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孙贤华 || 一次难忘的旅行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01 发布于湖南

一次难忘的旅行

作者:孙贤华

岳阳老年大学文学鉴赏班为了让学员丰富创作素材,开阔视野,每个学期组织学员出去采风一次已经成为传统。这次选择的是湘西芷江、洪江三日游。


铭记历史的红色之旅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参观这座彪炳史册的英雄之城。

历史回溯到79年前,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下,迫使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殊如芷江当时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大量国民政府的军事单位集中于此,苏联援华空军和美国飞虎队以这里为大本营),所以,芷江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地的最佳选择。8月21 ~2 3日,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受降代表箫毅肃中将递交了百万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等有关资料,落实了有关受降细节,签署了包括日军武装解除、战俘问题、受降等事宜,形成了一系列备忘录,为中国军队在各地接受日军投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从高大威严的标有“受降纪念坊”字样的门楼进入参观。此纪念坊于19 47年8月30日落成。门柱上的对联都是由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官镌写,字迹苍劲有力、寓意深远。其中一副对联: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礼,千秋战史纪名城。更是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展示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豪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庄严肃穆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等。看到那一幅幅记录中国人民八年舍生忘死,同日军浴血奋斗的画卷,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我华夏大地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面对凶恶的敌人,同仇敌忾,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各个战场上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此时,我眠前浮现《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电影的战斗画面,耳边回荡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等激昂高亢的战歌。当在展览馆中看到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人民面前低下罪恶的头颅,看到挂着白旗的投降车和刀柄上挷着白布的日本战刀等标志中国抗战胜利物品时,不禁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是啊,在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中,湖南这片热土和人民是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先后进行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芷江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其中长沙会战,三战三捷,衡阳会战,悲壮惨烈。展现了湖南人:“不怕死、耐得烦、霸得蛮”的霸气,彰显了“想要中国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豪情壮志。“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纪念馆前石碑上毛泽东苍劲洒脱的行书体“人民的胜利”几个镀金大字,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夺取抗战胜利的喜悦之情。

芷江这座英雄之城,不仅在抗战中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是一块红色热土。1935年12月28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和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先后进入芷江,在此召开了“政治干部会议”,发起了“便水战役”,书写了红二、六军团长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在游览通道县芋头古侗寨时,走了一段”红军路”。这是1934年12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及中革军委第二野战纵队途经这里,沿着芋头古驿道,翻越太平山西进贵州的湖南最后一站,为“通道转兵”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地人民热情相迎相送。当年红军还留下了一部分伤员在侗寨养伤,当时人民还将重伤牺牲的红军战士安葬在此,彰显出浓浓的爱国情、军民鱼水情。


穿越时空的寻古之旅


在芷江,我们还游览了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号称世界最长的“龙津风雨桥”。此桥横跨在舞水河上,始建于明代1591年,系僧人宽云独自募捐兴建,历经沧桑400多年,屡坏屡修,桥全长246.7米,宽12.2米,整桥为木结构,无一钉一铆,皆榫栓构建。龙津风雨桥一直是中原腹地通往西南的交通要冲也是商贾经贸和市民休闲的场所,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远观如巨龙伏波,英姿神采;近看像一条飘逸的彩带,将芷江这座英雄古城妆扮得更加俏丽俊美。沿河两岸,侗族古楼群、文阁、吊脚楼等古色古香的建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楼在水中立,水绕琼楼转,让人陶醉。沿着河边青石板路悠闲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副清新脱俗的水墨画中,别有一番惬意。

沈从文在杂记《湘西》中写道:“河流到了这里忽然展宽了许多,约三分之二里……”传说沈从文当年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同学的表姐,并与其热恋,后同学的表姐被土匪劫走,他伤心之下星夜乘船远去北京,从此芷江少了一个警察署里的办事员,中国多了一个大文豪。

依依不舍离开芷江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洪江古商城”,这里曾是由路奇执导,著名演员张丰毅等主演的电影《一代洪商》的拍摄地。俗称“中华商业文明第一都”。

走进古商城,在旅游中心大厅内,一幅《洪江1915 》的大型油画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此画是由怀化籍旅美画家周孜孜及钟诚老师等人花3年时间精心创作的。整幅油画长9米,高4米,画中人物有1915人,比《清明上河图》还多,把洪江古商城全貌尽收画中,十分震撼,堪称古商城无价之宝。游客纷纷在油画前拍照留念。

