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军军官学校11期抗战英雄冯步海的几张老照片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4-04-29 发布于河北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60)——空军军官学校11期毕业生冯步海的几张老照片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921392477

近来我曾接受了一次访谈,其间,导演提出了一个关于我的收藏与研究“对主流看法勘误”的问题。我答曰:这所谓的“主流”或许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官书中已经盖棺定论的东西,我所做的工作更多是一种校正与补充;二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搞了很多低级红高级黑的东西,还一遍遍炒冷饭,最终被亿万人所知所信,这种“主流”,则可谓流毒无穷。

十余年来我所做的工作,即致力于真实、微观历史的保留与传承,在这个思路之下,我自然对那些垃圾网文深恶痛绝。就比如其中一个很著名的“段子”——“20万黄埔生抗战阵亡19万”,我曾专门对其进行“勘误”驳斥。文章发表在网易历史上,流量虽然也不少,但可惜人微言轻,真实的历史往往又不如杜撰的历史讨喜,效果不佳不说,反倒还招来挺多骂声。多年过后,“主流”的说法仍然广泛流传,最近我帮某官方机构修改陈展词,见到里面竟还采用之,不禁深感无奈。

无独有偶,与陆军的“黄埔生阵亡十九万”遥相呼应,空军方面也有“千余富二代集体赴死,无一生还”的名篇,时至今日,每到一些关于空军的纪念日,仍能目睹其“尊容”。始作俑者用一张划满了十字架的合影老照片说事,但其实很明显,那张照片中的十字架很多是原主老年时所记,假设他当时百岁遐龄,他的同学当然都大多魂归天国了。可惜,这张照片最后被人当成了“无一生还”的充分证据...

我自然已不屑再专门为反驳这种事“自取其辱”了。不过去年收藏到了一组老照片,倒是可以简单说几句,让大家多少了解一下,国军空军的一个“小单元”的真实情况。故事当从我与空军军官学校第11期毕业生冯步海(江苏铜山人)的“缘分”说起。

在我最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即在市场上见到了冯步海的旧藏,以老照片为主。当时我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出手,最好的那些全都被别人买走了,我只拍回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料”,十余年间,又陆续从不同渠道获得了一些,直到去年仍有所获!可见其原先的体量有多大,星散各处有多可惜。
 
 
因为这些收藏经历,我对冯步海颇有特点的面容记忆极深。毫不夸张地说,我可以在任何场合的任何照片中辨识出他来,即便没有标注。去年买到的这5张便是如此,卖家并没提及冯步海的名字,但我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旧藏,自然照单全收。这5张照片里,2张是他1945-1946年在美受训(深造)时所摄,其中一张戎装笔挺,英俊潇洒,另外一张是与同学一起把妹,不亦乐乎。
 
 
剩下的3张则与1950年空官11期毕业九周年纪念相关。空官11期1941年2月毕业于昆明,是抗战时期在国内受训毕业的最后一期飞行生(从12期开始则是赴美受训)。据中国飞虎研究会网站上刊载的名录可知,空官11期共计毕业81人,殉职者33人(其中抗战时期的烈士20人)。这个未必是完全统计,但“无一生还”的谣言足以不攻自破,否则也就不会有我收藏的这些老照片了。

1950年2月,该期去台同学搞了一场毕业九周年纪念活动,出席者共计28人,名单见下(签名簿上有一个名字没辨识出来):冯步海、王宝翔、吴寿康、余耀曾、王天宠、戴钦忠、顾克正、于耀庭、朱秋贤、梁琦、吴长云、徐天锡、张启贤、李国安、李长泰、张树本、毋绳武(名录中是母绳武,但签名像毋)、舒鹤年、李式熹、李明军、董启恒、陈履元、聂振黄、郁功城、郑立福、余周海、阮幼仁。
 
 
这自然不是本期完整的幸存者名单,有些人或许因事缺席了,比如我所知道的张麟德似乎就不在其中。也还有一些人身在大陆,比如起义回来的著名飞虎英雄吴其轺。这些人都是打了半程抗战的百战勇士,尤其是在最艰苦的那两年,航校老大哥折翼甚多,赴美的新生代尚未接棒,全靠他们这些人充作空军的中坚力量。并非只有牺牲者才是英雄,他们这些幸存者也全都是,甚至可以说是传奇。
 
 
冯步海(中排右五)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当时是空军上尉军衔。那次纪念活动,大家是携眷参加,除了少数打光棍的,其余都是两口子一起在签名簿上留下名字。陪伴冯步海的女士,名叫马琴仙,我在网上探索这个名字时,还意外发现了他俩的“爱情故事”。
 
 
马琴仙的前夫是冯步海的同期同学薛凤翥,薛凤翥1943年5月在湖北长阳被击落殉国,《忠烈录》中记载:遗妻马氏及子女各一。这个马氏便是马琴仙。据著名军史作家萨沙的一篇文章所述,马琴仙在1945年改嫁冯步海,子女也改姓冯。
 
 
我不由想到了另一则著名案例,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阵亡后,冷欣“趁虚而入”娶了他的遗孀,此事据说当时在“道德层面”给冷欣减了很多分。而在空军之中,这似乎是司空见惯之事,同学们大多住在一处,彼此是真正的生死之交,眷属之间也都相互熟稔,抱团取暖。或许同学之间,本也有着一些关于托付妻子的约定吧,故也没人过多苛责之。
 
 
另有一张同学家眷们的合影,我想其中应该有马琴仙的身影,虽然不知道是哪位,但也不难看出,大家都还很体面地活着(反观吴其轺...)。以前多曾在老兵回忆中看到空军眷属望夫归来的叙述,读来每每颇感心酸,1945年,马女士敢于再度与飞官开启新生活,这是何等勇气?我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结局,但希望他们在那之后的岁月里,幸福美满吧。

写到此处,外面忽然飘起了小雨。正如老照片中那一张张欢乐面容的背后一般——那是时代的眼泪与悲伤。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4月2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