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点干货,教你快速准确鉴别春白茶好坏,商家再也骗不了你

 小陈茶事 2024-05-01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新买了一串珍珠,刚拆开快递,目光就被珠子表面的粉光吸引。

那抹淡淡的粉,像晨光初曦之际的光晕。

珍珠的白底与粉光衬在一起,有一种白里透粉的美感。

买天然珍珠,或多或少都会带有瑕疵。

比如,不够圆、不够细腻、光泽度欠缺……

但只要底子好,表皮无缺,珠光亮洁,便瑕不掩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购物习惯,刚到手的新饰品、新买的衣服、新到手的化妆品等,收到后总要抽出时间试一试。

看整体是否满意?看是否符合眼缘?

亦或者在拆开验货时,找一找有哪里不足。

若有问题,早发现才能早解决。

对待新买来的白茶,也是如此。

收到一箱新茶后如果不管不顾直接存下来,等存老之后再去喝。

万一这箱茶存在严重先天不足,存到半途才发现里面早已变味。

多年的存茶付出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可惜?

五月已至,今年的春白茶即将陆续上新。

趁着春茶上新季买茶选茶,不论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春寿眉,大家可别忽视验货这一环。

多从以下4点细节认真比对,买茶才不易踩坑。

《2》

一、好茶要名副其实。

前段在朋友圈看到一段分享。

“今年新买的头采银针,性价比挺高,比往年实惠许多。”

且不说,四月中旬就早早上市,时机显得过早。

单从对方发出来的实物图看,也对不上号。

图片中,茶芽比例偏长,看不出粗壮紧实感。

这样的白毫银针,明显是中后期采摘的,肯定不是头采。

白白占着“头采”的名义,结果却有名无实,名不副实。

这类徒有虚名的春白茶,哪怕隔着屏幕没有闻过茶香、喝到茶味,也能看清它的可信度不高。

无独有偶,之前帮一位茶友鉴定过一款茶。

那款茶据茶友自称,是他在厦门旅游时买的一款2023高山白牡丹。

收到后总感觉不对劲,花香有些淡,但喝着茶味也还行。

点开茶友发来的实拍图,细看几眼后发现问题所在。

那款“白牡丹”的整体用料,好生奇怪。

叶片,有大有小。

茶梗,有粗有细。

在这当中有三、四成左右的芽叶,勉强算是白牡丹。

但超过半数的原料,由于叶片过分宽展,只能算寿眉。

看到这样的茶,如果以白牡丹的价位买回来,实在太坑人。

《3》

二、干度表现要出色。

白茶国标里,对干度存在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不得超过8.5%。

当然,这仅是最低限制。

工艺精湛的优质白茶,干度还要进一步下降。

尽可能保留天然养分物质、风味物质的同时,将整体含水量做到越干越好。

干度越是出色,越有利后期储存陈化。

仓储多年后,能让一款茶始终保持纯净纯粹的茶香,茶味越存越醇厚饱满。

不至于存着存着,茶味越存越薄,香气越存越淡,直到最后水味、闷味出现,完全不能再喝。

测含水量,最精准科学的做法,是借助专用仪器设备。

普通茶客在手边没有机器帮助测定的前提下,也不必心急,有不少土方法可以借鉴。

简单概括下,无非是触、捏、拗、听等,通过感官分辨。

茶芽里外烘透的白毫银针,芽头表面的白毫会“蓬”起来,同时,伸出一根手指,用指腹靠近茶芽尖端,轻轻触碰下能感受到针扎般的微刺。

而含水量稍微重一些的话,同样用手指头触上去,触感会钝许多,一比便知。

粗略判断一款白牡丹的干度,除了摸一摸芽尖外,还可以顺手捏一片叶片。

从一大袋茶里随机取出几片干茶,两指并拢,将叶片捏碎。

干度出色的白茶,叶片能轻松捏成粉末状。

而含水量高于10%、甚至高于15%的茶,叶片微有韧性保留,捏碎后大量碎叶呈现细碎片状,非齑粉状、粉末状。

最后,春寿眉的含水量在居家自测法中会更加有趣。

当你捧起一把干茶时,受到梗叶彼此间摩擦触碰的影响,会发出沙沙沙声响。

上手随便拗断几根茶梗,在茶梗断裂那一瞬也能发出清脆声响。

安静聆听这些细微动静,通过听觉分辨,就能知道这样的茶做得足够干燥。

《4》

三、春白茶的茶毫多多益善。

前段在山上,试喝了今年春寿眉的毛茶。

沸水冲入,快速出汤,沥干茶汤后揭盖趁热闻,毫香好浓郁啊!

