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雪文学回忆录

 梅云雪 2024-04-29 发布于江苏

weread.qq.com

溆涂水

《红楼梦》虽然很伟大,但是那里面的文化心态代表着我们民族的心态,那就是成年人的儿童化,相对于西方个性化的写作,《红楼梦》里面所有人物都没有一个真正作为个性化的人物站立起来,因为我们的这种社会就是扼杀个性的社会,在《红楼梦》里面所有的心理描写都没有层次,也没有角色内心的冲突,那是比较外在的描写,没有自我意识的,即便是像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也远远不是成熟的男女的那种爱情而是更接近于儿童之间的情谊。 这是残雪对《红楼梦》的看法,她认为中国文化轻视人性,不把人性看作一个矛盾的发展的东西,也就产生不了有人性深度的文学。以人性深度来判别文学作品高低是一种非常西化的标准。她说她用西方文化来映照和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从她对作品的介绍也可以看出她侧重于对人性内在矛盾的刻画,我想这也是她能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的原因之一。 残雪称她的作品为新实验文学,是一种自我为实验的文学。她通过向内的“新实验”切入自我这个可以无限深入的矛盾体,挑动起对立面的战争来演出自我认识的好戏。她说她的“自我”是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相互交融,各自分裂,而又在连接中的矛盾的互动,一种异质的分裂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分裂的互动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学缺乏对“自我”的探讨,但像残雪所说的“自我意识”在西方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有。在西方宗教改革以前,“自我”不过是想象自我,是神在人的心智里的映射或隐喻。宗教改革后,理性和信仰二元分裂,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人的心智里冲突。为了调和矛盾和冲突,“自我”的重要性凸显,“自我”的维度和范畴也相应地放大和扩张。在调和矛盾的过程中,“自我”也得到彰显,向着先验自我或绝对精神进发。 “自我”能通过矛盾来认识自我和绝对精神进发,是先预设了一个超越理性的自我或信仰。如果没有超越理性的自我或信仰,矛盾将会推动自我虚无化。无神论者罗素在《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就轻易干掉了信仰上帝的黑格尔,他认为黑格尔在逻辑上错了,其“逻辑学”的论证完全是建立在混淆了作为谓词的 “是”(如在 “苏格拉底是终有一死的”的句子中)与作为等词的 “是”(如在'苏格拉底是饮了毒药的那位哲学家’的句子中)基础之上的。金观涛在《系统的哲学》的里,则是彻底地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如果我们彻底运用辩证法,必然把同样的分析——即对规定的否定引进整个哲学体系,最后一直到用语言表述层次。我发现,如果发展原理真的作为基本精神在整个辩证逻辑中贯彻到底,这个哲学体系中没有任何确定东西,甚至什么也不能说。不管你说什么,无论多么抽象,都要以某种确定的限定为前提。当时我对逻辑悖论会引起整个理论体系瓦解这一著名的结论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可以引进“不确定性”来科学地表达发展原理,但我已明显感到了思辨方法和辩证法的发展原理是不兼容的。在方法论上,彻底的辩证逻辑只能在两个极端之间抉择,要么不承认理论体系在其最高层次的框架上保留了形而上学,不能将发展原理贯彻到底(因为,任何一个哲学体系要表达某种意义,总要以某一层次的不变性——确定性为前提,这种哲学就不可能是以发展原理——自我否定作为贯彻一切的精神的),要么是一片混乱和绝对虚无,只要在任何一个层次的规定性上引进否定方面与其共存,那么这个体系中任何确定的东西都不会有,发展的内在大火已把思辨框架烧得干干净净。 如果彻底运用辩证法,就会把理性中所有确定性都否定掉,陷入混乱和绝对虚无,辩证法也就成为“变戏法”。如何不让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沦为“变戏法”,则是残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她在本书中所表达的观点来看,“自然”是超越理性的,万物都有灵性,她说: 按我的世界观来区分,人与大自然是同体结构关系。大自然是最高存在,她在一些阶段必然诞生出一些像人类这种等级的事物,为的是通过他们来显示自身的本质。但我并不是泛神论者,我认为这种情况是自然的结构功能本身使然。人类身上背负着自然母亲赋予他们的使命(自然要求人类通过创造来领悟和实现她的目的),由此可以推测出他们自身的结构功能与自然也是一致的。他们只能作为自然之子存在,并与母亲同体。因为我信仰自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很自然的),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有和无,物质与精神,思辨思维与感性质料思维,此岸与彼岸,都是统一又相斥,既有相互间的殊死斗争,又在斗争中达成抗衡和同一。在这方面我的思想体系同西方文化体系正好相反。当然我的世界观是通过我自己发奋钻研西方文化而逐渐形成的。 她这种世界观融合了西方哲学的泛神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基督教追求的是在彼岸的虚拟世界、可能世界,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则是追求此岸的现实世界。邓晓芒认为残雪展示的是一个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历程,他说残雪已经意识到独立人格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这是我的世界,但同时又是一个敞开的世界,我跟所有人都有关。邓晓芒也因此在《灵魂之旅》里将残雪列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点,而不是他认为的中国作家里唯一一个真正深入到了基督教的真精神的史铁生(他认为史铁生只是谈到了独立人格概念,但此岸和彼岸还对立着,没有用灵魂将此岸和彼岸连接起来建立独立人格。) 不可能由矛盾推出“自我”,但可以通过矛盾将妨碍我们认识“自我”的因素清除掉,让我“自我”显现,推动“自我”发展。然而“自我”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处理“自我”内部也就是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呢?如何区分“自我”、“他人”和“它物”呢?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以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呢?除了用人性深度来判断文学作品高低,有没有其它标准呢?期待微信读书上架更多残雪的文学作品,和大家一起在文学作品里发现“自我”。

赵祥亦

写作的方式为完成某种写作的目的,有的作家是为利益的,有的作家是在追求自己的道路。但是否成为好的作品,阅读的读者有多少将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或说是人过于看重这个,所以写作为满足阅读的读者,所写的内容是大众化的,可能会有层次感,或是毫无价值,属于消遣放松的,让读者打发时间的,都会吸引很多人去阅读,此成为作家的一种目的,那么写作的方式,就会按照此方面进行,并且因所得利益而不会回头,进行深入研究。 作品受众面广,可以是娱乐性质的书籍,也可以是少数人去阅读的书籍,有一种书籍,阅读的人会觉得难懂,难以理解,但正因为不懂,所以需要去懂,否则永远不会懂,看起来没有价值,对现在没有帮助的,不代表对未来没有帮助,或人将书籍读懂,领悟书籍的思想,就会直接,间接的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有的书籍如哲学书籍,都是晦涩难懂得,但阅读完必会用收获,能运用在现实当中的,所以看重点在于一本书籍给予人内心留有的印象,是否是深刻的,有的书籍能达成的一种效果时,在阅读完毕,尽管很多人是不认可的,但还是有人认可,去思考,反复研究,甚至是反复阅读的,都会有一些内容,哲理,深入灵魂,让一个人的思想因为书籍而改变。

书禪

断断续续读完残雪的这本书,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形象在我面前清晰起来,残雪的东西我读得不多,刚开始接触,是喜欢的,她的写法我是接受的。从前也读过卡夫卡及博尔赫斯,极佩服自已国度外的这两位,痡伏投地,愿为走狗,今见残雪之作,惊为天才,不输国外那两位前贤。是为真正喜欢者推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