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博物馆(一)

 hsgzlgg 2024-04-28

宁夏博物馆新馆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于2008年9月正式开馆使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四层。一层为中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为各类展厅、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出入口立面借鉴了伊斯兰民族风格,与三层外墙局部装修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感的强烈对比,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上部透空隔架与下部石材结合,充分表现整个建筑优雅、简洁、均衡、沉稳的个性;外墙装饰所运用的迦陵频伽、力士志文支座等建筑构件形象,以及四个大门使用的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

镇馆之宝

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974年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东碑亭。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圆雕,白砂石质。方形底座上男性作跪地状,俯首前视,面部浑圆,粗眉上翘,双目圆睁,高颧塌鼻,腹围肚兜,双手撑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其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分别译为“小虫旷负” “志文支座” “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还阴刻一行汉字“砌垒匠高世昌”,为石雕工匠的姓名。这座雕像着重刻画了男性面部表情及双臂动作,充分表现因负重而用力支撑的力度感,反映出西夏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石雕力士也被用来博物馆建筑的装饰符号。

  西夏鎏金铜卧牛。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4厘米,重188公斤。1977年西夏王陵M177号陪葬墓出土。铜牛体型硕大,比例匀称,跪卧姿,温驯之态。双耳直立,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颈背部肌肉轮廓分明、清晰有力。铜牛中空,外表通体鎏金。这件鎏金铜牛采用传统的外范内模技术,集塑形、铸造、鎏金、抛光等工艺于一体,代表了西夏在冶炼铸造工艺的极高水平。这件铜牛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其艺术境界令人赞叹。西夏能铸造如此精美的鎏金铜牛,表明当时的冶炼铸造已相当成熟。

唐胡旋舞图石刻门扇。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于1985年盐池县苏步井乡硝池子村窨子梁唐墓出土。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各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者。舞者为典型胡人形象,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裙,紧贴腿,脚穿长筒皮靴,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体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

胡旋舞图线描图。

设有:“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宁夏民俗文物陈列”四个常设陈列展厅,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宁夏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是2008年宁夏博物馆迁至新馆后推出的反映宁夏历史文化的常设展览,分为“文明曙光”“游牧家园”“帝都藩屏”“丝路重镇”“西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用丰富的文物,配合辅助展示生动的展现了宁夏从古猿人开始一直到清朝三万余年的历史。

“朔”为“朔方”,即“北方”的意思,宁夏为古之朔方,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长天”表示宁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浮雕图集中展示了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缩影,有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水洞沟遗址,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商队,黄河灌溉出的“塞上江南”景象,银川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和宁夏八景之一的海宝塔等,边塞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和红色文化汇聚于此,形成了“塞上江南”的美丽景象。

 “文明曙光”

石器时代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台地边缘地带,凭藉南部六盘山、北部贺兰山的屏障和黄河水的哺育,自古以来就是西北诸民族生息、繁衍、聚集、交融之地。远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文明;大约1.3万年前,出现农业萌芽,然而农业的发展并没有冲击到狩猎、畜牧的主导地位;距今1.3~0.4万年,细石器工艺伴随着磨光石器和陶器延续几千年不衰。这片土地所孕育的古老文明异彩纷呈、绵延不断。

农牧萌芽

石核、石锤、马牙化石。细石器时代。2014年青铜峡市鸽子山遗址出土。  

水洞沟

水洞沟位于银川以东28公里灵武境内的黄河边地上,是距今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它是宁夏原始文明的开端,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1923年,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现了重达300公斤的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的论断成为了历史。从1923年到2017年期间,考古专家们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6次大规模发掘工作,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器、石料,发现水洞沟不是单一时代的文化遗址,下层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上层有新时期时代的遗物。  

来自水洞沟遗址的“牛头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长129厘米,宽55厘米,高69厘米的牛头化石。走上前仔细观察这个牛头化石,壮实的头部骨骼,优美的牛角弧线,以及化石上清晰可见的岁月的划痕……仿佛有一瞬间,它的形象就那么生动地跃然眼前,能看到它的眼睛炯炯有神,能听到它低沉且有力的叫声,走起路来,也一定是自带气场的。 

聚落众生

石斧、石纺轮、陶纺轮、白玉铲、绿松石颈饰、骨饰等,新石器时代

豆荚纹双耳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固原店河遗址出土。通高38厘米 口径13厘米 腹径36厘米 底径12厘米。口沿微侈,直颈,圆肩,鼓腹下收,下腹素面,肩腹分界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绘两条平行的宽带据齿纹,肩部以锯齿纹和豆英纹为母题。组成四组对称的漩涡纹图案。

