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在世,你有多少“修行”,就有多少福报

 fentouge 2024-05-0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一直以为,“福报”这个词是佛家专用语,其实,它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夫造祸而求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不过,佛家中讲究因果报应,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所以“福报”一词,就被看成是修行的最终成果:修行有多深,得到的福报也就有多深。

南宋僧人释师范写过一首诗:此功德海无边际,流出当人一念中。一念真心充法界,当知福报亦无穷。

一念真心,修行修的是什么?就是修自己。把自己“修”好了,福报自然就来了。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来“修行”的。每一个人修行的程度不同,他所得到的福报也就不同。

人在世间的修行分为四个层次,来看看我们各自处在哪个层次里。

图片

修身

修身,不是指锻炼身体,而是通过对语言行为的修行,来达到一定的要求。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就是这个“品牌”的代表。

语言和行为,是人的两大标签。有时候,通过语言或者行为就能判断一个人的行养到什么程度。比如说一个人总是口出脏话,总是行为粗鲁,那又怎么可能指望他有好的修行呢?所以,修身,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有约束自己语言和行为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在说话中带着脏字,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往后的语言交流中,特别地去注意改正这个缺点;如果你的性格比较粗暴,总在行为中不自觉有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够意识到这些,就在行动中去改变,当有这样的动作出现时,及时抑制自己的冲动。这两个行为,就是修身的修行。

人总是希望自己变得更美好。而美好的结果,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行。当我们能够把自己不美好的一面,逐渐变成美好的,就是一个“得福”的过程。

图片

修性

修性,是指修炼人的欲望。人之于世,都是有欲望的。这个欲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

对于物质的欲望,有的人强些,有的人弱些。有的人一心追求物质,比如房子,车子,名牌的东西,这些都是物质的欲望。这也是人的一个正常心态,因为人向往美好的、高质量的生活是没有错的。只不过,凡事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变成强求。强求的东西,总不是好的。

精神上的欲望也一样。你想要的越多,人就会越累。很多的事情,都有它的定数,想得太多,有时只会让脑子更加复杂,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放下一切过分的欲念,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把欲望控制到最低,就是修性。

图片

修心

宋太宗赵光义写过一首诗,叫《缘识》,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勿枉用心闲过日,业随福报猛如泉。

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他南征北战,统一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对于宋朝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赵光义十分喜欢诗词。宋词在宋代的兴起,跟赵光义也有很大的关系。

赵光义是一位比较大度宽容的皇帝,这可能和他信佛家有关系。他认为人的修行,主要在于“修心”。修心的表现,就是对于一切事物不要过于计较。或者有人会说,赵义光是皇帝,有了最高的社会地位,他自然可以不用去计较一切。

这其实不是修心的理由。一个人的修行,不在于他在什么样的位置,而在于他的心态。当皇帝是他的宿命,也是天意。我们普通人,也有我们自己的命运。当皇帝不一定就开心,当普通人也不一定就不开心。开心与不开心,就在于各人的心态。

修心,也就是修炼人的心态。当心能够放下,能够宁静,能够荣辱不惊,能够看破世间的得失的时候,心的修行就达到了。

图片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两个人,同时获得一份意外的财富。这样的事情,当然是惊喜的。但不久,这份意外的财富被断定为失误,必须收回去。这时,其中的一人就不干了,说,既然财富属于他了,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于是,他不服,他闹,他拼命想要保住这份意外之财。

另一个人却很平静。他说,这本来就是一笔不属于自己的,也是多余的财富,得到了,自然欣喜,收回也是正常的,毕竟,它没有在计划之内,所以也不算得到。他很痛快地把这笔财富退了回去,没有失落,也没有多余的废话。

这样的人,就是“心大”的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能看开,看破,能够淡然处之,就能体现出心的修炼。修心的人,其实也是有福的,因为他不会去计较什么,心就不会那么累;心轻松了,生活就能轻松快乐,人也能够自在。这难道不是福么?

图片

修福

人既然都修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修福”呢?难道,福也是修来的么?是的,修也是要修的。

福报既是上天给的,也是自己修的。在前面,修了身,修了性,也修了心,那到了这一步,就是修福了。其实,福已经在前面的修行中,得到了积攒,只要再修炼自己的善行,福报也就能来了。

修福,就是修德。而德的中心,就是善。一个人,有善念,还要有善行。当一切的行为,以善为本时,福的根就种下了。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善是随生而来的,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善有时会被掩藏,因为“恶念”更加猖獗。所以,只有时时把善提出来,放在心头,才能克制住“恶”的横行,让自己的德行得到修炼。

修德,也是修福。“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所以,有善念有善行的人,福报也不会远离他的。

图片

所以说,人生在世,能有多少的修行,就能得到多少的福报。这也是我们常说“因果报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