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存活的施工队伍

 舜與 2024-05-04 发布于云南

第一种呢,我觉得,是在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没有搞疯狂的扩张,反而求稳的那一批包工头,有资源,有关系,而且不是普通的关系,属于和甲方的高层走的比较深的那种关系。比如说和某利区域总是好哥们,和蒙城的项目总,合作了三四个项目,只要这个大树不倒,他就能一直乘凉,他不光自己挣钱,还带着公司挣钱,公司没项目他就拉项目,甲方要求先借款500万,作为签约、进场的条件,也是他去筹备,公司觉得新项目五个点利润低。太低,干不了,而他却能干,完了以后还给公司交三四个点的管理费,每年上交三、五百万,把公司养活,偶尔还创个杯,组织一下观摩工地,那更是给公司长脸。

第二种是社交型包工头,这种包工头,不用说非得自己很懂工程,甚至都很少去工地,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关系、接工程,上面是总包老板,下面是专业施工队,他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钢筋,木工,泥工,外架什么都能干,他自己呢,可能只做其中的一项,两项,其他的外包。抽个10%的管理费,给底下的班组供点辅材,资金紧张的时候,帮忙垫点生活费,当然也不可能白垫,也会收点利息,所以说他的收入是非常多元化的。

第三种是专业施工队,而且是那种长期深耕一个工种的,比如说,一直干钢筋,一直干外架这种,他有好的师傅,有稳定的队伍,包工头他自己本身的也干活,骨干大多数都是亲戚,这种的我见过很多,最后都挣了钱了,而且人家就干个纯人工,工地再怎么没钱,也不可能拖欠人工费,而他的利润构成里面,恰恰80%以上都是人工费,材料只占两到三个点。剩下的都是他的利润,你要说干纯人工都能亏钱,那其他的更不用干了。其实呢工地像个金字塔,塔尖是甲方,他拿走30个点的利润,塔中间是总包拿走15%,塔底是社交包工头,不用干活,轻松抽走十个点,塔的底下才是一线干活的班组,累死累活只挣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