仰韶文化

宁夏南部发现15处爷韶文化遗址,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均有遗址分布。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大宗,器型以红陶尖底瓶为典型。文化面貌反映的是这个时间人类已经开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

菜园遗址

位于宁夏南部海原县菜园村周围,是一支农畜并重、崇尚简朴的原始土著文化,距今4800年——4000年左右。菜园先民大多生活在靠近小河、湖泊的山坡草地上,居住方式除了半地穴式房屋外,还开凿了窑洞式房屋。

锯齿纹双耳彩陶壶,新石器时代菜园文化

 马家窑文化

距今5600——4000年,是以甘肃地域为中心的一种原始文化,也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地域性变体,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发现遗存153处。是一支以种植农业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文化,居民是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这一时期的彩陶文化空前繁荣,彩绘在全国各地原始文化中首屈一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各种砖红色的陶器上,描绘黑色、红色的花纹图案,既实用又美观。

 齐家文化

距今5600——4000年,是以甘肃地域为中心的一种原始文化,也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地域性变体,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发现遗存153处。是一支以种植农业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文化,居民是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这一时期的彩陶文化空前繁荣,彩绘在全国各地原始文化中首屈一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各种砖红色的陶器上,描绘黑色、红色的花纹图案,既实用又美观。

  人面鸟纹玉斧,新石器时代

游牧家园

“西戎春秋”

先秦时期

  春秋时期的宁夏分属于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三个戎族方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宁夏地区陆续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孙家庄、姚河塬文化遗址,表明西周早期宁夏南部地区已属周朝疆域。固原杨郎与彭堡、彭阳草庙、西吉新营等春秋战国时期墓地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各类生产生活用具、兵器、车马器和装饰品等青铜文化遗物,揭示出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繁荣景象和青铜文化在欧亚草原广大地区传播交融的脉络。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也进一步证明了宁夏先民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先行者、开拓者。

 前言

坚甲利兵

 各种冷兵器

战国 青铜弩机。长15.8厘米,高11.8厘米。征集。弩机为弩的重要构件之一,出现于战国,盛行于秦汉,是古代远射兵器中最早的青铜机械装置。早期的弩机主要由钩住和放开弓弦的'’牙”,作为扳机的“悬刀”及用来瞄准的'’望山’'构成。而秦汉以后的弩机在构造上有所改进,出现了一个新的部件“郭”,在望山上增加了刻度,用这种弩射出的箭更准确,更具穿透力。使用时,将弦张开以牙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扣下悬刀,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错银云纹铜墩。战国,青铜质。高6.9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  1968年宁夏固原头营出土。错金银是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一种新工艺。一件错金银器的制成,必须经过铸器、錾槽、镶嵌、磨锉四道复杂的工序。这种工艺经历了二千余年,至今仍为制造各种珍贵金属工艺品所沿用。  该铜镦细腰圆筒形,上端有銎,可装入戈、戟的木柲,在其外表及底部,用细小的银片和银丝镶嵌,构成布局完整的卷云纹及曲线图案,然后磨平。由于铸成镦的青铜和嵌入的银片、银丝两种金属的光泽不同,器物上的图案银光灿灿、绚丽多姿,格外夺目。

线描图比较。 

长方形涡纹金饰  

金饰项、  鎏金贝形铜泡饰。

铜铸雕镂

青铜透雕牌饰及带饰:装饰用的皮带扣图案造型,主要捕捉各种动物的动态或静态瞬间特征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充分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和草原民族风格。

马蹄形透雕铜带扣(左)。长9厘米,宽6厘米。1983年宁夏中宁墓地出土。呈马蹄形。带扣两边饰两个透雕龙首;中间饰一只透雕动物,头顶圆环,造型奇特。动物而似狐狸,杏目圆睁,十分有神。脖颈细长,上肢张开下垂,似人手,奇大,与细瘦的身形极不协调;足似由两只相互对称、身形弯曲的双鱼构成。带扣顶边有一向上弯曲的挂钩。

虎嗜驴透雕铜牌,春秋战国,1977年宁夏固原出土,栩栩如生,构思巧妙,令人惊叹。

 同墓共出土两件,每件的整体造型呈横“B”形。猛虎作行进状,獠牙外露,形象十分威猛,正张口咬噬驴的颈部,驴身翻转,前足跪地,后两足腾空,搭靠在虎背上,作挣扎状。 

单驼透雕铜牌饰。长11.1厘米,宽5.6厘米。1983年宁夏中宁墓地出土。近长方形.虽上边框残断,但主体纹饰保存尚为完整,为透雌双峰单驼图案。骆驼双眼圆睁,两耳直立,嘴唇宽厚,鼻尖前伸翘起,整体取卧姿。前肢后屈,后肢前伸,双峰高耸,四肢跪地,引颈昂首,张口露齿,似在嘶鸣。以凹叶纹饰驼耳、驼峰和足部,以线条纹饰颈部鬃毛。

