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极美的十个古诗句子,一口气读完太过瘾了

 飞花诗话 2024-04-30 发布于陕西
前路漫漫,诗词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飞花君。

分享十个绝美古诗词佳句。

但愿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

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蔡伸的《柳梢青》,寥寥数语,却饱含深情,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性美好的深深期盼。

“但愿年年,春风有信”,这里,蔡伸以春风为喻,寄托了他对岁月流转中恒久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春风,作为四季更迭的使者,总是如期而至,它轻拂大地,唤醒万物,给世间带来勃勃生机。诗人希望,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能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与信守,让生命的每一个春天都充满希望和活力。

“人心长久”,则是对人性美好与恒久的期许。在复杂纷繁的人世间,人心易变,情感难守。然而,蔡伸却坚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坚守。他期待这份纯真与善良能够超越时间的束缚,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力量源泉。

整句词以春风和人心为线索,将自然的美好与人性的纯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愿景。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和期待的心,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同时坚守内心的纯真与善良,让生命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蔡伸的这句词,不仅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忙碌的生活中,让我们时常停下脚步,感受春风的温暖,坚守内心的纯真与善良,让生命在美好的期待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地久天长,花朝月夕,天上长春。

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曾觌的《柳梢青·春祺锡宴》,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神话元素,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中美好与恒久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地久天长”这一句,首先展现了时间的恒久与空间的辽阔。地之久,天之长,如同永恒不变的宇宙法则,给人以深沉与宏大的感受。诗人用这四个字,传达出对自然与宇宙伟大与恒久的敬畏之情。

“花朝月夕”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描绘。花朝,指百花盛开的春天;月夕,则指月光皎洁的夜晚。这两个词语的组合,不仅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形象,也让人联想到那些宁静、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时刻。诗人用此来表达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留恋。

“天上长春”则引入了神话元素,为整句词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浪漫的色彩。长春,意味着永恒不衰,而“天上”二字,则让人联想到神仙居住的仙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神仙般永恒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句词以自然景象与神话元素为依托,将时间、空间与美好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与恒久事物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无法真正拥有“天上长春”般的神仙生活,但我们可以从这句词中汲取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就是珍惜每一刻的美好时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让生命在时间的流转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这句词出自清代诗人顾贞观的《柳梢青·花朝春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春分时节生机盎然却又稍带哀愁的复杂情感。

“乍展芭蕉”描绘的是初春时节,芭蕉叶刚刚舒展开来的景象。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芭蕉叶的新生与活力,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欲眠杨柳”则是对杨柳树形态的生动描绘。春分时节,杨柳的枝条柔软下垂,仿佛在沉睡中,给人一种静谧而温柔的感觉。这一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又寓含了对生命沉睡与苏醒的哲学思考。

“微谢樱桃”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樱桃的花期短暂,春分时节已经开始凋谢,这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这一细节不仅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也让人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深的体会。

整句词通过对芭蕉、杨柳、樱桃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展现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

这句词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人月圆》。在这句词中,龚自珍用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雅脱俗、隐逸幽深的居住环境。

“青门”一词,通常指代隐逸之处或清幽之地,这里便指词人居住的地方。词人以问句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对居住环境的描述,既引人入胜,又凸显了词人对居处的自得之情。

“几堆竹素”是对居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竹素”指的是书籍,这里用“几堆”来形容,既表现了词人书卷之多,也暗示了其学识之渊博。竹子的青翠与书籍的厚重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气息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氛围。

“二顷梅花”则是词人居住环境的点睛之笔。二顷梅花,不仅暗示了词人居住的地方梅花成林,更凸显了其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之花,象征着坚韧、高洁的品质,词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不俗的品格与追求。

整句词通过对青门、竹素、梅花的描绘,勾勒出一个清雅脱俗、隐逸幽深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展现了词人高洁不俗的品格与追求。这种环境与人格的完美融合,不仅让人对词人的居住环境心生向往,更对其高洁品质感到敬佩。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无法拥有如词人般的清雅居住环境,但我们可以从其词中汲取精神力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



雨叶吟蝉,露草流萤,岁华将晚。

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王沂孙的《金盏子》,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致,透露出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

“雨叶吟蝉”这一句,既描绘了秋雨轻洒在树叶上的细腻画面,又通过“吟蝉”的意象,增添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秋雨轻轻滴落在树叶上,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自然的乐章,而蝉鸣则在雨夜中显得更加清晰和悠长,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露草流萤”则是对秋夜另一番景象的描绘。露水沾湿了草地,流萤在夜空中飞舞,闪烁着微弱而迷人的光芒。这一画面既展现了秋夜的神秘与美丽,又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流萤的飞舞,如同生命中的一瞬璀璨,却又注定是短暂的,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