在一众花香、鲜草药香、干草香里,毫香的存在感极强。

见状,有茶友不理解。

“寿眉而已,又不是白毫银针,也讲究毫香吗?”

嗯,买春白茶,茶毫数量多多益善,毫香也是越馥郁越好。

茶毫多,代表一款茶采得足够嫩。

纤细的、毛茸茸的茶毫们,是新生芽叶的守护者。

能防止娇弱的新芽不被冻伤晒伤,防止嫩叶被部分虫子啃咬。

随着茶树枝梢间的茶芽、新叶不断生长发展,发育日趋成熟的叶片,叶片背面的白毫会逐渐脱落稀疏,而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会增厚,蜡质层日渐明显。

捋清楚茶毫的来龙去脉后,买春白茶时,当然要盯着茶毫多的买。

芽叶表面上附着的茶毫越是浓密厚实,越能证明它的采摘鲜嫩度。

同时,茶毫的存在还能为茶汤增色。

根根纤细微小的茶毫内部存在特殊腺细胞,能分泌特殊气息,是毫香的来源体。

同时,茶毫内存在不少游离状茶氨酸。

而这些茶氨酸可溶于水,能够为茶汤带来清甜、鲜爽的茶味特色。

所以,当一款春白茶身上的茶毫越多,毫香越馥郁,茶香更具层次感,茶味更鲜爽清甜,整体风味表现能更上一层楼!

《5》

四、试喝茶味,认准鲜醇二字。

茶叶品质好不好,好喝才是王道。

具体到春白茶身上,以茶味清鲜、鲜爽、淳和、饱满、鲜醇为上。

拆开包装试喝一款新茶时,发现它的茶味一点也不鲜爽清新。

相反带有闷闷的、低沉的、不新鲜的口感。

这说明,背后必然有猫腻。

白茶可以久存,能存成老白茶慢慢喝,不像绿茶那样看重“趁鲜喝”。

买茶时,更是少有陈茶假冒新茶的情况。

但明明是刚加工出来的当年春茶,茶味却一点不清爽鲜醇,这样的茶品质未免太差。

猜过去,是制茶工艺太糟。

茶青鲜叶遭受沤青、闷堆、萎凋不及时。

又或者其它制茶环节出了差池,导致茶味被大量损毁。

才会导致喝起来不鲜、不香、不醇爽,没有半点新茶的状态!

喝春白茶,要认准“鲜”字。

味蕾感知里,鲜味给人的感觉很微妙。

似一锅新鲜山菌,洗干净后用山泉水煮成的菌汤;

似刚破土的嫩笋,焯水清炒一番,带有浓浓山蔬之鲜;

似初夏从菜园子摘下带刺的新鲜黄瓜,洗干净后啃一口,那股极致清鲜感在口腔瞬间绽放。

喝当年的春白茶,口感体验是很清爽、清甜、清新、清润、清冽的。

仿佛所有与“清”字相关的美好词汇,都能形容得上。

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6》

有的茶,属于一眼假。

譬如,茶芽特别瘦、白毫稀少、芽叶不均匀、整体掺杂太多粗老梗叶。

这样的茶,外在形象分就不合格。

用料差、品相糟,完全让人提不起喝茶兴趣。

哪怕没有试喝,对着一张图,也能看出背后猫腻。

而有的茶,伪装较深。

通常是“看起来好好的”,但实则茶味很糟糕。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需要多闻几次干茶与叶底,认真观察茶汤清透度。

以及亲自试喝感受,排除不正常的苦味、酸涩、涩麻等负面口感。

品质好坏与否,试喝之后见真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