鸟形铜牌饰

戎周争雄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市中河乡孙家庄发掘了西周时期的墓葬和车马坑各一座,出土器物包括青铜兵器、礼器和车马器,填补了宁夏商周考古的空白,初步揭示周人在西周早期可能已涉足陇山东西。2017年宁夏彭阳县姚河塬商周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证明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管理采用“分封诸侯,藩屏王室”的模式。这两处遗址的发现,为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华车健马。

西周成、康王时期墓葬的马车。

马饰件

神兽杖头饰。春秋 。长11.5厘米 宽5.5厘米 高18厘米,銎径3厘米。该器物状为尖耳,圆眼,钩形嘴,长颈,鸟身,双翼,身上有鳞片状纹路。应为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兽格里芬的形象,在文化传播融汇的过程中与原型有一些变化。本地出土的这些青铜器具与装饰品有力的证明了宁夏地区,在这一历史时期,已经是各种草原青铜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地带,在欧亚文化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周 兽面纹铜车軎。通长20.3厘米 箍长10.3厘米 宽10厘米。护板长10厘米 宽8.5厘米。1981年宁夏固原中河乡孙家庄西周墓葬出土。这件铜车箍呈喇叭形圆筒状箍,通心式,顶平。一端连接长方形护板。箍与板均饰有兽面纹,箍壁有两个对称的方形穿孔,孔不甚规则。孙家庄西周墓是宁夏地区发现的首例西周墓,它填补了宁夏地区商周考古的空白。  

铜带扣,战国。  

 “帝都藩屏”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宁夏属北地郡。秦始皇曾出巡西北,经固原,登六盘山。汉代,宁夏南北分属安定、北地两郡。两汉时期,移民屯垦、引黄灌溉,带动了手工业进步与商贸、交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特色鲜明,宁夏成为守御边疆的北方门户。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建都咸阳,宁夏属北地郡。秦始皇曾出巡西北,经固原,登六盘山。又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内迁人口屯田戍边,宁夏自此逐渐开发并兴盛。

  汉代,宁夏南北分属安定郡及北地郡。两汉时期,宁夏作为边陲重地,中央王朝大力推行移民屯垦实边政策,汉、羌、匈奴等民族共存生息,经济不断发展,农牧并重。借助地利,引黄开渠灌溉、阡陌纵横、良田沃野,盐铁资源日益兴盛,带动了手工业进步与商贸、交通的快速发展,城邑星罗棋布,多元文化特色鲜明,宁夏成为守御边疆、拱卫关中的重要北方门户。  

彩绘陶鸮,银川市平吉堡汉墓出土。

汉代 玉猪,长10.5厘米 宽2.3厘米。1 971年贺兰县暖泉农场汉墓群出土。通体圆雕成卧伏状,鼻子凸出,造型夸张,身、尾、足仅用数刀,便刻划出整体造型,以简练的阴线琢刻出猪的双耳、四肢及各部位,轮廓清晰。器物造型简洁,线条凝练,形象朴拙,充分表现出猪驯良、憨态可掬的特征.该玉猪为随葬玉一种,放于死者手中,也称握玉,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较常见。

汉代 玉蝉。1971年贺兰县暖泉农场汉墓群出土。白玉,通体宽扁,圆雕,头部及眼部雕刻分明,双目斜凸于两侧,斜钻孔似鼻眼,以汉八刀手法在正面磋出两翼,腹部琢出。冀肩斜弧平缓。雕刻刀法简练、流畅,做工细致精巧,玉质晶莹润泽,属汉玉雕蝉珍品。

汉代钱币

“大泉五十”铸钱铜范。长22厘米,宽15厘米。旧藏。略呈圆角长方形。正面的顶端有一个凸出的主漕口,主漕自上而下纵贯全范的正中。主漕上宽下窄,两侧各有六条支漕,分别通向两侧阴文的“大泉五十”钱型。钱型和钱型之间又有小分漕相连。铸钱时,将熔化的铜水从主漕口灌入,一次即可铸22枚“大泉五十”钱。公元7年,王莽改变西汉的货币制度,新铸“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和以前的西汉“五铢”钱一起流通。王莽时期的币制虽然品类繁多,朝定夕改,变化频繁,但货币的铸造技术却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其料质的优良和文字的精美,都远在西汉时的“五铢”钱以上,还将错金的工艺第一次应用到铸币上,出现了错金刀币。“大泉五十”铸钱铜范的发现,为了解新莽时的币制情况和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反映新莽货币史的一件珍贵文物。