“岁华将晚”则是整句词的点睛之笔。它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将前两句所描绘的秋夜景象与时光流逝的感慨紧密结合在一起。岁华将晚,意味着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种感慨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这句词出自元代诗人倪瓒的《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在这句词中,倪瓒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借以表达他对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感慨。

“鹧鸪啼处”起首便以鹧鸪的啼声为引子,这种鸟的啼声常被古人视为悲切之音,为整首词定下了哀婉的基调。鹧鸪的啼声似乎在诉说着前朝旧事,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情境。

“东风草绿”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使得草木复苏,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草绿”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残照花开”则是对傍晚时分花开景象的描绘。残照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它洒在盛开的花朵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而柔美的色彩。这里的“花开”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美好,即使是在傍晚时分,依然能够展现出它的魅力。

整句词通过鹧鸪的啼声、春天的草绿和傍晚的花开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充满历史感和生命力的世界。倪瓒借这些景象表达了他对前朝旧事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他也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时光流转、世事沧桑,但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依然值得我们去珍惜和追求。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这句词以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水寒江静、青山如画的夜晚景色,并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归家的喜悦。

“水寒江静”描绘了江水清冷、江面平静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水寒,既指江水温度低,也暗喻了秋夜的寒意;江静,则强调了夜晚江面的宁静与平和。这样的景象,既符合夜晚江边的实际情境,又营造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满目青山”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青山连绵,映入眼帘,给人以宽广而壮美的视觉感受。这里的“满目”二字,强调了青山之多、之广,也暗示了词人视野的开阔和心情的舒畅。

“载月明归”则是整句词的点睛之笔。词人乘舟而归,月光洒满江面,仿佛是在承载着明亮的月光回家。这里的“载”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达了词人乘舟的情境,又赋予了月光以动态和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整句词通过描绘水寒江静、青山如画、月明如昼的夜晚景色,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归家的喜悦。同时,也借景抒情,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归宿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乘舟而归,但我们可以从这句词中汲取精神力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这句词出自明代诗人陈子龙的《诉衷情·春游》。它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春游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灵动。

“一双舞燕”描绘了燕子轻盈飞舞的姿态。燕子在春日里自由翱翔,翩翩起舞,它们的身影轻盈而灵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一对舞燕,既是对春日生机勃勃的写照,也是对生命欢歌的象征。

“万点飞花”则是对春日繁花似锦的描绘。万朵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漫天的雪花,美丽而壮观。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繁华,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满地斜阳”则是对整个春游画面的收束与点缀。斜阳洒满大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光影。这一景象既是对春日温暖阳光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暗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时光的匆匆与无情。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这句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沁园春·情若连环》。苏轼以连环和流水为喻,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情感与怨恨的复杂与持久。

“情若连环”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纠结。连环,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难以解开。这里用连环来比喻情感,既表现了情感的深厚与浓烈,又揭示了其难以割舍、难以摆脱的特性。在人生中,我们常常被情感所困,无法自拔,如同被连环紧紧束缚。

“恨如流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怨恨的绵延与不息。流水,源源不断,永不停歇。这里用流水来比喻怨恨,既表现了怨恨的持久与深沉,又揭示了其无法遏制、难以消除的特性。在人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令人怨恨的事情,这些怨恨如同流水一般,时刻在心头萦绕,难以消散。

“甚时是休”则表达了诗人对情感与怨恨无休无止的无奈与感慨。甚时,即何时,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情感与怨恨何时能够休止的疑问与期待。然而,情感与怨恨往往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控制的,它们可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让我们在无尽的纠葛与痛苦中挣扎。

整句词通过连环和流水的比喻,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情感与怨恨的复杂与持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纠葛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这句词也启示我们,在面对情感与怨恨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与释怀,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阻碍我们追求幸福与自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这句词出自元代诗人贯云石的《蟾宫曲·送春》。这句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与感慨。

“淡淡遥山”描绘的是远山在夕阳余晖下的朦胧景象。这里的“淡淡”二字,既表现了山色的淡雅,又传达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感觉。遥山在视线的尽头,仿佛与天际相接,构成了一幅宽广而深远的画面。

“萋萋芳草”则是对近处春草的描绘。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芳草在春风的吹拂下,长得茂盛而翠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春天的离去,这些芳草也将逐渐凋零,这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隐隐残霞”则是对天空晚霞的描绘。残霞,指的是夕阳余晖下的云彩。它们在天空中逐渐消散,只剩下淡淡的痕迹。这一景象既是对春天离去的象征,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暗示。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喜欢。岁月静好,愿你历经沧桑,千帆过尽,心里依然住着那个少年,青春不老,诗心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