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5年,我国著名外交官朱敏才,不顾儿女反对,执意与妻子离家出

 紫霞照我 2024-05-02 发布于陕西
2005年,我国著名外交官朱敏才,不顾儿女反对,执意与妻子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进了医院,才揭开夫妻二人失踪的原因……

朱敏才出生于贵州,从小就学习刻苦,最后成为了能力出色的外交官,满腹经纶。妻子孙丽娜是北京市高级教师,是一名先进的知识分子。

他们能力出众,退休后更是有数额可观的退休金,子女也事业有成。本该能够安享晚年天伦之乐他们为何要选择离家出走?在这十年里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2005年的一天,孙丽娜和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视机,突然出现了让她揪心的一幕。

只见一群满是污垢的学生正端正的坐在木桌后,眼前是一面陈旧的黑板,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师正拿着没有拇指长的粉笔在艰难地写着文字。

纵使条件艰苦,这些学生依然眼神清澈,上课积极踊跃,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

她还了解到有些更落后的地方甚至学校里都没有老师了,很多学生连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都困难。

和繁华的北京城对比,那些地方实在是太贫穷了,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本地年轻人都想着跑出大山,外地人就更少有进去的了。

孙丽娜看着电视机前的一切,内心五味杂陈。

突然,她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去贫困的地区支教,她跟朱敏才提出了她的想法,没想到朱敏才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她的念头。

朱敏才是在贵州长大的,出生贫苦的他自然知道那些孩子经历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也一直想改变这一切,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已经退休,妻子的想法简直与他曾经的愿景不谋而合。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来到了山区贵州省,他们一开始就选择了最穷的尖山苗寨小学,这里有上百个孩子,教学条件更是相当之差。

这所学校里的宿舍是由茅草制作而成的茅草房,四面透风,紧挨着厕所,臭味熏天,晚上要带两个口罩才能入睡。很多老师受不了这样的条件,全都跑了。

六十多岁的朱敏才和孙丽娜没有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他们决心给这些贫苦的孩子更美好的明天。

看到孩子们缺书,他们早早下了山,去镇上用自己的退休金给孩子们买书,跋山涉水,而这一去就是好几个小时。

然后,他们背着沉甸甸的书籍,互相搀扶,一步一步翻山越岭历经四个小时走了回去。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拿着新买来的书,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日复一日,他们用自己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成长。从曾经汉语都听不懂,到如今的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能说英语。

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改头换面,崭新的宿舍和教学楼,有了全新的桌椅,有了操场,有了电脑。

而这一切都是朱敏才夫妇无偿捐赠的,他们用自己的积蓄和退休金给学校捐赠了数百万,才有了全新的学校。

可是每当学校的条件变好了,他们却要离开。

原来,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要到最贫困的学校去支教,如今这学校已经大为改善,也有了新的教师,也就不再是最贫困的学校了。

曾经的学生们,看着他们离去,都远远的跑来送他们,饱含泪水,很是不舍。

十年间,朱敏才和孙丽娜完成了对五所学校的支教,行程超过十万公里,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中国,被媒体广泛赞誉。

岁月易老,由于饱受高寒缺氧,以及终日的劳累,朱敏才不幸突发脑溢血。

临去世前,孙丽娜紧紧守候在她身边,回想起支教的日子,泪如泉涌,她对朱敏才说:

“等你好了,我们以后还去最贫困的学校支教。”朱敏才看着眼前的妻子,努力地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朱敏才还是没能挺过来,不幸去世。孙丽娜带着他们之间的愿景,继续在贫困山区支教,无怨无悔。

教育改变命运,朱敏才和孙丽娜为了给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更好的明天,决心用自己的晚年去践行这一理想事业,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