屯垦边。

彩绘陶楼。汉代,泥质灰陶。通高70厘米,面阔53厘米,前后深13厘米。1972~1983年宁夏吴忠市关马湖汉墓出土。

  此陶楼分两段塑造烧制,后对接而成。立体为三层结构,横排五间,进深一间,上施白粉红彩,多已脱落。三层楼面布局各不相同。第一层用刀刻线条表示门的位置,两边各有一个熊形角神支撑,形制简单;第二层平座前伸,上立栏杆,形成“一”字形走廊,走廊内单扇板门半开,两边各有一个人形支柱;第三层被熊形角神支撑的三架斗拱隔为两间,每间各有一扇长方形棂窗。屋顶高大,正中起脊,脊端略高,呈三角形。起瓦棱,檐外伸,悬山式屋顶。陶楼上的熊形角神和人形支柱,造型生动,使整个建筑富有生气,起重要的支撑作用。门窗、栏杆、斗拱和屋顶用了红、白颜色勾描彩画,特别是斗拱的使用,加深了屋檐的深度,既强化了屋顶的防雨功能,又使房屋轮廓增加了明暗对比的艺术效果,是东汉木结构建筑的真实缩影。  

汉代玺印

汉代 方形虎钮弓“廉眇“琥珀印。底面边长1.5厘米,高1.2厘米。1972年永宁县通桥东汉墓出土。该印面近正方形,呈红色,印背雕有一长身卧虎,造型小巧精致,印面阴刻有篆书“廉眇印“三字。东汉时期,除了官吏由官府颁发统一规定的官印外,民间也有普遍用印,这枚琥珀“廉眇印”,是东汉官、私印章中的上品,十分少见。

 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西汉 青铜质。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1974年宁夏彭阳县汉代古城出土。铜羊做蹲卧式,盘角,回首,双眼凝视,似乎闻声欲起,体型肥硕,神态温顺,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铸成之后,工匠利用传统的错金银工艺,用金丝银线镶嵌全身,凸显出羊首轮廓和纤细卷曲的绒毛,金光银彩交相辉映,更显得生气盎然。两汉时期不但继承了先秦时代的错金银技术,而且还有一定的创新,工艺更为精湛。  

匈奴迁居

公元前121年匈奴归汉,定居宁夏同心县一带。

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张家场古城

望族林立

精美的器物。

汉代 铜壶。盛酒器,圆口微侈,口沿外有领圈,圆鼓腹,平底,圈足,无盖。口、肩 、腹、下腹部各饰一周凸弦纹。肩部两侧铸出对称兽面纹铺首衔环耳。

 汉代画像砖石

人物楼阁图面像砖  

“丝路重镇”

北朝-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我国与周边甚至遥远国家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宁夏当时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必经之地,贡使、商贾、僧侣等大都经过此地进入中原王朝,因此留存有大量中西交流的遗迹遗物。

波斯风味的壁画。

固原西北寺口子北魏末年须弥山石窟坐像

甲具骑装

三彩骆驼

灰陶马俑。高43厘米。旧藏。立姿。马首低垂,吻部垂近右前肢膝部,嘴微闭,双目圆睁,两耳直立,臀部浑圆,马尾卷曲贴至左臀,四肢坚实有力,体态健硕。颈部鬃毛线条刻划清晰,腰部置马鞍。通体施黑彩,部分已脱落。该俑比例匀称,生动逼真,形象地反映出闲适中负重马的疲倦、温顺与平静。

黄釉马俑。长28厘米,宽13厘米,高27.5厘米。该俑立姿。鬃毛丰满,长鬃整齐地披向两侧,刻划细密。头戴辔头,马背铺障泥,上置鞍,鞍下有鞍袱,鞍袱两端较长,被缰绳系在一起,垂拂于鞍两侧。在胸、尻、腹等部系有条带,在条带上悬挂杏叶,尾缚结。飘拂的鞍袱与俯首挺立的骏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马驰骋以外温顺静的性格。马首低俯,微向后勾,四肢坚实地踩踏在长方形踏板上,似与牵马者前拽动作形成呼应,十分生动有趣。该器物通体施黄釉,胎为灰白色,质较坚硬,装饰华丽。

