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0年,他是美国的代言

 抽屉电影 2024-05-03 发布于陕西

作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的场景,不论从故事设定,还是角色的性格特征,希区柯克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将人物的特性以及故事的核心压榨的淋漓尽致。巧妙地设定总是能俘获更多的观众们对于影片的喜欢,这就是希区柯克的魅力之处。然而我们抛开这种悬念的外衣,去看看电影最本质的东西——所反映出来的环境背景以及主题内核,这个时候就不难发现,即使是悬念大师,也有为政治背书的时刻。

《海外特派员》就是一部希区柯克为政治背书的影片,本片讲述了一个美国记者在欧洲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当中。原本被派驻海外的记者在一场酒会上结识了美丽的女郎,然而没过多久,他就亲眼目睹了一场刺杀行动,而自己结实的女郎是一位政要的女儿,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个政要开始颠覆了自己以往的和平形象,并逐渐的出现在了记者在脑海中构筑的嫌疑人轮廓。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记者何去何从?

《海外特派员》的几个场景至今依旧被观众们津津乐道,比如说风车内部躲藏部分,楼梯追逐部分,外墙逃离部分以及海上求生部分等好几个场景都是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日常。然而,对于这些场景之外的故事,对于本片的内核思想,似乎更加值得深究。

海外特派记者本身的角色是为了发觉新闻,发觉新闻的目的在于维持报业出版的日常,这可以说仅仅是一项正常的出差活动,然而活动的目的地却是欧洲,此时此刻的欧洲正在发生着什么呢?本片上映的1040年,德军已经入侵了波兰,且欧洲正在德国的铁蹄之下逐渐的被蚕食。而这个时候,美国记者卷入到了欧洲的一场政治风波当中就显得有点耐人寻味了。

当下,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声中了解到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国对于结束二战的贡献有多大,实际上,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国依旧是展现了一种置身事外的状态,二战对于美国来说本身是利大于弊的,而被迫参战的前提是被迫,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并不会因此而将自己卷入到一场世界大战当中。

就如同片中的记者一样,他去欧洲仅仅是为了获得有关战争的情报,而这个有关战争的情报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博一个头彩而已,对于战争的行进,对于交战双方的正义与否,记者本身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这个很直接,就是跟他没有关系。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二战的判断总是会有着一种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交锋的,这两个词解释了二战当中的很多行为,然而当时的美国对于这两个词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美国感兴趣的不过是生意,从一个公司企业的视角去谈论美国,这似乎更加能让人信服,因为早在一战之后,德国为何能迅速的崛起就靠着美国的工业援助,日本在二战期间也是这样,即使是亚洲战场上的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没过依旧是没有对日本进行原材料以及能源的禁用。在美国人看来,战争不过是一场生意,而且战争本身是消耗的,战争所消耗的大量的商品以及军火正好可以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美国在经历了29-33大危机之后,正因为二战才得以从危机中走出来,二战的本质是一群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之间进行的产业竞争战争,而美国此时此刻也没有从自己的大萧条中完整的走出来,既然德国可以通过发动战争来打烂整个欧洲的工业体系,那么刚好美国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贸易对于欧洲诸国进行工业输出了,而德国也依赖于美国的原材料能源供给,这样以来,战争就成了一件让美国发家致富的好工具。这一点对于日本来说,美国的作用也是如此。

而《海外特派员》一定程度上也是起到了珍珠港的作用,它宣扬的依旧是当欧洲处于战火当中的时候,美国也是会被卷入的,因此,美国既然无法做到置身事外,就必须举起正义的大旗参战。

片中的记者本身就代表着美国人的心态以及形象,他对于真相有一种渴望,对于正义有一种偏执,对于弱者进行匡扶,对于邪恶进行打压。这正好完整的契合了美国人在二战中给自己树立的形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外特派员》本身就是一种宣传。

然而二战过去几十年,这种绅士一般的美国变得越来越不堪,或许他们本质就是这样贪婪,只不过在绝对的控制面前还能勉强保持一种绅士风度,一旦局势变得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这种伪装的绅士风度就会荡然无从,这个时候,再多的宣传只会变得笑料频生。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