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哭丧棒”到底啥意思?最后丢在哪儿?

 蔓萝花 2024-05-02 发布于安徽

       所谓“哭丧棒”,就是丧事期间孝子手里拿着的那根棍棒。哭丧棒是民间俗语,在规范丧礼文本中,哭丧棒即“杖”或丧杖。民俗中也有叫哀杖、泣杖、孝棍等的。现实生活中,在汉文化区域内,家有丧事,普遍使用哭丧棒,是相对较为流行丧事礼俗。

       关于哭丧棒,网上有许多说法。有的说,哭丧棒就是开路棒、驱鬼棒、护灵棒,一路保护逝者,防止孤魂野鬼的侵扰。有的说,哭丧棒就是打狗棒,为防阴间野狗,护卫逝者神灵。还有的附会历史人物或编造故事解释哭丧棒,等等。都是无稽之谈,不足为信。

       在规范丧礼文本中,杖是有明确出处的,其制作使用和丧事意义是确定无疑的。在规范礼仪典籍文本和各朝代朝廷诏令施行的丧礼制度文本中,丧杖的形制和功用都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在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丧事用杖都是一脉相承的,从来没有变化。

       但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丧礼文化,所以官方的主流传承断了,民间丧事操作随之出现较为复杂的局面。丧杖的制作使用和丧事意义解读也出现较为混乱的情况。我们对照礼仪典籍和礼制制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首先必须清楚的是,哭丧棒即古法丧礼中的杖,是丧服全套的组成部分,一开始的丧事意义就是拐杖,后发展成为有丧人员的身份标识

(1)《仪礼》的规定

       礼仪典籍文本《仪礼---丧服》有:“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这就是子为父居丧三年“斩衰”丧服的全套制式和款式。

       解释一下。子为父居丧,丧服名称就叫斩衰。衰即縗,本义是麻质丧服。斩是指丧服的做工,即制作麻质丧服用刀斩剁,不缝边,比较粗陋。裳即衣裳,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苴是粗麻。绖是麻质的带子,扎在头上叫绖,扎在腰里叫绞。冠即帽子,绳缨即麻绳做的缨穗。菅屦就是菅草做的鞋子。这里的杖,就是后世民间所谓“哭丧棒”。

       严格按丧礼规定,孝子的丧服全套穿起来是这个样子:头戴丧帽,帽两边垂着两根麻绳制作的缨穗。额头和腰上系着麻质丧带。丧服“斩衰”上衣下裳。脚穿草鞋。手里拿着丧杖(哭丧棒)。

(2)朱子家礼》的规定

      《朱子家礼---丧服》有:“一曰斩衰三年。 其正服则子为父也。其杖用竹,髙齐心,本在下。”

       意思是说,子为父丧服是斩衰三年。杖用竹。杖高平胸。竹根在下面。

(3)《大唐开元礼》的规定

      《钦定四库全书----唐开元礼卷一百三十一----五服制度》有:“斩衰三年。正服。子为父。杖。右苴竹杖。其大如腰绖长。齐其心。本在下。”

       大致意思是,子为父居丧三年,斩衰丧服用杖。孝子右手执竹杖。竹杖如腰带长,竹高平胸。竹杖的大头根部在下。

(4)《大宋政和礼》的规定

      《钦定四库全书----政和五礼新仪卷二十四》有:“五服制度。杖。为父杖竹而苴【色之黯者为苴】。为母杖桐而削【去其色之苴】。其大皆如腰绖。其长皆齐心。”

       意思是说,在五服制度中,子为父居丧用黑色竹杖,为母居丧用去皮的桐木杖。杖大如腰带,高平胸。

(5)《钦定大清通礼》的规定

      《钦定大清通礼---丧服》有:“服,生麻布,旁及下,际不缉。麻冠。绖。菅屦。竹杖。”

       意思是说,斩衰丧服为生麻布做成,不缝边。麻质帽子,麻质头带。草鞋。竹质丧杖。

       说得通俗一点,作为丧杖的哭丧棒就是孝子居丧特定装扮的组成部分,按现实生活的丧服穿戴,哭丧棒与孝袍、孝带、孝帽、孝鞋等的丧事意义是完全一致的。拿唱戏来比例,文官要拿笏板,武将要带兵器,丫鬟要执手绢,等等,都是特定装束的特定构成。

2、其次需要明白的是,丧杖的丧事意义,以及材料材质、大小规格、使用方式等等,礼仪典籍和官方都是有明确规定的,现在民间用乱了

(1)关于丧事意义

      《礼记--问丧》说:“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意思是说,由于孝子在丧期身体虚弱羸弱,“哭丧棒”是孝子平时拄着用的,辅助支撑身体,相当于拐棍或拐杖。

       古法丧礼有“诸子三日不食”的规定。而且整个丧期“不食荤”。睡觉时要“籍草枕块”,即睡在草上,枕着土块。还必须“跣”(即打赤脚),“踊”(即跳起来哭),等等,好好人就给玩坏了。所以有了“杖”的规定。就是说,一开始,杖就是拐杖,孝子为了支撑身体,拄着用的。

(2)关于用材材质

      《礼记---问丧》说:“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意思是说,丧杖有什么不同?用竹用桐在义理都是一样的。为父执杖,是表面黑的苴杖,竹子做的。为母执杖,是削过皮的削杖,桐木做的。

