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契诃夫: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远胜世俗万千追求

 嘟嘟7284 2024-04-28 发布于北京

学过《变色龙》的,可能都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叫契诃夫。

契诃夫是谁?

他是俄国最伟大的短篇作家,他长得很好看,可以靠脸吃饭,可是他偏偏靠自己的才华,为自己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和他的才华比起来,他的人品,更加吸引人,他的一生,在物质上算不上富裕,可是在精神上,他绝对富有。

他为人和善,一副热心肠,他乐善好施,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

我们看完他这一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无毛、两脚动物。

01

俄国有很多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两个。

契诃夫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成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了。

契诃夫二十多岁成名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已经站在神坛,成了文学上令人仰望的两座高峰。

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和契诃夫有所交往,每次相见,契诃夫都是那么温柔,那么善解人意,以至于托尔斯泰总是忍不住赞叹:

托尔斯泰活着的时候,每次看着契诃夫的脸,嘴里总是喃喃自语地赞叹:“啊,多么可爱的人,多么完美的人,谦虚,温柔得像一位小姐似的,他走起路来也像一位小姐。他真是了不起的人。”

他们一聊天,就很有意思。

托尔斯泰想在契诃夫身上找到一些东西,比如宗教、政治、道德,他想看看,契诃夫如此“好”的一个人,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可谈话结果,总是让托尔斯泰失望,因为在契诃夫身上,既看不到政治倾向,也看不到宗教情怀。

有自己标准的托尔斯泰如此评价契诃夫:

是个真正的好人,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

对契诃夫来说,托尔斯泰身上的道德和宗教情怀,又是“虚伪”,因为对劳动大众来说,那玩意毫无益处。

所以在评价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契诃夫是这样说的:

《复活》是一部出色的长篇小说。我很喜欢它,只是必须一口气,一次读完它,结局没有意义,而且虚伪,在技巧意义上的虚伪。

但他们两人的交往,没有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终止,而是求同存异,契诃夫甚至说:

只要托尔斯泰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觉得有依靠,即使自己写不出什么,也让我感到安稳。

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不会弯腰寻求同行的人,也不会改变自己适应他人,他坚持自己,同时允许别人做他们自己。

02

1860年,契诃夫出生在一个封闭的小城,这里的人,思想封闭,听命于沙皇和上帝,灵魂无比空洞。

小时候的契诃夫,喜欢和哥哥一起玩,他们把家里的空盒子拿出来,摆在一起,里面点上蜡烛,躺在地上,看着被蜡烛照亮的盒子,一闪一闪的,就像置身于天堂。

他也调皮,和哥哥去偷邻居家的果子,藏起来偷偷吃,有时候打扮得怪模怪样的,惹人发笑。

他们的世界,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玩得开心,就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契诃夫要想放开了玩,就是一个妄想,因为他家比较穷,父亲是虔诚的教徒,但脾气暴躁无比,母亲又性格软弱,在父亲的暴脾气面前,只能眼泪汪汪地抱怨自己的不幸。

一般时候,他们生活得斤斤计较,可是在“香火钱”上,父亲却大手大脚,

贫穷的生活,让契诃夫很小的时候就受够了苦,春天的夜晚,他想好好坐在门口看看星星,父亲却大吼着:“干活去,成天偷懒,就知道发呆,还不赶紧干活儿去。”

他温柔得像小姑娘的脸,只能爬满幽怨。

寒冷的冬天,他刚放学回家,准备做作业,父亲就说:我要出去办点事,你去店铺照应一下吧。

年幼的契诃夫,反抗不得,眼里都急出了泪水,可怜兮兮地央求父亲:“店铺很冷,我从学校回来,已经很冷了。”

“不要紧,穿暖一点就行了。”

“我有很多功课要做。”

“功课到铺子里去做。”

没办法,契诃夫只能去店铺守着,到了店铺,拿出墨水瓶,墨水瓶已经冻成了一块墨冰,根本写不了字。

除了去学校上课,契诃夫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叫去店铺帮忙,只能在店铺里羡慕其他小朋友可以玩。

难得有一次,父亲不叫他去店里帮忙,他也不能到处跑,因为一跑,鞋就容易坏,而且,在父亲的观念里,嬉戏打闹的都是淘气的野孩子。

很多年后,契诃夫说:“我没有童年生活。”