接着我们沿小巷石板路依次前行,这商城还真大,小巷深深,交叉密布,要不是导游带路,我们真可能像进了迷宫,只知进不知出。据导游在车上介绍:洪江古商城鼎盛于明清,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因经营桐油、木材、白蜡、鸦片而闻名。如今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包括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虽然天空淅淅沥沥下着雨,大家仍兴致盎然,在雨中游古城别有一番风情。行走在那石板路上,每行一步似乎追寻着古商人的足迹。这是一次返璞归真的旅行,仿佛闲庭信步,尽享宁静与美好。我们一路进店探古,在古戏院中欣赏演员仿古表演,如京剧、皮影戏、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女子”展示才艺,或与栩栩如生蜡像的药店伙计、商铺的帐房先生,拔算盘、合影留念,或在药王孙思邈像前祈福平安。特别是在一“衙门”内,几个身着朝服的“县大人”和“差役”表演“升堂”时,我们的一个同伴从座位上一跃上“公堂”,双膝跪在“公堂”上喊道:“民女冤枉啊”,情景很是逼真,惹得游客哄堂大笑。这些活动,确实让我们体验了只在电视剧中才可看到的现实版,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明清时代商城的繁华中。这里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像是从古商城中飞出的时代音符。

洪江古商城,不仅是原湖南的商业重镇,而且是“廉洁”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这里的商人既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又有诚信经商的美德。洪江四大巨商张积昌、朱志大、梁湘帆、刘岐山皆是“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的传奇人物。这些成功商人都鼓励子女励志创业,朱志大曾写下家训:“子孙强似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弱似我,要钱做什么”?看似无情却有情。店铺中的商训:“经商不以获取利益为利益,以忠诚为利益;卖物不以赚钱为赢家,以诚信为赢家”。“吃亏是福”等条幅,寓意深长。真是:不游古商城,枉来湘西行。

我们走进“皇都侗文化村”,侗族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风光以及侗族人民的热情豪放让人忘却烦恼,尽享愉悦。在看完一场侗族文艺演出后,我们尝试了侗族的“合拢宴”。

“合拢宴”是按人数用桌椅对拼二排,中间放菜。参加“合拢宴”的客人先手牵手在侗族姑娘带领下,沿着桌椅边唱边走,然后回到原位。侗族年轻男女热情友好地给客人敬二轮酒,大家面对面喝酒吃菜。“高山流水”是他们招待贵客的最高礼仪,由侗族四个年轻男女从低到高依次架起酒壶,如高山流水般向贵客的酒碗中斟酒。在这过程中还有不少讲究,敬酒的阿妹会靠近贵客的耳朵,说些祝福的话,贵客的双手不能碰酒碗,酒碗由侗族姑娘端到客人嘴边。双手碰碗,喝酒不算;且贵客不能站起来,屁股一抬,喝酒重来。其实这样的规矩就是防止贵宾起身、推碗来阻止高山流水的中断,她们在敬酒的过程中会唱歌,要求歌声不断,喝酒不停,所以没有酒量的人是不敢应对这个“高山流水”的环节的。我们这次有二位老师接受了侗族男女的热情挑战(喝的是侗族自酿的甜米酒,度数不高)。整个场面热闹非凡,温馨浪漫,体现了汉侗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吃完“合拢宴”,我们还欣赏了侗族的篝火晚会。我们团队的队友潘嫂自告奋勇当了”火炬手”,侗族男女同游客手牵手围着篝火唱啊跳啊,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行程中我们还游览了通道县的“芋头古侗寨”,进入寨子要经过四座风雨桥。这里的建筑都是用木构造,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岸上古楼、吊脚楼等座落在山坡上、小溪边。特别是寨子中央的“芦笙鼓楼”是山寨雕梁画栋最漂亮、最高的一座古楼,它一共有九层,上五层为八角形,下四层则是四角形,顶部是当地特有的一种乐器芦笙形状。每一层的边檐上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十分雄伟壮观。这里既是民众聚会、待客议事的重要场所,也是男女老少夏季乘凉、冬季烤火的休闲场所。

行走在“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寨子中,喝几口比矿泉水更清纯甘甜的“乾隆古井”水,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中,让人放下繁杂,尽享宁静。

一样的四月,不一样的情愫。此次湘西之旅,我们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领略了湘西的自然风光,还感受了侗族同胞的热情和豪放。不虚此行,感慨颇多!

作者简介:

孙贤华,岳阳市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岳阳老年大学文学鉴赏一班学员。

图片:作者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