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更幸福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4-04-30 发布于北京

小编说:

共生会让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没法活好自己,活出自己,亲子关系中的共生关系更像一种柔弱的极致依恋,共生关系中的那个成年人并没有活出独立自我,内核性自我弱而不稳定,有了孩子便依附于孩子。我们都知道“藤缠树”,树必须是强而有力量,否则藤很快能将树拖累致死。养育关系中的共生,“藤”是家长,孩子是“树”,但是孩子显然不是强而有力量的树,孩子是小树苗,小树苗被藤缠上,窒息、惨白、枯萎是无法逃脱的结局。

灵音小编

者:南小希

来源:壹点灵心理

最近的热播综艺《是女儿是妈妈》中,几对明星母女的相处方式引发了讨论。

其中,39岁的“安陵容”陶昕然最让网友们感同身受。

她的妈妈是一位老师,从小就对她要求严苛,挨打更是家常便饭。

连考了98分,全班第四名这种成绩也要挨打,因为母亲觉得“老师的孩子怎么能没考进前三名”、“98分是粗心,不能让女儿骄傲”......

母亲打压式的教育在陶昕然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后来她自己做了母亲后,便特别注意对待女儿的方式,以免自己的缺憾在女儿身上重复。

很多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的人,都像陶昕然一样,努力在成年后重塑和父母的关系,或是尽力弥补下一代。

然而,当我们走近陶昕然们便会发现,她努力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阴影,但她身上却处处有母亲的影子。

因为这种做法的本质,仍然和原生家庭黏连着。

在心理学上,这类人被称作“未分化”的个体

这样的黏连,无意识影响着一个人自己的命运。

图源:pexels

01

未分化的人

容易过度孝顺父母

首先,看看他们对待父母的方式就知道了。

就像陶昕然,她在节目里几次谈到童年经历,都绷不住痛哭,显然还难以释怀。

但另一方面,在成年后,她却主动选择成为了一名付出型女儿。

在过去三年,她消失在公众视野、放弃工作,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

这种担当让人感动,但同时,她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又不禁让人心疼。

更有甚者,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对父母孝顺到极致、像苦行僧一样反哺着父母。

图源:pexels

女性朋友小A,虽然已经结婚生子,却总把这些话放在嘴上:

“父母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我知道我欠我妈的。”

她可以把自己的所有积蓄掏出来给他们换房;

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会给父亲买成箱的茅台酒。

不仅如此,她还出奇顺从。

有一次,母亲要到她家住一阵子,但不喜欢她养的猫。

为此,她只好忍痛将养了几年、有深厚感情的两只猫送人了。

这件事在她心里留下了创伤。

但是,在母亲面前,她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身不由己地无条件服从。

表面看起来,小A像是得到了很多爱才想回报父母,但实际上完全相反。

图源:pexels

小A来自东北。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从小到大,母亲喜欢叫她“埋汰鬼”。

她母亲脾气暴躁,一心烦就找她出气。

她是一个被从小打到大的女生,总是提心吊胆迎接着母亲未知的情绪风暴。

再看生活中很多自我牺牲、无条件孝顺父母的成年人,往往都曾是被打压贬低、在严苛的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

真是验证了一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

为什么很多被错误对待的孩子反而会过度孝顺服从?

这个问题,可以从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哈罗做过的“吹风机吹猴子”实验中找到答案。

图源:pexels

一开始,他让刚出生的猴子与布偶做成的猴子形成依恋,将它当作妈妈。

接着,实验人员在布偶妈妈身上装了几个强力吹风机。

当“妈妈”一下子变成风力很大的吹风猴,不仅没有吓退小猴子,小猴子反而更加使劲地抱着它。

这个实验说明:在施虐性养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仅不会逃离,反而会更加紧密地依恋养育者。

就像《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明明深受原生家庭迫害,却仍然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给父母打钱,替不争气的哥哥收拾烂摊子。

成为家庭的“拯救者”,是他们唯一能体验到“依恋”的时刻。

图源:pexels

02

未分化的人

是孩子的两种“有毒客体”

再看看他们和孩子的关系。

有一位青少年来访者,不断抱怨自己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母亲。

比如,每次吃饭,母亲总是要在自己碗里夹一堆菜,就像她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一样。

不仅如此,母亲不管她是否需要,总是一股脑塞过来过多的照顾和关怀。

上小学时,她的教室在五楼,而母亲每次送她到校门口,必须要看着她上五楼。

直到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五楼的教室门口,和她招手完后,才会离开。

这个举动让她被很多同学嘲笑,说她应该回幼儿园去。

图源:pexels

其实,这样操心的母亲很常见。

网上有个段子说“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

所以这类过度照顾子女的父母,被称作“秋裤综合征”,心理学上也叫“兴奋型客体”。

其实,他们潜意识的愿望是渴望通过全然满足自己的孩子,以补偿童年那个充满缺憾、总是得不到的自己。

而与之相反的,是另一种是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贬低孩子的父母。

他们愤怒地否定孩子的一切要求:

当孩子还小,他们会说:吃什么肯德基?去什么游乐场?