三彩陶马俑。长47.5厘米,宽14.7厘米,高50厘米。旧藏。马呈站立状。马首微颔,耳如削竹,臀部浑圆,肌肉发达,体态健硕,比例匀称,四肢坚实有力,踩踏在一块长方形踏板上。通体主要施褐彩,间有绿色斑纹。鞍鞯施黄彩和绿彩。胎质坚硬,釉色莹润。

牵马俑与马俑。高64厘米,陶马:高67厘米。2005年宁夏吴忠市北郊唐墓出土。此俑头戴前倾幞头,内穿圆领窄袖衣,其上套翻领窄袖袍,腰束带,下着裤,足蹬尖头长靴,双臂曲于胸前,双手握拳立于踏板之上,拳呈筒状原应握有物体。踏板长方形,较薄。俑眉骨宽凸,眼睛深陷,颧骨高大,络腮大胡,体壮彪悍,头向右偏转,眺视前方。此俑的服饰、造型极具西域胡人形象,刻画了西域胡人经“丝绸之路”经商行走的真实情景。陶马,头右顾,四肢坚实有力,站立于长方形踏板上。腹部空,臀部浑圆,尾部有一个较深的圆穴,可能系插马尾之用。马面部两侧和腹下部及腿部施红彩。此俑造型极为逼真。

舞女俑  

丧葬陶俑

三彩套衣俑。高27.5厘米,宽7厘米。旧藏。该俑头戴圆顶风帽,内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外穿翻领大衣,下着长裤,足登圆头鞋。面相丰满,眉骨高凸,双目细长,鼻冀宽阔,唇上、下满布胡须,唇角两撇八字胡须上卷外翘,富于动感。双手拱于胸前。面部无釉,主要以红彩、黑彩对风帽、面部、五官进行简单勾画。体施自釉和黄褐釉,釉色光亮。  

梵歌胜迹

西吉县将台乡出土的佛教造像。

青铜菩萨立像。1985年西吉县将台乡出土。

 鎏金菩萨立像。1985年西吉县将台乡出土。高15.3厘米,此尊造像,由佛像和背面桃形火焰纹背光两部分铸造而成,用卯、樵结合成一体,表面部分鎏金。菩萨面容丰满,高宝冠,腕饰训环,宝增披肩。圆领,束腰,帛带自肩飘垂于莲座,体态轻盈,衣着贴体.右臂屈肘向上,手持佛尘,左臂下垂,手提净瓶,跣足立于束腰莲座上.下部莲座连榫,接于长方形足床。

陶风瓷韵

九龙山唐墓出土文物  

天王俑、武士俑  

天王俑。高52厘米,宽19.5厘米。俑呈立姿,头戴翻缘护耳盔,身穿明光恺。左手叉腰,惜左臂半截残失,右臂屈肘前伸,五指分开;左腿弓膝,右腿直立,脚踏仰魔。脸稍偏向右侧,眉弓凸出,怒目圆睁,鼻梁高挺,颧骨凸起,阔嘴紧闭。颈围项护,肩部有兽首护膊。前胸着甲,胸甲中间有甲带,上与项护相连,胸甲下装饰有佩挂璎珞腰带。下着战袍,背部战袍飘扬,为天王俑凭添了几分威猛与动感。双足登靴,立于高台座上。该俑以红色、黑色等颜料勾画装饰,彩绘多有脱落。

唐代镇墓兽俑

唐代镇墓兽俑

唐三彩力士俑

浩荡胡风

唐胡旋舞图石刻门扇。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于1985年盐池县苏步井乡硝池子村窨子梁唐墓出土。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各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者。舞者为典型胡人形象,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裙,紧贴腿,脚穿长筒皮靴,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体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  


狩猎纹金方奇。隋代。

2006年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出土,长18厘米,宽14厘米,厚1厘米 重842.1克。金版以失蜡法浇铸而成,图案清晰。牌饰中心上方之人头戴插羽宝冠,身着甲,足蹬长靴,纵马驰骋,弓满弩张,驱前诛后,周旋于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猛兽间。牌饰左、右下方,各有一戴胄着甲,挽弓跪射猎物的勇士,画面上有虎、熊、豹、犴(an)、豕、麋等兽的形象,左上方有唯一一只飞鸟图像。铭文中有“良工刻构,造兹方奇”,方奇在《辞源》中的解释为“地方所产珍奇之物”,这件文物何以命名以及它们的用途,目前尚在研究之中,现暂依铭文,定为方奇。

 背面拍

到隋唐时期,长期留居的胡人落地生根,融入当地,形成昭武九姓。

继续参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