仅胁痛消失,视力亦转佳,能于灯下书细字。

余在40年前,曾改变其制法,用生茅术480克,洗净晒干,切成小方块,分作4份,1份以黑芝麻120克拌炒,1份以补骨脂120克拌炒,1份以陈皮120克拌炒,1份以米泔水120克拌炒,4份俱炒毕,取净术研为细粉,水泛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用以治老年人发作于冬季的痰饮咳喘(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多例,均于秋季制服,颇有效果。病程较长的,连服2年即有效。嗣以制作不易,未能推广使用。

(四)十灰丸(《十药神书》)

药物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根、大黄、丹皮、山栀、棕榈皮各等分,共炒为炭,研细,水泛丸。本方消瘀止血,临床应用甚广。30年前我曾因支气管扩张,大量咯血,住院治疗,用了各种止血药,均无效。后服十灰丸,1日2次,每次9克。次日,咯血即止。惟连服几天后,引起大便干结难下,灌肠始通。

(五)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治“心包积液”。据病人家属转述,患者为胸闷气短、心悸颇苦。在医院经定期抽取积液后,稍好,但旋即复发。为处方:苓桂术甘汤加泽泻15克、紫丹参15克、失笑散(包煎)9克。连服7剂,症状明显好转,已无需再抽积液。续服7剂,即痊愈而出院。

考苓桂术甘汤原主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有痰饮,胸胁苦满,起则头眩诸症,具有益心气、利水湿作用,再加利水之泽泻,活血及治心痛的丹参、失笑散,期其直达心包以行停水。

(六)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浙江海盐有某妇人产后受寒腹痛,延绵半年,虽经多方治疗无效,来沪就诊。余用当归9克、生姜3克、羊肉120克,嘱其煎汤连服20剂。但时值初秋,无处买到羊肉。适有内蒙古来人送我罐头羊肉10听,当即转赠病妇,嘱其回去照方服药。嗣后患者爱人因公来沪,告羊肉吃完,腹痛随止,未曾复发。

(七)紫金锭(《万密斋医书十种》)

药物组成:山慈姑60克、五倍子60克、千金子30克、朱砂15克、麝香6克、红芽大戟30克,共研细粉,研数百转后,渐加糯米浓粥调和,杵千余下,至极光润为度,制为锭子(《中国医学大辞典·紫金锭第二方》)。现据上海市卫生局1974年版《上海市药物标准》原紫金锭已改制为紫金粉,玻璃管3克装。药物组成为:上方增加腰黄,千金子改用千金子霜,不用糯米浓粥。服法:每次1.5-3克。每遇频频发作的“流火”(蜂窝织炎)病人,辄嘱其在停止发作时,每天服玻璃管装的紫金分1/10,即可不再发作。

— THE END —

I 注:本文摘自郭天玲、金芷君《内科名家刘树农学术经验集》。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