当孩子长大了,他们会说:要什么平板?买什么新衣服?

图源:pexels

他们永远在让孩子感受到挫败:

为什么没考第一名?你考98分有什么可骄傲的?

隔壁家谁谁谁这么乖这么聪明,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

他们贬低、苛责,充满愤怒。

这类永远在打压孩子的父母,被称为“挫折型客体”。

本质上,他们潜意识在与自己的孩子竞争:

我都没有过好,凭什么让你过上好日子?

不知不觉,他们活成了自己父母的样子,让创伤在代际间传承。

图源:pexels

03

未分化的人

内心有严苛的“超我”

不仅如此,未分化的人,也不能好好对待自己。

朋友小B就是这样的人:她对他人过于奉献和付出,却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她一年到头都不买衣服和化妆品,吃穿用度极尽节约。

却可以大方地借五万块钱给一位不相熟的同事,连借条都没要。

结果过了几年,对方都不肯还钱,这成了她心上的一根刺。

谈到这段经历时,她说:“当时他遇到了一点难处。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见不得别人过得不好。

“见不得别人不好”,让人想到一个心理学名词:病理性利他

他们对他人有莫名其妙的负罪感,总想着对别人好,对自己却非常无情。

图源:pexels

不仅如此,这类人还往往有一些慢性的身体不适,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

他们意识不到,这往往是自我攻击的躯体化表现

这一切,都来源于内心那个极强、极严苛的超我。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这样对孩子说:

我打你,是因为你不乖。

我骂你教育你批评你,是为了你好。

我不满足你,是因为你是个坏孩子。

这一切都在对孩子表达:我是对的,而你是错的,我这样对待你是理所应当的。

图源:pexels

父母惩罚孩子时,孩子是有强烈的恐惧的。

但父母通过这样的表达,将孩子投射出的恐惧还给了孩子。

于是,孩子会转头开始攻击自己:认为自己的惩罚是应得的,因为自己是极其糟糕的人。

这就形成了对父母的道德防御:

我是不听话、应该受到责罚的孩子、而你们是完美的好父母。

这样的信念根植在心里,让他们成年后总是莫名其妙地自责、内疚、自我攻击,倾尽一切对别人好,就像自己天生有罪一样

图源:pexels

04

完成分化

成为独立的自己

这不禁令人感叹:与原生家庭未分化的人,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才能成为自己啊!

可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困难是不理解的:

“你已经成年了,不能再怪罪原生家庭了。”

“你是独立的个体,你不要把过不好的原因归咎于父母。”

只有真正身陷其中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艰辛。

但是,这却是每个有此类困扰的人都值得终身尝试和努力的议题。

只有完成“分化”,才能将人生的自主权夺回来,拥有精彩的、自己可掌控的人生。

图源:pexels

在很多人心中,那些没得到的关注和爱是无法实现的愿望。

他们就像没有吃到糖的孩子,对那份甜度是很难释怀的。

他们会不断执着于和旧客体纠缠、用不具适应性的方式企图实现愿望。

想实现愿望的途径往往是:执着于付出、想改变父母、把父母变成好客体、从而得到父母的认可。

而要实现“分化”,意味着要放弃对父母、孩子的期待,自己去找糖吃。

去找资源,让自己得到正性、安全的关系。

让自己的世界扩大,遇到好的朋辈、师长、恋人,去找心理咨询师,让自己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图源:pexels

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说过:拥有新的客体关系体验,是人格成熟的唯一途径。

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之后,自我会重新内聚、内核会慢慢稳定。

只有内核稳定的人,才有能力将无法实现的愿望变成可以追逐的欲望:

他们不再是哭求糖吃的小孩,他们有能力自己创造生活的甜度,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更多美好甜蜜的感受。

同时,要成为自己的好父母,重新养育一遍自己。

养育者的看见和回应,会让孩子获得一种内在的、源源不断的能量,这种能量会让他变得自信,充满勇气,并且可以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心理学家科胡特称之为“心理氧气”

图源:pexels

所以,我们需要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重新给自己那些本应由父母给的关爱、理解和回应。

好好看见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感受。

和内在小孩在一起,好好抚慰那个受伤的自己。

停止让自己受委屈,当发现自己在委曲求全、忽略自己时,要对自己说一声“stop”。

同时,学会自我满足,不亏待自己,给自己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体验

任何时候,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前面,才能逐渐学会分化,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当一个人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关系中,那将会是一种崭新的体验:

原来正性的关系根本不需要自己用力维持。

原来好的关系,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祝你能够走出创伤,拥有不被裹挟的人生❤️

图源:pexels

【原创】讨厌喜欢自己的异性正常么? 刘高霞

【原创】房树人求分析,可以这样画吗?刘高霞

【转载】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八个特征,如何治愈和防范?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要如何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