没有童年,也是一种童年,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跨越琐碎的生活,带着一定的距离去观察,从中得到不一样的养分。

03

小时候的契诃夫,没去过剧院,可是人间就是一个剧场,人人都是演员。

在父亲的小店铺里,他阅人无数,看遍人间事态,每个来买东西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说话的方式,打手势的动作,还有他们身上的故事,都在契诃夫眼里上演着。

这些不一样的故事,似乎把他的脑袋撑大了,他那颗脑袋,越来越硕大,被同学取笑为“大头”。

在学校,契诃夫也是一个奇葩。

他特立独行,游离于所有人之外,既不满腔热血读禁书,也不没头没脑地相信学校所宣传的忠诚和信仰。

出于本能,契诃夫讨厌那些高谈阔论,更讨厌党派鼓吹,但由于性格原因,他只是温和地避开这些,既不发怒,也不失礼,更不跟从。

每当伙伴们兴奋地奔向刑场去看杀头,他就默默走向墓园,穿上校服的时候,他美丽得让很多姑娘着迷,他一步一步成为自己,从一个腐朽的世界,走向一个自由的世界。

长到十三岁,契诃夫才有机会去剧院,才知道演员怎样演戏,才知道戏剧是怎么回事,后来,他骨气勇气,钻进剧院后台和演员们聊天。

他也试着创作,自己写剧本,自己做演员,和兄弟姐妹一起表演,没有胡子,他就用木炭在脸上画两笔,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叔叔家,叔叔以为是叫花子,还给他钱。

他会在饭桌上表演,惹得全家大笑。

在乱哄哄的世界上,契诃夫心想,也许有一天,他也能成为作家,靠写作赚点钱,但他最想做的,还是医生。

十六岁时,家庭发生巨变,父亲进了监狱,母亲也带着几个孩子外出逃难,留下契诃夫和弟弟伊凡,没有住的房子,只能在院子里搭帐篷过夜,他想要过得诗意一点,就把帐篷搭在葡萄架下,夜晚,听风吹树枝,枕着一轮月光入睡。

他很自尊,怕别人说自己穷,去买鸭子,他就让鸭子尽量大声叫,目的就是让人知道,自己也有鸭肉吃。

后来,弟弟被人收留,契诃夫独自流浪,母亲只留下一句话:

“把书念完,自己想办法应对。”

除了这句话,什么也没留下,没有床,就去朋友家蹭,没有吃的,就去朋友家蹭,他很穷,但他不虚荣,他穿着破烂,却不因此而感到自卑。

弟弟从远方给他写信说了一句“你的微不足道的弟弟。”

契诃夫反驳说:“又不是面对上帝,你无需承认自己的微不足道。”

是的,在这世间,除了上帝,没什么能让我们自卑,因为除了上帝,一切都是受造物。

04

契诃夫说过一句话:

“从小我就信仰进步,因为挨打和不挨打两个时代,对我来说天差地别。”

他知道,一个普通人,获得进步之路,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所以他花大量的时间读书,剩余时间,要么去朋友家,要么去公园跑步,要么去追喜欢的女孩。

长大后,他很帅,讨人喜欢。

弟弟向他寻求阅读建议,他认真思考后建议弟弟读《堂吉诃德》,也建议弟弟读屠格涅夫。

生活虽然充满苦难,但是契诃夫并不怨恨,他对这个世界,始终是温柔的,而且充满同情心。

十九岁那年,他上大学,选择学医,成了一名医学生。

他穿着朴素的衣服,任由头发自由生长,嘴上留着胡子,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充满自由。

他踌躇满志地说:“我将会变得富有,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他想变得富有,是因为他渴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他那个贫困的家庭,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空间。

大学时,他尝试写作,开始发表作品,但没想成为作家,只想卖字赚钱,补贴生活。

第一年,他发表了9篇小说。

第二年,他发表了11篇。

他很有写作天分,也能坚持,到1885年,他甚至发表了129篇作品,包括小说,短剧,杂文。

但他对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信心,总觉得都是废话。

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有位作家告诉他,他的小说,很难看出主题,契诃夫大叫:

“你说什么?我的小说可以关于任何人,任何事。”

他眼睛闪闪发光,环顾四周,拿起一个烟灰缸,对这位作家说:“这个,您瞧,我明天就可以写出一篇名叫《烟灰缸》的小说,怎么样?”

