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烈建议收藏】可用于少腹疼痛的中成药

 周原樵翁 2024-05-01 发布于北京
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强烈建议收藏】可用于少腹疼痛的中成药


1、三清胶囊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肾系分册
页码:46
处方:猪苓200g,茯苓200g,泽泻90g,地黄150g,枸杞子150g,车前子150g,白茅根300g,白术90g,陈皮90g,桑白皮90g,大腹皮90g,金银花150g,连翘150g,续断90g,藕节(炒炭)150g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下焦湿热所致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小便不利,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少腹痛疼等。
2、妇平胶囊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页码:298
处方:金荞麦300g,紫花地丁300g,莪术150g,败酱草300g,杠板归300g,大血藤300g,一枝黄花300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用于下焦湿热、瘀毒所致之白带量多,色黄质粘,或赤白相兼,或如脓样,有异臭,少腹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盆腔炎、附件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3、丹栀逍遥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处方:牡丹皮100g,栀子(炒焦)100g,柴胡(酒制)150g,白芍(酒炒)150g,当归150g,茯苓150g,白术(土炒)150g,薄荷30g,甘草(蜜炙)120g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清热调经。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胸乳与少腹胀痛。
4、三层茴香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
处方:八角茴香(盐100g,拌炒)200g,川楝子(炒)200g,木香200g,茯苓800g,北沙参200g,荜茇200g,槟榔100g,附子(制)100g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用于寒疝及寒湿所致的少腹疼痛
5、新生化冲剂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
处方:当归240g,川芎90g,桃仁24g,甘草(炙)15g,干姜(炭)15g,益母草300g,红花15g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6、温经养血合剂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
处方:吴茱萸111g,当归74g,川芎74g,白芍74g,党参74g,桂枝74g,阿胶74g,牡丹皮74g,甘草74g,生姜74g,姜半夏111g,麦冬111g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引起的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
7、鹿骨雪莲酒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
处方:鹿骨(醋炙)100g,雪莲50g,菝葜450g,五加皮200g,当归60g,川牛膝60g,锁阳60g,菟丝子(炒)100g,白芍50g,甘草30g
功能主治:温肾益精,强筋壮骨,养血活血,祛风渗湿。用于肾阳虚衰,筋骨挛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小便余沥,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8、妇月康胶囊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
处方:当归240g,川芎90g,甘草(炙)15g,桃仁24g,干姜(炭)15g,益母草300g,红花15g,徐长卿50g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了可试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9、盆炎清栓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
处方:毛冬青提取物(以总黄酮计)100g,吲哚美辛2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毒瘀蕴解胞宫,少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盆腔炎、附件炎见上述证候者。
10、妇炎康复片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4
页码:17
处方:本品为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陈皮,黄芩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片剂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妇女带下,色黄质粘稠,或如豆渣状,气臭,少腹、腰骶疼痛,舌暗苔黄腻等症,及慢性盆腔炎见上述症候者。
11、妇炎康复颗粒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14
页码:27
处方: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黄芩,赤芍,陈皮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妇女带下,色黄质粘稠,或如豆渣状,气臭,少腹、腰骶疼痛,舌暗苔黄腻等症,及慢性盆腔炎见上述症候者。
12、同仁乌鸡白风口服液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23
页码:716
处方:本品为乌鸡,鹿角,人参,黄芪,山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丹参,甘草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产后虚弱,阴虚盗汗。
13、前列安栓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27
页码:69
处方:黄柏,虎杖,栀子,大黄,泽兰,毛冬青,吴茱萸,威灵仙,石菖蒲,荔枝核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瘀散结止痛。主治湿热瘀血壅阻证所引起的少腹痛、会阴痛、睾丸疼痛、排尿不利、尿频、尿痛、尿道口滴白、尿道不适等症。可用于精浊、白浊、劳淋(慢性前列腺炎)等病见以上证候者。
14、化瘢回生口服液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31
页码:25
处方:益母草,红花,花椒(炭),两头尖,当归,苏木,三棱(醋制),人参,川芎,降香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用于癥积,产后瘀血,少腹疼痛拒按,适用于属血瘀气滞型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及原发性肝癌。
15、妇炎康复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35
页码:37
处方: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黄芩,赤芍,陈皮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妇女带下,色黄质粘稠,或如豆渣状,气臭,少腹、腰骶疼痛,舌暗苔黄腻等症,及慢性盆腔炎见上述症候者。
16、化癥回生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707
处方:益母草112g,红花14g,花椒14g,烫水蛭14g,当归28g,苏木14g,醋三棱14g,两头尖14g,川芎14g,降香14g,醋香附14g,人参42g,高良姜14g,姜黄8.4g,没药14g,炒苦杏仁21g,大黄56g,人工麝香14g,盐小茴香21g,桃仁21g,五灵脂14g,虻虫14g,鳖甲胶112g,丁香21g,醋延胡索14g,白芍28g,蒲黄炭14g,乳香14g,干漆14g,制吴茱萸14g,阿魏14g,肉桂14g,醋艾炭14g,熟地黄28g,紫苏子14g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癥积、妇女干血痨、产后血瘀、少腹疼痛拒按。
