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了高中之后,刻意排斥补课并不比盲目补课好到哪里去

 成长教育漫谈 2024-04-29 发布于山东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先声明一下:本文观点跟“支持补课”没一点关系,文章主旨在于帮助高中生、学生家长如何做出更效率的决策

关于补课问题其实很多人都被动地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过度关注这一事情本身的社会影响、群体影响,却忽略了事情本身对个体的差异化影响

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跟舆论导向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关于“补课”,大家都比较容易关注的是都是几个比较特定的问题。

例如家长逼迫孩子补课即孩子是被迫接受补课、上辅导班的情况。

顺着这个导向去分析,任何人都能找到非常充分的理由反对补课!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导向引导,最近我连续看到有几个孩子出现了刻意排斥补课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刻意”呢?

比如我举其中一个孩子的例子。

这个孩子从一上高中开始数理化(孩子坚决选理)就出现了学不明白、学不好的问题,不到一个学期数学、物理的校内考试就已经出现了经常不及格的问题了。

不少人也包括孩子的父母都建议补补课,但孩子总是直接拒绝,坚称“补课没用”。

“补了没用”在很多人看来是必然的。

但我们不是在了讨论“补课有没有用”这个特定的话题,而是在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严格来说“补课”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任何学习问题无外乎就是通过自身或者借助外力。

如果自己有办法更快、更好地解决,那就自己来。

如果补课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那就应该去补课。

如果确定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就结合着来。

这个孩子已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是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的。

那么这个时候还刻意排斥补课,很显然就已经不是明智选择了。

事实上,越是自己想解决问题,并且也积极付诸行动了,那么反而是这种学生去补课的补课效果反而更好。

抛开天赋不说(“不及格”这个区间跟天赋没啥关系),一名高中生在努力学的情况下,数理校内考试都不及格了,原因其实无外乎要么是基础差,要么是学习效率低、方法差。

把一辆自身存在一堆问题的车扔到高速公路上,即便想开得快也开不起来。

这个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先去进行维修。

高一就已经不及格了,后面还会越学越难,所以后面成绩还会更差是一点都不难预料的。

这事儿只靠“信心”是不解决问题的,更过去的这么长时间,自己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搞不定这个问题。

难道非要“”那个“挖井”的故事吗?

我们都愿意相信再坚持坚持就能拨开迷雾见月明,毕竟很多“剧本”都是这么写的。

可我们自己真的是剧中主角吗?

赌不起啊!

我们必须考虑到“时间成本”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的影响。

整个高中有多少个“大半年”?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想要解决数理化的问题就必然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在数理化上,那也就同时影响了另外几门课的学习。

已经用了一个“大半年”证明了自己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就说明了我们过去的认识、方法等都很可能出错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再轻易去否定、排斥那些有可能对问题解决有帮助的方法、建议。

更不能还是固执己见,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否则,再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问题,导致自己彻底失去信心问题出现。

反而,我们开始尝试换一些解决策略会更有助于我们“保持信心”。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补课。

我们完全可以先去跟自己的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把我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尝试过的解决办法等告诉老师又或者是榜样同学,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建议尽量先从自己的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

如此操作下来,我们会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会对问题的解决有了更明确的规划,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依旧确信自己能解决,那么解决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但如果我们确信通过有针对性的补习效率更高,那也就不必刻意排斥补课。

高中学习争分夺秒,所以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追求“效率”,毕竟这些问题每多滞留一天都会带来一天的消极的且还极容易泛化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