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这样练才是用心

 宛与洛乐器 2024-04-29 发布于江苏

用心的学琴者,才能练好琴。

从小到大,“用心”这个词,是我们听到很多遍的词汇。但大部分人,只是了解,并不理解。

什么才算是练琴中的“用心到位”了呢?我认为至少需要遵循以下两点要求:

①能够在正在练习的内容上,集中注意力至少10分钟。

②对于所练的内容,能够做到先思考,再练习。

遇到困难总喜欢找借口,是一种很不好的做法。

常见的借口主要有:所选的练习内容不适合我,甚至是自己不适合学乐器等……

究竟适不适合,有没有先尝试练习?有没有练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强度呢?

当你能练起来,并且练习一段时间后,“适不适合”这一问题,一般都会有答案了。

而先给自己找个借口,其实就是想逃避练习的做法。

有个小孩,球踢得不错,他班主任却认为是不务正业。

今天想聊聊,什么是“正业”?

我认为,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越过越舒服的事情,都属于“正业”。

所以,练琴也算是一个“正业”了。

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情绪价值,取悦自己的内心。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之前可能是急躁、浮躁的做事态度,如果能在练琴这件事中持续下去,那么就会变得踏实、务实许多。

很多人都被“手型”这一观点给“框”住了。

觉得每一种乐器,都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的“手型”才可以。

钢琴要有统一的“手型”,小提琴要有统一的“手型”,二胡要有统一的“手型”……

我对“手型”的理解是,一种能够维持正常演奏,并且让自己的手部、手臂等身体部位,不难受、不紧张的状态。

因为每一位学琴者的手部,大小不同,长短不同,如果强制要求摆出统一的“形状”,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

所以,不能用“标准答案”的视角,来看待“手型”。

只要手部没有紧张感,演奏又能准确进行下去,那么就是合理、科学的“手型”。

什么是练习?

练习就是针对有问题的内容不断重复,直到改掉不好的地方。

从不会到会,从出错到不出错,就是练习的过程。

一首作品或片段,如果都会了,都不再出错了,就要减少它的练习量,甚至可以不用练习了。

什么是有效率的练习?

在从不会到会、从出错到不出错这一过程中,你的重复产生了效果,就是有效率的练习。

有可能重复了5遍之后,比之前错的音少些了,也有可能比之前“卡顿”的次数少了……

比之前好,就是有效率的表现。只不过效率高低,是有区别的。

一个4小节长度的片段,为了练好,有人能连续用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重复。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耐性、耐心,差别会那么大?

我觉得是由两点决定的:

①认真的态度

②重视的程度

能连续为了一个很短的片段,“死磕”两个小时,本身就是认真与很重视的表现。

对大部分人来说,光是连续听两个小时,都觉得枯燥至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