他有自己的骄傲,有自己的坚持,但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善良。

05

一开始,契诃夫总是写些幽默诙谐的作品,但写多了,他也觉得,有必要进军严肃作品。

可是,为了生活,他太忙了,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细细打磨一篇文章,他是学医的,因此就有很多人想从他那里得到免费治疗,契诃夫心累,但是他还是耐心解答。

可他的朋友实在太多了,看也看不完,他不好意思问朋友要诊断费,也没有人主动向他付钱。

他想当医生,所以他的行医事业,也稳步发展,他细心照料病人,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写作只是业余爱好,是为了额外赚一点小费。

但有一位成名作家给契诃夫写了一封鼓励信:

您应该创作出更多佳作,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您若辜负了这份厚望,就是精神上的罪人。

要写出有内涵的、完善的作品,不要一蹴而就,要在灵感的浸润中完成。

这位作家鼓励契诃夫用真名发表作品,还预言说,他将家喻户晓。

这封信让契诃夫激动不已,他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这封信的价值胜过了所有证书。”

他说:

只要有一点简单的外因,就足以使我对自己不公正,对自己极端怀疑,极端不信任。

他为何如此敏感?

因为他认识一大堆作家,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读他的作品,几乎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再写作了。

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但这封信,让他找到了信心,在回信中,他说:

请别指责这个写信人,他是生平第一次鼓足勇气允许自己,怀着如此巨大的喜悦心情,写了这封信。

从这以后,契诃夫开始认真写作,他的很多作品,一改前态,戏谑之中有严肃,到1888年,他完全变了,成了一个严肃作家。

一个人的一生,是自己完成的,可是影响他的一生的因素,却很多,任何一点小小的善意,都可能让人从黑暗中看见光。

06

契诃夫成名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访客。

他住在一个二层小楼,经常出现某些声名赫赫的人物,如柴可夫斯基、格利果洛维奇、柯罗连科······

契诃夫和各种各样的人,温和地谈话,他几乎不会生气。

他说:“我需要被很多人围绕着,因为不知何故,我害怕孤独。”

可他依旧感到孤独,因为,有些孤独,是人生的底色。

此时,他也有钱了,但他还是拼命写作,拼命赚钱,有人问他的哥哥:

为什么你弟弟这样拼命地创作?这样太伤身体了。他是为了赚钱吗?过去,我们写作可不是为了钱。

被契诃夫得知后,他笑笑说:“爸爸妈妈需要吃饭。”

契诃夫仰慕托尔斯泰,将托尔斯泰当成自己的文学导师,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抛却优越的物质生活,寻求一种精神的满足,但契诃夫穷怕了,他离不开钱。

他说:

只有死人才什么都不需要,活着的时候,就要全部,要整个人间。

他就是这么真诚,毫不做作。

一位喜欢他的女士问他,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契诃夫回:

你问我生活是什么?这不就好比是问:胡萝卜是什么?胡萝卜就是胡萝卜,没别的。

言外之意,生活就是生活,没别的。

在契诃夫看来,生活只是生活,不用从里面找到什么意义。

这么一说,他就是个大直男,不愿意说假话。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忠于自己,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也是忠于自己。

07

写作带给他越来越大的名气,喜欢他的读者也越来越多,但契诃夫并不快乐,他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爱。

和他交往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他。

人们都知道他乐善好施,是个热心肠,只要你开口求助,他几乎不会拒绝,所以朋友们手头紧了,就没完没了的找他拿钱,有些来拜访他的人,还顺手牵羊地拿走了他珍藏的书。

他说:

为什么写作?为了钱?可不管怎么样,我都从未有钱过。

这群人一点都不把契诃夫当外人,所以,他很穷,他拼命赚钱,自己却从未有钱过,他拼命写作,却还是没钱。

他逃到乡下去,想躲着这些人,可是到了乡下,也不好过。

他是医生,给农民看病,看见穷人,他就不收钱,因为农民几乎都是穷人。

有时候大半夜,有人生病了,他就颠簸好几个小时,前往一个肮脏污浊的草棚子给人看病,这时候肯定是没法收取诊疗费的。

他感叹:

