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十二、要加强教育中的生命关怀(4)(四十二)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30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概括,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其中的一条。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十二、要加强教育中的生命关怀

哲学是从人的内在的角度出发,关注于“应当怎样”的超越性的问题。学校心理教育是在“当下”的平台上描述人的既定特征,充满了真实的、显性的、具体的内容。我国的学校心理教育是以“矫治性起步的。应该说,“矫治性”的心理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学校心理教育的任务决定了发展性才是这种教育的真谛。对学生人生发展的设计和规划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资质,提供人生成长的经验,塑造完整的人格,预防和抵制心理疾病的萌生,才是心理教育根本性的使命。即便是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基本定位也不仅仅是治疗,更重要的是帮助来访者在康复的基础上重塑健全的人格系统,从他助走向自助。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当今是个心理学的时代,心理学的新趋势是注重如何帮助健康的人发挥潜能”。

学校心理教育的价值在于开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个体实现其独特的天赋潜能,成就其与众不同的价值,发展自我的神圣使命。学校心理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张扬人性的教育。

哲学的本性是对既定范式与问题的前提性理解,更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不懈的追问与探索。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格罗舍在《精神的再认与发展:教育的合法性关注》中明确地指出,“如果说教育与哲学有什么联系的话,在当代就是实施精神教育”。从哲学史上看,研究人的精神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哲学关心的主题。哲学理论所发生的基点就是人、人的本性、人的生存世界和人的生活的意义。哲学所表达的是作为人才有的对于生存、生活的态度、观点、理解和追求,而这些同样也是学校心理教育中的话语体系。更确切地说,学校教育正是在这个本质层面上具体体现了哲学对人所描绘的理想的精神蓝图。

正如美国学者加德纳所说的,新教育精神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心理达到最健康、最大可能发展水平为本位的教育。说到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提供的是世界的图景。人与其说是需要哲学,更不如说需要这种被称之为形而上学的东西所建构的现代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摇篮。哲学所给出的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意境。

当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的时候,处在这一时代平台上的心理教育将被赋予和承载更多的功能。价值取向的共同性、共识性、共容性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种潮流之中,培养“世界人”“国际合作人”等等,已呈现在各国教育的视野中。心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应是努力建构人们所渴求的“普世的精神家园”,即将幸福的心理生活、充实的心理世界,作为现代人的理想和灵魂的栖息之地,这是心理教育理念的哲学升华。毫无疑问,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创造适合现代和未来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培养健全的人格结构、塑造理想人格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立足于哲学视界解读学校心理教育目标,即是提供了确立理想人格的新视角,使人格在哲学层面成了被定义了的话语。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将其纳人自己的研究范畴。在心理学的理论中,人格泛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结松性、层次性和多侧面性等特征。从哲学的视野审视人格的内涵,可以认为是一种在本质上对人格定义的规范和把握。它以抽象简练的理论表现方式,从整体上反映人格的全面性、根本性、现实性和独特性,体现了主体性的品格,合理地揭示人对真实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清醒地提示着人的自由创造性精神。简言之,健全人格的本意和哲学上的“人的真、善、美”境界是同-的,也是统一的。

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格把我们本性的崇高性清楚地显示在我们的肉眼前”。“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中国传统哲学所确立的以伦理人为假设的人学理解模式与健全人格的内涵合拍之处是相当多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格有三个鲜明的话语体系:“知行合”、“天人一”、“真善同”。“知行合”表明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体;“天人一”阐明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真善同"意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求善,至真的道理是至善的准则。

国外的哲学大师也有大量类似的表述,从亚里土多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尼采等哲学家身上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的思维轨迹。即善的道德生活是有利于人的存在与健康发展的生活,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生活。个体寻求自身的至善生活与存在状态,就是在寻求完美的人格。即在精神、体魄、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主体认识能力在知情意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认识论上来分析,理想人格或曰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是努力培养人格中的知情意以及其外部必然性与内部必然性在更广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的结合,从而主体就能在行为中表现得更加自愿和自觉。

在这个意义上,健全人格就是自由人格。从根本上说,哲学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考察和确定健全人格的主要表征,将知性的工具理性与人文的价值理性结合在生活意义基础上,作为阐述健全人格的主要内容,透过对生活整体性的反思来反观人生的终极精神作为健全人格的主旨。因此,确立哲学平台上的健全人格,更多地体现和把握的是人格思想学说、理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指向,揭示的是人格思想中的核心和精华。其目的在于提升健全人格的整体意义,升华人文精神,更有助于培养高尚的人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