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汐摊区”折射管理智慧

 常心舟 2024-04-30 发布于重庆
原标题:“潮汐摊区”折射管理智慧
只因一个小小的民生举措,山城重庆又“火”了。据媒体报道,自去年4月以来,重庆市南川区在城市小区周边、街心公园周边等区域创新性设立“潮汐摊区”,引导菜农和果农等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实现定时定点的有序管理。
就像是“赶潮”,每天清晨6点到9点,以及傍晚4点到7点,摊贩们纷纷挑着篮子、背着背篓来到指定地点,售卖新鲜的蔬菜水果。一旦到点,他们便迅速清理现场,恢复道路原貌,将便利还给市民。
城管和摊贩不再“你赶我躲”,这种相互理解、各退一步的创新举措,不仅确保了流动摊贩们能够获得稳定收入,也方便了周边居民的日常购物,赢得广泛赞誉。
2020年,中央文明办明确指示,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各地城市在治理地摊经济上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地摊经济,带着那份独特的“人间烟火味”,在街头巷尾重新焕发生机。
“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自古有之,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而止于至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摊点,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一头连着社会烟火气。地摊经济,因其经营成本低、无需纳税等原因,成为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吸纳大量就业人口,还提供便捷服务,满足部分市民的日常需求,一定程度上激发经济活力,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弹性”,被称为“典型的民生经济”。
流动摊贩也有弊端。由于缺乏固定的门店和经营场所,摊贩经常占道经营、随意摆摊设点,食品安全难以溯源。他们乱扔的果皮纸屑、产生的油烟和噪声等,也对环境卫生和周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破坏了市容市貌。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流动摊贩进行严格限制和处罚,虽然易于操作,但效果不佳。如今,面对政策转变,不少城市管理者“犯起了难”:一方面要避免激化社会矛盾,不敢轻易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担心“口子”开太大,导致摊贩聚集,影响市容市貌。
无论是“一禁了之”还是“放任不管”,都不是好办法。地摊经济并非是要回到过去那种无序的状态,而是在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寻求一种平衡。
如何达到平衡?如果只是“拍脑袋做决策”、或仅倾听关注某一方需求,就无法让管理跟得上城市发展。多倾听、多调研、多思考,把管理思路打开,以综合施策、疏堵结合替代“一禁了之”,才可能既保障普通劳动者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又让城市更加宜居。这是新发展阶段的“地摊经济2.0”版,需要城市管理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应对。
重庆设立“潮汐摊区”的举措,无疑为当前各地治理“地摊经济”提供了新思路。这也表明,在管与不管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空间,等待着城市管理者去探索和发掘。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够因地制宜发展地摊经济,从精细化治理的角度,多下功夫、多谋良策,实现多方共赢,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丰静)
来源:安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