       明末启蒙儿童读物《幼学琼林》,对父母用杖进行发挥解释,说:“孝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

       在丧礼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各地区,各地域,各人群,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用杖,有用竹质的,有用木质的,木质的也不一定是桐木而是当地的常用树木。民间还有用如高粱、玉米、向日葵等秸秆作为丧杖的。现实生活中,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用柳树作为哭丧棒较为流行。柳与留谐音,即挽留逝者的意思。

(3)关于大小规格

       礼仪源典《仪礼》和《礼记》没有规定丧杖的大小长短,但《朱子家礼》《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钦定大清通礼》等,都明确规定丧杖“髙齐心,本在下。”所谓高其心,即平胸。所谓本在下,就竹杆的根部在下,即粗头在下。

       大体上讲,按一般生活逻辑,平胸上下,就是四尺左右,即现在的一米左右。

       现实生活中,哭丧棒的大小规格使用较为复杂。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各地差异较大。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使用单手握手粗的杆材,也有使用枝条的,甚至有使用大木棒的。至于长短,不一而足,多长都有,没有严格遵守“高其心”古法规定。

3、最后应当知道的是,家有丧事,男性人员用杖,女性人员和小孩不用杖

       丧杖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斩衰三年、齐衰三年和齐衰杖期的男性人员,以逝者为参照,具体范围是子、嗣子、侄、孙等。妇人小孩不用杖。

(1)《仪礼--丧服》关于斩衰三年丧服女款装束的全套是:“布总,箭笄,髽,衰,三年”。没有“杖”。说明在丧礼的原始设定上,家有丧事,妻、妾、未出嫁的女儿、媳等女性人员是不用“杖”的。

(2)《礼记—丧服四制》有:“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担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意思是说,丧杖是为有爵者而设的。有的说是担持主人,有的说是辅受病体。妇女小孩不会因哀痛而病,所以不需用杖。

(3)《大唐开元礼》的规定是“主妇亦杖。诸妇则不杖。童子不杖。”就是说,家有丧事,女主也要用杖。其他妇人小孩不用杖。

(4)《朱子家礼》的规定是“凡妇人皆不杖。”

(5)《钦定大清通礼》的规定是:“妇人麻屦不杖”。

       从总体上讲,传统文化条件下,妇孺不用杖,即妇人小孩不用杖。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礼仪典籍文本和朝廷诏令的礼仪制度文本在丧杖的使用范围上的规定都是十分明确的。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地区,妇人小孩也用杖。所以丧杖的使用在礼仪上乱了。

4、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哭丧棒最后不能插在坟头,而是要弄断在家庭特定地方挖坑埋上

      《礼记---丧大记》有:“弃杖者,断而弃之于隐者。”意思是说,居丧期间届满,要把丧杖弄断,丢弃在看不见的地方。啥叫看不见,在家庭比较偏疏的地方挖坑埋上,肯定看不见。

       现实生活中,较为流行的操作是,逝者下葬成坟后,将哭丧棒插在坟堆上。

       按古法丧礼的规定,下葬之后,还有反哭、复吊等丧事程序。丧事礼仪活动还没有结束,所以,孝子的丧杖是不能丢弃的,是要带回家的。虞祭之后,孝子恢复正常饮食,丧服减服,丧杖用不着了,就可以处理了。

       当今社会条件下,一般习俗认为,逝者下葬,丧事礼仪活动结束,可以除服,丧杖等就不用了,在墓地也就直接处理了。

归结一下。作为丧杖的哭丧棒,其丧事意义要点有四:

       其一,丧杖仅限于家人使用,作为外人的亲戚朋友等不用;丧杖仅限于男人使用,妇人小孩不用;丧杖仅限于近亲属使用,包括为父母(嗣父母、嫡母、生母、继母、慈母)、为妻、为长子、为祖父母、为叔伯等用杖,其他关系人不用。

       其二,丧杖是丧服的组成部分,丧服全套包括孝帽、孝带、上衣下裳(孝袍)、孝鞋和丧杖。就是说,丧服孝服是一种特定的服饰装扮,是成套的,丧杖就是孝服全套的构成之一。在丧礼意义上,丧杖与孝帽孝带孝袍等是完全一致的。

       其三,丧杖是孝子孝孙的身份标志,是随手执拿的,就是说,人到哪,丧杖就在自己的手上。所有丧仪活动,孝子孝孙必须携带丧杖。

       其四,作为丧服的组成部分,只有到除服减服的环节才能弃杖。严格按丧礼规定,在下葬后百日内,是应当保留丧杖的。虞祭之后,弃杖。

       从根本上讲,礼仪是一种规矩,是一种讲究,是一种尊重敬重,是一种文化理念,是一种精神情感的传承,我们希望恢复礼仪传统,我们倡导传统礼仪文明。奈何现在的人不讲究了,自己合适就行,所以,实际生活中,礼仪上怎么操作,各随其变,尊俗从俗罢了。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崛起,首先是一种文明的崛起。一种文明的崛起,首先是一种文化的崛起。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传统的家国文化。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以人为本,济世安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毕生追求和人生理想,也是中华文明崛起的基础文化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