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算法陷阱:个性化推荐如何绑架青少年大脑

 高观点笃者 2024-05-0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这场'心理风暴'如何解决?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个性化推荐算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来自美国青少年数字产品使用研究机构 Common Sense Media 的最新报告显示,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中位数时间达到43分钟的孩子,占到全体被调查者的97%。更有甚者,半数以上的孩子每天要接收到200多条APP通知和推送,极端情况下这个数字甚至达到了4500条。

个性化推荐算法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确实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根据文章提供的数据,智能手机和各类应用已经占据了美国青少年很大一部分时间和注意力。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凭借强大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能够精准定位用户的喜好,随时调整内容,激发多巴胺,让孩子们欲罢不能。游戏等应用也通过推送通知、激励机制来吸引孩子每天花大量时间。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特点确实让人联想到毒品。首先它们都能刺激多巴胺,给人快感和满足感。其次它们会让人欲罢不能,分散注意力,影响正常生活。再次它们会让人产生依赖,离不开它就焦虑烦躁。

福布斯的John Koetsier认为TikTok是“大脑的数字可卡因”,根据2021年泄21年泄露的数据报告,用户平均每天在TikTok上花费89分钟。当我们使用TikTok时,我们实际上是在给自己下药。“当您滑动手机屏幕时...有时你会看到一张照片或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它引起了你的注意,你会感受到大脑中多巴胺的冲动——大脑的“快乐”中心。所以你想继续刷屏“。这种心理类似于约会APP,当找到我们喜欢的视频时,我们会收到多巴胺的冲击,但是由于该算法全天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视频,因此结果是不确定的,这样多巴胺就会没完没了地分泌,因为只有不可预测的奖励才会导致大脑奖励区域的持续活动。

Zack,公众号:MindfulnessTherapy“dou”音,还是数字“可卡音”?

相关研究证实了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与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增加有关。例如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自杀率上升相关。这是因为青春期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脑发育对环境因素高度敏感。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影响杏仁核、前额叶等脑区发育,进而影响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能力。

图片科技公司基于用户心理,精心设计各种吸引眼球、让人上瘾的功能,无疑是故意利用人性弱点,其目的是争夺注意力,获得广告收入等商业利益,而非促进用户身心健康。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除了算法,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驱动力还有社交需求、逃避现实、追求刺激等因素。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引导,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线下社交和成长环境。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科技公司和平台的管控,比如严格按照年龄分级,限制面向青少年的功能,让家长参与监管。科技公司自身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做出改变。

个性化推荐算法在吸引用户、制造依赖上确实与毒品有相似之处。科技发展不能以牺牲下一代身心健康为代价。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科技公司和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当然,责备沉迷网络的孩子'意志力不够'是不公平的。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来看,孩子们之所以对虚拟世界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前景、就业压力、社交需求等等。面对严厉到近乎'溺爱'的父母 时,他们唯有躲进网络的'森林'才能获得片刻的放松和自由。

图片

科技公司在个性化推荐的问题上同样难辞其咎。许多游戏、社交软件声称有年龄限制,但实际上这些门槛形同虚设,稍微改一下出生日期就可以轻松蒙混过关。有研究显示,45%的青少年曾经使用过面向成人的约会交友、博彩应用。科技公司对此心知肚明,但为了流量和利润,他们宁可对未成年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算法去影响孩子脆弱的心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

作为'守夜人'的政府监管部门,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但在执行和落实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线上线下的虚实割裂,也让监管工作难上加难。要从根本上保护青少年,网络生态的治理必须常抓不懈,监管措施必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个性化推荐算法,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代孩子生活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中,预见到更糟糕的经济前景,加上过于严格管控的父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自主探索的空间受限,于是转而逃进网络世界寻求无限制的自由。

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理健康,长时间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手腕等部位的劳损。熬夜玩手机影响睡眠质量。其次是心理健康,研究显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自残自杀。

图片

此外,过度使用手机严重影响学习和认知能力。孩子们在课堂上分心,影响知识吸收。高强度的感官刺激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阅读书籍等线性内容。手机和网络游戏让他们得到持续的多巴胺刺激,现实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智能手机也在影响青少年的社交方式。网络社交代替了面对面交流,使得很多孩子的社交技能退化。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点赞、关注,容易让孩子们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网络欺凌行为也在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并采取对策。家长应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诉求,陪伴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等线下活动。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教育学生识别网络风险,提高自控能力。

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角色至关重要。应加快相关立法,严格限制面向未成年人的社交媒体功能,要求科技公司承担更多责任。建立健全网络生态治理体系。同时加大投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线下社交、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科技公司作为问题的源头,理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未成年人。例如主动采用更严格的年龄限制和家长监管措施,针对性地降低算法的吸引力,在页面醒目位置提示适度使用,开发更多青少年模式功能等。企业要真正将社会责任放在利益之上。

关于个性化推荐算法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目前相关的脑科学、流行病学等研究数据还比较有限。学界应加强跟踪和实证分析,为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图片

在这场围绕个性化推荐展开的攻防战中,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同时发力。对家长而言,要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加强亲子沟通,多陪伴孩子参与线下的体育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说教和限制。对学校而言,应开设必要的课程,帮助学生识别网络风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讨论个性化推荐算法是否是数字毒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确实像毒品一样容易让人上瘾,分散注意力,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科技公司利用人性弱点,设计算法诱导用户长时间使用,难辞其咎。但另一方面,个性化推荐算法本身是中性的技术,关键看如何使用。适度使用可以帮助人们高效获取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问题出在过度使用和监管缺失。

因此,与其说个性化推荐算法是洪水猛兽,不如说我们要学会如何驾驭这匹野马。对科技公司而言,应主动承担更多责任,优化算法减少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加强自律。对监管部门而言,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家长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陪伴,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兴趣爱好。

展望未来,个性化推荐技术仍大有可为,关键是要用之有道,以人为本。技术向善还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用户等多方共同努力。企业要真正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政府要当好'守夜人',学界要加强跟踪研究,媒体要引导理性讨论,公众要提高数字素养。个性化推荐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化推荐算法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不应妖魔化,毕竟技术是把双刃剑。关键是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对青少年要加强引导教育,而不是简单地限制禁止。相关各方应加强协同治理,推动个性化推荐技术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讨论个性化推荐算法是否是数字毒品,核心是思考如何看待和应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技术向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要重视对青少年这一脆弱群体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Common Sense Media. (2023). Tweens, Teens, Tech, and Mental Health: Coming of Age in an Increasingly Digital, Uncertain, and Unequal World, 2020. San Francisco, CA: Common Sense Media. 这是文章多次引用的调查报告,由美国非营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发布。报告考察了科技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 Haidt, J., & Twenge, J. (2022). Social media use and mental health: A review.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5, 101294. 这是一篇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和Jean Twenge发表在《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上的综述,探讨了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 Montag, C., Lachmann, B., Herrlich, M., & Zweig, K. (2019)。基于心理和经济理论分析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平台和免费游戏的成瘾性特征。《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16(14),2612。本文发表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上,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交媒体和免费游戏的成瘾性特征。

  4. 侯,Y.,熊,D.,蒋,T.,宋,L.,王,Q.(2019)。社交媒体成瘾:其影响、中介和干预。网络心理学:网络空间心理社会研究杂志,13(1),文章 编号4。

  5. Frison, E., & Eggermont, S. (2020)。整合和差异化方法研究孤独感、不同类型的 Facebook 使用和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传播研究,47(5),701-728。这篇文章发表在《传播研究》上,调查了青少年的孤独感、不同类型的 Facebook 使用行为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