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快鱼法则」。 快鱼法则由思科公司前CEO钱伯斯提出,指的是:现代竞争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时,决议通过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以及带有枫叶标志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火爆。而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却坐失良机。 对于日本厂商反应速度,有人这样形容:美国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日本人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市场。 钱伯斯认为:“在Internet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Internet与工业革命不同点之一是,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快通常比慢好。但速度优势超过规模优势,只有在现代信息经济等情境下,才能够成立。过去规模优势更重要,也就是大鱼吃小鱼。 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结合复利来理解。在当代很多竞争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关键不在于存量,而在于增量。决定复利终值主要因素,不是现值,而是利率和执行次数。 两个竞争者,其中一个现值大,但如果速度不如对方,也就是利率、执行次数不如对方,容易败走麦城。因为速度快的话,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就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甚至在规模上形成垄断。 谷歌成立时只是小鱼,而微软已经是大鱼。但微软开始不够重视,等到谷歌发展起来后,即便再投入巨资研发,在搜索引擎领域也无法与谷歌抗衡。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鱼吃小鱼,仍然大量存在。同时,“快鱼吃慢鱼”结果,就是“快鱼变大鱼”。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竞争格局下,决定博弈胜败核心因素是什么?是速度还是规模,或者其它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