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性贫血,有一首好用的古方

 伊悠帆123 2024-05-0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癌性贫血又称为“肿瘤相关性贫血”,是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导致的一类贫血,为肿瘤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癌细胞增长消耗营养物质,侵蚀正常细胞营养,可能会引起贫血。西医学多采用输血,以及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和铁剂等治疗。癌性贫血属中医学“虚劳”“血虚”“亡血”“血枯”等范畴。

癌性贫血的发病与脾胃相关。《医宗必读》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说明精气血的化生,需依赖脾运化功能正常

故欲使气血化生,必须补脾益气。正气虚损是癌性贫血的内在基础,感受邪毒、内伤热毒、痰结湿聚、气滞血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做到“补虚勿忘毒,解毒兼顾正虚”。故在治疗癌性贫血时,当在气血双调的基础上加入解毒之品,以加速癌毒的化解(癌毒包括癌细胞之毒、化疗药物之毒、放疗之毒),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野菊花、半枝莲清热毒,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解湿毒,冬葵子、半边莲通瘀毒,组成“解毒八珍汤”

下面我们从一则“宫颈癌合并贫血”的案例看下李铁医生是如何运用“解毒八珍汤”治疗的。


图片

杨某,女,63岁。初诊:2017年7月27日。

主诉:周身乏力4个月。

现病史:2017年3月无诱因出现周身乏力,就诊于北京市某医院,发现子宫肿物,查Hb109g/L;同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癌Ⅰ期,未行放、化疗。现症见周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时作,心悸气短,夜间自觉身热、盗汗,食少纳呆,夜寐欠佳,小便滞涩,大便黏滞。舌质青紫,苔白腻、两边花剥,脉细弦紧

既往史:小肠间质瘤术后6年,口服格列卫靶向治疗4年后停药。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5.6×109/L,RBC 3.0×1012/L,Hb 92g/L,PLT 121×109/L。

西医诊断:宫颈癌术后;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医诊断:血劳病(毒瘀血虚)

治法:益气补血,化瘀解毒

处方:解毒八珍汤(自拟方)加减

太子参25g,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制首乌15g,鸡血藤15g,酒黄精15g,肉苁蓉15g,莪术25g,生薏苡仁15g,冬葵子15g,半边莲15g,酒白芍25g,炙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二诊

2017年8月10日。服药后头晕、心悸缓解,食欲不振改善;仍有四肢乏力,气短,夜间身热,盗汗。舌质青紫,苔白腻、两边花剥,脉细弦紧。原方再进14剂

三诊

2017年8月24日。夜间身热、盗汗略有改善;仍觉乏力气短。舌质青紫,苔白腻,脉弦紧。血常规示WBC 5.6×109/L,RBC 3.6×1012/L,Hb 92g/L,PLT 126×109/L

太子参30g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制首乌15g,鸡血藤15g,酒黄精15g,肉苁蓉15g,莪术25g,生薏苡仁15g,冬葵子15g,半边莲15g,酒白芍25g,炙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四诊

2017年9月7日。食欲正常,乏力气短改善,夜间身热及盗汗较前缓解,头晕、心悸偶作。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紧。

太子参30g,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莪术25g,生薏苡仁25g,冬葵子15g,半边莲15g,酒白芍25g,炙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五诊

2017年9月21日。症状较前无变化。舌质紫,苔白腻,脉弦紧。血常规示WBC 5.4×109/L,RBC 3.86×1012/L,Hb 108g/L,PLT 128×109/L。续前方14剂。

病情稳定,无不适主诉,停服汤药,予中成药八珍丸口服3周,巩固疗效。随访3年,血红蛋白波动在120~130g/L。

该病例气血双亏,以八珍汤填精益髓,滋补气血;同时以制首乌、鸡血藤、酒黄精滋阴养血以退虚热;癌毒浸淫日久,当祛邪以生新,应用莪术、生薏苡仁、冬葵子、半边莲、野菊花等祛湿化痰,通淋散结,清热解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