17、妇乐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948
处方:忍冬藤1126g,大血藤1126g,甘草113g,大青叶338g,蒲公英338g,牡丹皮338g,赤芍338g,川楝子338g,醋延胡索338g,熟大黄225g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妇良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952
处方:当归75g,熟地黄75g,续断75g,白芍75g,山药75g,白术75g,地榆炭75g,白芷75g,煅牡蛎75g,海螵蛸75g,阿胶珠75g,血余炭50g
功能主治:补血健脾,固精止带。用于血虚脾弱所致月经不调、带下病,症见月经过多、持续不断、崩漏色淡、经后少腹隐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或带多清稀。
19、参茸保胎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27
处方:党参66g,龙眼肉20g,菟丝子33g,香附41g,茯苓58g,山药50g,艾叶41g,白术50g,黄芩66g,熟地黄41g,白芍41g,阿胶41g,炙甘草28g,当归50g,桑寄生41g,川芎41g,羌活20g,续断41g,鹿茸20g,杜仲58g,川贝母20g,砂仁33g,化橘红41g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补血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营血亏虚,身体虚弱,腰膝痠痛,少腹坠胀,妊娠下血,胎动不安。
20、宫血宁胶囊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405
处方:重楼2000g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出血及子宫功能性出血属血热妄行证者,以及慢性盆腔炎之湿热瘀结所致的少腹痛、腰髄痛、带下增多。
21、暖脐膏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98
处方:当归80g,白芷80g,乌药80g,小茴香80g,八角茴香80g,木香40g,香附80g,乳香20g,母丁香20g,没药20g,肉桂20g,沉香20g,人工麝香3g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大便溏泻。
22、妇乐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66
处方:忍冬藤,大血藤,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延胡索(制),大黄(制)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23、妇良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第81册
页码:47
处方:当归,熟地黄,续断,白芍,山药,白术,地榆(炒),白芷,牡蛎(煅),海螵蛸,阿胶(海蛤粉炒珠),血余炭
功能主治:补血健脾,固经止带。用于血虚脾弱,带下质清,崩漏色淡,经后少腹隐痛,头昏目眩,面色无华。
24、妇炎康复咀嚼片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第80册
页码:88
处方:败酱草,薏苡仁,川楝子,柴胡,黄芩,赤芍,陈皮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妇女带下,色黄质黏稠或如豆渣状,气臭,少腹、腰骶疼痛。
25、妇月康颗粒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第82册
页码:88
处方:当归,川芎,炙甘草,桃仁,干姜(炭),益母草,红花,徐长卿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试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26、癃疏清颗粒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第76册
页码:77
处方:白花蛇舌草,虎杖,野菊花,黄柏,知母,车前子,篇蓄,泽泻,赤芍,地黄,丹参,王不留行(炒),山药,淫羊藿,菟丝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内蕴兼血瘀证所致的小便频急、尿道涩痛、尿后余沥不尽、少腹疼痛、会阴不适等症。
27、前列解毒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70
处方:水蛭,大黄(酒制),益母草,蒲公英,红花,地龙,黄芪,当归,白芍,鸡内金,柴胡
功能主治:解毒利湿,通淋化瘀。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挟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尿后滴白、尿道涩痛、少腹疼痛、会阴不适、腰骶疼痛、阴囊潮湿、睾丸疼痛。
28、化癥回生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
处方:益母草112g,红花14g,花椒(炭)14g,水蛙(制)14g,当归28g,苏木14g,三棱(醋炙)14g,两头尖14g,川芎14g,降香14g,香附(醋炙)14g,人参42g,高良姜14g,姜黄84g,没药(醋炙)14g,苦杏仁(炒)21g,大黄56g,麝香14g,小茴香(盐炒)21g,桃仁21g,五灵脂(醋炙)14g,虻虫14g,鳖甲胶112g,丁香21g,延胡索(醋炙)14g,白芍28g,蒲黄(炭)14g,乳香(醋炙)14g,干漆(煅)14g,吴茱(甘草水炙)14g,阿魏14g,肉桂14g,艾叶(炙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癥积、妇女干血痨、产后血瘀、少腹疼痛拒按。
29、三清片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泽泻,茯苓,猪苓,白术,地黄,枸杞子,陈皮,车前子,白茅根,大腹皮,桑白皮,金银花,连翘,续断,藕节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下焦湿热所致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小便不利,恶寒发热,尿频、尿急,少腹痛疼等。
30、妇乐糖浆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延胡索,川楝子,赤芍,牡丹皮,蒲公英,大青叶,甘草,大血藤,忍冬藤,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31、双石通淋胶囊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苍术,茯苓,石菖蒲,车前子,滑石,青黛,败酱草,粉萆薢,关黄柏,丹参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化浊通淋。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壅阻证。症见尿道灼热、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后滴白、阴部潮湿、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滑等。
32、新生化颗粒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当归0.52g,川芎0.19g,桃仁52mg,甘草(炙)32mg,干姜(炭)32mg,益母草0.63g,红花32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33、新生化片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当归0.52g,川芎0.19g,桃仁52mg,甘草(炙)32mg,干姜(炭)32mg,益母草0.63g,红花32m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34、痛经宝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61
处方:红花750g,当归500g,肉桂300g,三棱500g,莪术500g,丹参750g,五灵脂500g,木香300g,延胡索750g
功能主治: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妇女痛经,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暗淡。
35、癃清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868
处方:泽泻174g,车前子35g,败酱草348g,金银花174g,牡丹皮174g,白花蛇舌草348g,赤芍174g,仙鹤草174g,黄连174g,黄柏174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髄部疼痛或不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