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王”潘汉年为什么不冤?

 书海探幽 2024-04-29 发布于山西
潘汉年的悲剧,也是自己搞的。
现在很多小孩,其实包括手机前的你我,有些是从小被打到大的,有些是从小被捧到大的。
潘汉年,算是后一种。
你看他,甭管到哪,早期在上海,“小开”是有名气的。到中央苏区后,被派到十九路军。遵义会议后,老人家委托他去苏联。到了苏联,受到王明重视。再往后的全面抗战,国民政府,岩井机关,76号,潘汉年都是座上宾,一直被捧着。
上一条说过,老人家对他不满,来自潘汉年1936年8月到达陕北。本来潘汉年去苏联,是受到老人家的委派。结果一回国,先跟陈果夫见面,再向洛甫汇报。
这是什么操作?年大将军回京拜了阿其那。
这还不止,到了延安,张嘴闭嘴都是王明。要知道人家王明已经接到回国通知,在潘汉年回国的第二年也到了延安。
不要说老人家会不满,换谁,谁都不高兴。
当初跟着潘汉年一起去苏联的是陈云,你看看人家陈云。直接就回到延安,啥也不说,低头干活。
政治定力,天差地别!
张嘴闭嘴的王明,结果呢?
老人家和博古,又派他去南京谈判,而且还带着老人家的亲笔信去趟上海。故此,才有了“七君子事件”。
所以你看,潘汉年还是被捧着的。不管说了多少次王明,老人家照样委以重任。抗战时期,潘汉年见了都甲大佐,得到日军的“承诺”。潘汉年把此信息,给到新四军的饶漱石。饶漱石依计行事的同时,背后又向延安汇报,潘汉年投敌了!
结果呢?
老人家用刘康二人的名义发报,给小姚臭骂一顿。
所以,一路被捧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其一,他的自我驱动力很强,有主见。其二,细节会做得很好,但是大局缺失。其三,遵循基本原则,但是做事儿没边界感。
因此,我觉得这会给很多有孩子的家长朋友,一些反思。一路被捧的孩子,他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会被鼓励。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可以选择性的不跟家长说。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我是父母的骄傲,我做什么,都被会鼓励,不会被批评。
所以你看后来潘汉年的悲剧,不是就是因为“没汇报”吗?
潘汉年确实是“红色”的,李克农找了证据给老人家,比如利用袁殊等等打入敌人内部,都是遵循指示的。袁殊,就是《伪装者》靳东演的明楼原型。但是老人家就不听,必须得给潘汉年拿下。
理解这个问题,得从职场和管理的角度切入。
潘汉年没汇报的事儿,是他个人的事儿,还是涉及组织的事儿?如果是涉及组织的事儿,为什么不汇报?
现在才汇报,可很多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看着。
对潘汉年,确实可以选择像对李云龙一样,对其个人教育教育就得了。
但是如果不拿下潘汉年,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认为,我只要做的事情没错,我就可以不汇报?顶多只是被教育一下?
所以站在组织管理者的角度,这就是很大的问题。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潘汉年的水平。
这一点,李善长很透彻:我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老朱你把我搞了,你干的对!
就先说这么多,潘扬案更多的细节,潘汉年在抗战时期的神级操作,实在没办法这里说。因为这会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抗战态度。其二,老人家在抗战时期料事如神的原因。
这个会颠覆主流的,所以只在我的付费社区内部分享。这条就到这儿,我赶紧去写!
当前付费社区内,总共分享了131期,每期10分钟左右,支持下载,永久会员制,每周更新。下方为已更新内容的目录,欢迎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