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姆莱特》:to be or not to be,王子并不是在生和死之间选择

 慢老师 2024-04-28 发布于上海

《哈姆莱特》中王子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好像很熟悉,但是仔细推究起来,是很不好办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哈姆莱特的性格,我们认为他是多疑而犹豫的。我在上一篇中也有提及。然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所写的一个中世纪早起的故事,是一个在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时候的故事。当时看戏的人,就是把哈姆莱特王子当作一个中世纪骑士精神的代表,是为父亲复仇的典型,所以这出戏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王子复仇记”。

比如戏剧的一开始,哈姆莱特遇到父亲的亡魂。可能中国读者是不会有什么疑惑的,因为我们文化中,“撞见鬼”是常见的,“亡灵托梦”也是常见的。但在西方传统中,那就很奇怪了。哈姆莱特也不能想象,自己的父亲死前没有得到神父的祝福,没有升入天堂,而在炼狱中游荡。所以哈姆莱特对鬼神有所怀疑,要用“戏中戏”一探究竟就可以理解了。另外在克劳狄斯祈祷时,哈姆莱特没有杀掉他,是因为祈祷时死去会进入天堂,哈姆莱特不希望克劳狄斯进入天堂,希望他下地狱,所以没有动手。这在宗教氛围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莎士比亚时代的人,将这出戏当成一部“英雄史诗”,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世纪英雄史诗这样的题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这出戏渐渐走出中世纪,剥去宗教的外衣,人们对哈姆莱特就有了新的发现。我们常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来证明文学的接受史,《哈姆莱特》本身的解读,就是一部接受史。

我们现在理解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在大学就读的青年,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有自己的独特逻辑,但是又是王子,而且面对的叔父篡位,母后改嫁的王子。这个人身上,是我们普通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候的犹豫、怀疑,他有人性之美,也有性格的弱点,甚至这两者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他的道德感,是美德,也成为他复仇路上的障碍。

而又构成矛盾的是,哈姆莱特是老国王的儿子,是深受万民爱戴的王子,背负了他自己所不能承受的复仇使命。他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剧中另一位王子,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正是如此。这正如《红楼梦》主角是贾宝玉,曹雪芹还设置了一个“甄宝玉”,“福丁布拉斯”就是另一个“哈姆莱特”。另一方面,他说自己是“关在胡桃壳里而自认为是无限空间的君王”,这是不是很像住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鄙视传统的虚伪,希望到达超越和自由的彼岸。这么想来,是不是有点文艺复兴的意思了。有论者说哈姆莱特是斯多葛主义的,那也是文艺复兴啊。

好,下面来看to be or not to be的独白段,不进行辨析和考证,就解释一下:

to be,是生存,存在于世间的意思,not to be,是由生到死的,就是毁灭。that is the Question,原文Q是大写的,也就是强调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引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和世界抗争的问题,如果不抗争,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杀掉克劳狄斯,就这样稀里糊涂活下去。或者选择反抗,那就是做一个命运的抵抗者,不愿意这么活下去,那就去自杀,走自我毁灭的道路。在这里,抵抗命运,选择自杀,和抵抗克劳狄斯,是同价的。因为哈姆莱特在装疯,他说的话,既要看似胡言乱语,又要有所暗示,不能直白地说出打倒克劳狄斯的话。“自杀”并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讨论的问题,因为自杀者是得不到神的宽恕的。在后面奥菲利娅葬礼的中,教士就说,“她的葬礼已经超出了她的规格,她的死状很可疑。倘不是因为我们迫于权威,按例就该把她安葬在圣地之外,直到最后审判的喇叭吹召她起来。”

这在我们中国读者看来,好像也很幼稚。我们历来是不信邪的,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就是这个单元里面的窦娥,鲁侍萍,都可以看到普通人对命运的抗争。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尤其是近百年来,就是一个抗争史。但是回到中世纪,那就和我们所想的不一样了。命运是可以抗争的吗?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一生就是赎罪来的,有罪的人抗争什么呢?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再往前说,希腊人的悲剧,也都是命运悲剧,就是命运主导的。我们虽然现在越来越的人想要躺平,但是问到“哪一种更高贵”,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来就是讨论死了会怎么样。“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其实“什么都完了”后面的分号可以改为句号。“死了”就是“睡着了”,原句是 To die,to sleep no more,也就是 to die is no more than sleep。后面就是说,如果死了之后,可以一了百了,一笔勾销,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不复存在,那么死就死吧,这倒是件好事。但是,死了不就是睡着了吗,睡着了不是要做梦吗,那会做些什么梦呢,这是未知的,这种未知,让你停下来,不敢去死了。虽然活着很累很苦,但是不敢去死。

后面两个“谁愿意”引导的句子,还是这个意思。第一层就是说,自杀很容易,也没人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心情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些也就是暗示克劳狄斯的罪恶),那么大家为什么不自杀呢?显然有比这些人世间的痛苦更可怕的东西等着我们,所以人们选择留在人世间受苦。第二层就直接说明,不敢去死的原因,是因为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没有人从死亡之后的世界里回来告诉你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可能老国王的幽灵显现并不算是真正的从死亡世界里回来,毕竟那是幽灵,天亮之前要回去的,不是真正活过来。)

这在我们中国人眼里也是很无聊的,我们中国人会想,因为没有人从那边回来,说明那边比较好。在《庄子·至乐》一章,庄子借骷髅的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当然,庄子是通透的。

后面是哈姆莱特跳出来再看自己,诶呀,我想这么多,重重顾虑让我们变成懦夫,就是说不敢死、害怕死后的世界让我不敢去自杀。装疯的哈姆莱特只能说自杀不自杀的事情,这样才迷惑克劳狄斯,让他觉得自己是真的犯傻,实际上哈姆莱特说的是复仇。或者换句话说,哈姆莱特不知道复仇之后会怎么样,复仇会成功吗,自己会成为国王吗,成为国王之后能治理好国家吗,能抵御外来的侵略吗;要是复仇不成功会是怎么样,自己的结局会怎样呢……这些不确定性让哈姆莱特延迟着复仇的决心和事业。

这时奥菲利娅上场了。“且慢”不是对奥菲利娅说的,而是对自己说的。原文是Soft you now,就是停止了自己的独白,然后忘记了自己装疯,叫住她,“是美丽的奥菲利娅吧”,“女神”,原文是Nymph,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次级女神,一般认为是自然幻化的精灵,这就为奥菲利娅的落水埋下伏笔。然后哈姆莱特说,你要记得我的罪(sins),祈祷的时候也要替我忏悔啊。

人本身就是有罪的,所以在奥菲利娅听来,应该是指认的原罪,而哈姆莱特的意思,是自己为了复仇,装疯卖傻,不认对奥菲利娅的爱,会引起奥菲利娅的误会。

这一篇的内容,大概是别人所未曾讲到过的。如果有用,请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