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徒步合肥十峰之浮槎山

 长啸_cx 2024-04-30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浮槎山位于合肥肥东境内东部,为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海拔418米,是合肥十峰之一,其主峰四周罗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

图片

这次徒步从棋盘村进山,浮槎山公园出,全程13.6公里。途经棋盘石、高山茶园两个次高点,山间小路,杂草丛生,荆棘布道,我们在密密的林间艰难前行,经领队多次探路后,来到盘山公路,顺着彩虹线一路向上,见浮槎山最高观景台,过修建中的大山庙,在浮槎山小超市里见到清浊二泉。喝一瓶5元冰镇盐汽水解渴,半小时后下到停车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植物知识:

【树莓、野草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路上,树莓(覆盆子)和野草莓很多,尝试吃了一些,味道真不错,尤其是酸甜的树莓,吃了就可以少带一瓶水。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覆盆子的?

《名医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药性本草》:“男子肾精虚竭阴痿,能坚长,女子食之有子。”

《本草备要》:“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

【鱼腥草】

图片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高山茶】

图片

图片

山顶数百亩茶园 是“浮槎山云雾茶”的核心产区,这里植被丰富,砾(lì)土厚盈,是灌木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目前只生产加工 清明前的“明前茶、谷雨前的“雨前茶”,以保证每年茶树营养的贮存,以及茶叶“形美、色绿、香郁、味甘”之特色。

图片

文史知识:

浮槎山虽不甚大,却以乳泉、巧石、大庙闻名古今。

【乳泉】浮槎山顶有“合巢泉”。泉为两池并立,各不足方丈。北池水深而清,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名“巢泉”。水位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虽大雨倾盆,亦仅毫厘之变。水味甘美,当地人称“八仙水”。宋嘉祐二年(1057),庐州太守李瑾游浮槎山,饮此水,盛赞其美,并送欧阳修。修品评曰:“较其水味,龙池不及浮槎远甚。”欣然作《浮槎山水记》,誉为“天下第七泉”。李瑾将此记刻碑勒石。端平二年(1235)在此地建“白龙祠”,明代改为“义济龙王庙”,合巢泉圈入龙王庙院内。《浮槎山水记》碑石立于龙王庙的龙王殿中。1952年,庙碑一并拆毁,惟泉池依旧。

图片

图片

图片

【巧石】浮槎山有巧石30余处,棋盘石是其中之一,见一石高卧,光滑平整,形似棋盘,楚河汉界依稀可辨,相传南斗、北斗星君遨游四海路过此地,曾在此石对弈。棋盘石底部由10余块大片石组成,形态各异,构成一组妙景。两片巨石壁立,露一线天光,可容一人沿两壁攀缘至棋盘顶,谓之“一线天”。

图片

图片

北山一石形如大船,长10余米,宽4米,一人推之如船颠簸水中,众人推之也是如此,浮槎山可能得名于此。相传久远的古代,人间与天上,凡人与仙人为了亲密往来,在每年的八月,乘槎(木筏)从海上至天河。浮槎就是往来于海上至天河的木筏。据《博物志》一书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住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庙】浮槎山又名北九华,佛教鼎盛时期有寺庙10余处,相传有六百僧,三百尼。甘露寺、浮槎寺最为有名。甘露寺又名大山庙,位于浮槎山主峰,合巢泉旁,主殿二进一院二厢,四周山头、山涧的7处庙宇属甘露寺下院。每逢春节、元宵节、佛诞期,远近数百里信男善女云集山中,朝山拜佛。原有宝珠寺,红莲寺、龙会寺、桃花庵、地母庵、陈柱庵、朝云庵,现已无存。

图片

图片

附:浮槎山水记
欧阳修〔宋〕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