“在全国所有医生当中,我是最不幸的一个,我的车马不顶用,我不认识路,我没有钱,晚上,我什么也看不到。”

可热心肠的他,却从未拒绝任何一个来看病的人,霍乱爆发,他一个人维持着整个村子的防护,几乎没日没夜地赶路。

他只能抱怨:

“我的孤独彻头彻尾。”

“我感到厌倦,我不属于自己,脑子里全是病人,半夜一声狗叫或有人敲门,就一个哆嗦跳起来,乘着破马车在陌生的小路上前行。”

但抱怨归抱怨,他的良心不允许他懈怠。

他还抽空写作,繁忙沉重的工作,让他身体越来越差,咳嗽,衰老,他悲哀地说:

“我就像一个溺水者。”

写着写着,他感觉累了,就抱怨说:“我的灵魂倦了。”

但倦了是倦了,还是鼓起勇气继续创作,他写了《农民》,但他说:“农民的品性无法令我动容。”

这样的一个人,这样一个灵魂,怎能不让人心疼和欢喜。

08

契诃夫喜欢闲适安宁的生活,但他讨厌懒散,在乡下,他没事时,就种树,就种花,种了一大片树,还有了一大个玫瑰园。

有时候,他在园子里捡石子铺路,为花园剪除杂草。

他也喜欢去钓鱼,还有带着一个粗布枕套去捡蘑菇,这个枕套是他的一个女性读者送的,上面绣着:“睡吧,安静地睡吧,请不要把我们忘记。”

契诃夫讨女人喜欢,他也懂女人心。

他的身边,总是不缺乏女性,可他并不放纵。

他这样形容自己:

我过着修道士般的生活,我真想好好爱一场,没有真正的爱情,人生是很无趣的,我也很想结婚,但请给我一个月亮般的妻子。

他有过女友,但没能在一起,契诃夫就把这个女人,写进剧本《海鸥》。

海鸥出版后,托尔斯泰看了,说:

它的确一文不值:写得就像易卜生的戏剧。

戏剧《海鸥》演出的时候,主演奥尔迦,后来成了契诃夫的妻子,他们1901年结婚。

他想要一个月亮般的妻子,因为他就像月亮一样。

09

成婚三年后,有一天,为了给妻子解闷,契诃夫就虚构一些故事,他描写一座优美宜人的水城,有着许许多多体型肥胖的洗澡者,饱食终日,身体健康,还特别爱吃。

他一边讲,妻子就一边笑。

夜深人静,契诃夫身体不适,他让妻子叫来医生,他就是医生,但这是他生病后第一次见医生。

妻子用碎冰块给他冷敷,他轻轻推开了:

没人把冰块放在空洞的心口!

医生来了,给他注射药物,但病情依旧没得到缓解,契诃夫挣扎着对医生说:

“我要死了。”

恰在此时,有人送来香槟,他轻轻地对妻子说:“我太久太久没有喝香槟了。”

妻子给他到了一杯,他平静地喝完,然后重新躺下,任由生命走到尽头。

可黑暗之中,还是一片孤独。

高尔基回忆说:

人们将契诃夫的棺材错认为是某个将军的棺材,于是有人奏起了军乐给契诃夫送葬。

当他们明白自己弄错了的时候,又开始傻傻地笑,有人在谈论狗的智力,有人在炫耀自己的别墅如何舒服,还有人说“啊,他真的非常非常地亲切,而且那么幽默。”

他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可是这个世界还在他的笔下活着。

“变色龙”一次又一次地重生,一直活在这个世界。

10

毛姆说过一句话:

满地都是六便士的生活,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对于契诃夫来说,生活虽然充满艰难,但他心中,有从未消失的月亮。那是人性最闪光的地方。

他生前的时候,乐善好施,还未俄罗斯添加了三所学校,以及两个专为穷人服务的疗养院。

他还进行了各种慈善活动,参与赈灾,资助贫困教师和学生,帮助流放者,没钱了就拼命写作。

他这一生,不像托尔斯泰那样富裕,也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贫苦,他努力生活,努力赚钱,但他从来不执着于钱,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人活着,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但不要为了更好而活着。

有句话说:

人生充满劳绩,但还是要诗意地栖居。

契诃夫做到了。

他在充满劳绩的生活里,从未丧失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