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过五十,不管儿女多孝顺,都要懂得“麻雀定律”,别不当回事

 新用户87852597 2024-05-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图片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很少有飞禽走兽能与人类共存。

可有一种鸟儿,建城前它们在树洞筑巢,以昆虫为食;

建城后它们在垃圾堆里找食物,工厂的烟囱里、废弃的铁板下,都能成为它们安家的地方。

这种有着极强适应生存能力的鸟儿,便是麻雀。

有位哲人曾说:“聪明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愚蠢的人则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谁都曾年轻,每个人也终究会老去。

人老了,都盼着能够老有所依,得一个幸福安享的晚年。

可走过人生风雨,也会明白,人能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人过五十,不管儿女多孝顺,也要像小小的麻雀一般,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为自己留条后路。【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图片

与儿女保持距离,不过度干涉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去和亲朋好友看海,途中,母亲想上厕所,当着众人的面,就问了问身边的儿子:

“要不要上厕所?”

此时,已经21岁的儿子觉得有些尴尬:“妈,我都这么大人了上厕所还需要你告诉我……”

母亲不以为然,她以为儿子只是随口说说,可回到家后,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儿子的信:

“您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可一边给的过程中,一边又觉得那是您的'授权’,并不认为这是我天生拥有的权利。

你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母亲这才知道,自己以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儿子来说却是无孔不入的施压。

周国平说:“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再亲密的关系,相处时也要留出空隙,给彼此自由呼吸的空间。

有时候,把子女当做“别人”,将生活还给自己,才是晚年最通透的活法。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中的母亲57岁,已经退休2年,儿子也已成家立业。

一直以来,这位母亲都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儿子婚后她也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两口的责任。

虽然不住在一起,但她每天早上都会去帮儿子儿媳打扫卫生、做早饭,等到儿子儿子歇下后,她再返回自己的家。

可有一天,她照常买了菜欢欢喜喜上门做饭时,却发现门锁已经换了。

在儿媳与儿子的争吵中,她才发现,是自己管得太宽,让儿媳不太自在。

她的帮忙没有给他们带来快乐,只有隐私被窥视的尴尬。

母亲一气之下,就带着老伴去草原旅游,一路上拍照留恋,漫步玩耍,不亦乐乎。

在老伴的劝说下,她才终于明白: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人生中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父母与子女之间,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

人老了,体面退出子女的生活,是对子女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王维在诗中写:“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劳累奔波了一辈子,躲得清净才不算辜负了这一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掺和儿女家事,不去理别人的乱麻,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图片

图片

用心经营好自己,不荒废光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句话: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无所事事中辜负了光阴,在原地踏步中辜负了自己。

五十岁以前,为子女为家庭身不由己;五十岁以后,要学会把生活还给自己。

赵慕鹤的故事,要从他75岁那年说起。

那一年,已经年过古稀的赵慕鹤决心要去游历欧洲,做个背包客。

他毅然决然办了签证、护照,带着他贫瘠单一的英语词汇量,单枪匹马地踏上了去欧洲的旅程。

6个月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大半个欧洲,本以为回来后赵慕鹤会安享晚年,可他还是没让自己闲下来。

87岁的时候,赵慕鹤为了给小孙子做个榜样,便开始重拾课本,自考大学。

谁知赵慕鹤竟然真的以年近90的年纪,成功考上了台湾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

上了大学后,赵慕鹤每天精神满满,与校园里的年轻人无异。

他花费了更多时间精力在学习上,日子过得充实又愉快。

91岁顺利拿下本科文凭后,赵慕鹤并没有停止脚步。

98岁考上研究生,106岁备考博士,闲时研习书法、学习电脑、去医院做义工......

赵慕鹤在时间的催促下变老,可他也一直在追赶时间的步伐,始终丰富自己,用心经营自己。

他说:“人生唯一的幸福,是不断前进。”

人老了,脚步放慢,节奏放缓,不必再为生活而劳碌奔波。

但是也别太清闲,总要学会为了快乐而“折腾”自己。

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明白,自己曾经所渴望的闲里,藏着无数的枯燥、寂寞、颓丧,以及各种琐思杂念。

三毛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经营好自己,然后静静地去等待就好了。”

学习新知识,坚持做运动,忙出价值,闲出情义,认真活好当下的每一个今天,就是晚年生活最大的幸福。

图片

图片

积极修炼好心态,不消沉叹老

古时的一个边陲小镇中,传说有一个包治百病的老神医,不少人都慕名前来,以期能够治好自己的病。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人,他右腿残废,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很是吃力。

路过的镇民看到他都纷纷摇头,用十分同情地口吻叹道:

“可怜的小伙子,难道他还能向神医再要一条腿吗?”

年轻人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对众人说:

“我并非是要神医给我一条新腿,只是想来请教他,叫我知道没有一条腿后,该如何过日子。”

故事虽短,道理却深。

人活一世,谁都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谁都没有完美无憾的人生。

那些缺憾,恰如故事里那条残废的右腿,既然已经发生,就不能再挽回,可日子却还要过下去。

曾经未完成的事如此,如今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是如此。

季羡林说:“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

没有谁可以阻挡岁月的流逝,每个人从出生到衰老,就注定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程。

与其忧郁焦灼度日,不如顺其自然随心。

允许自己的精力衰退,悉心照顾身体就好;允许自己的脚步放慢,宽心欣赏风景就好。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守住心中的一片花开,我们想要的幸福就会一直都在。

林清玄曾说:“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前半生,我们总在生活的追赶下身不由己;后半程,更要随心在自己的节奏中,好好安放生活。

选择开心,成为习惯,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它的风姿,年龄容颜的逝去也是一种沉淀的美。

往后放平心态,别叹老悲秋,别消沉度日,从从容容,把日子过好,把自己活好,就是最高级的生活态度。

图片

《悲喜自渡》中有句话: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路上曲曲折折,无论看过了多少风景,路过了多少人,最应该珍惜的是自己,最值得依靠的还是自己。

真正聪明的老人,都能像麻雀一样,懂适应生活,能更新自己,去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与心态。

点亮“在看”,愿你在岁月的洪流中,持一颗平常心,经营好生活,守得住福气,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