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养生之我见

 孙郎中 2024-05-05 发布于山西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何为立?谓之开始;何为夏?假也。假,也就是大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春生夏长,过了立夏,就不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候了,而是万物繁盛壮大,阳气旺盛的夏季了。《历书》中说:“斗志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明人《遵生八笺》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花盛开、五彩斑斓,那么初夏的美,就美在满目皆绿而秀色可餐。人间初夏,小荷初露,白日初晴,水果初熟,正宜尝鲜!桑葚紫,樱桃红,枇杷黄,梅子青,蓝莓蓝,不输于春花的五颜六色,各种滋味间,传递的是夏的精彩与热烈。立夏意味着夏天已开始。此时人体阳气逐渐旺盛、浮于体表,人们精神上容易兴奋,活力增加;生活上容易晚睡、熬夜、加餐宵夜,饮食作息都不规律,如不加以注意、调整,很容易损伤阳气、损耗阴液,影响健康。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最容易出现心火旺的情况,比如说烦躁失眠、口舌生疮、头晕脑胀、舌尖红、脸发烫、便秘、小便黄等等。这时候清心火,可服用“清心饮”淡竹叶、生甘草各3~5g。可将上述材料放入杯中,加入300毫升左右开水泡15分钟频服即可。或者更简单些,坚持服用“乌梅冰糖水”润燥清热、生津止渴即可!另外随着夏日气温升高,也会加剧人们的紧张心理,容易导致人们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更兼今时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我们难免会产生各种不满、怨恨、烦躁等负面情绪。故立夏后要养心之平,养心之静,养心之喜,要戒怒戒躁,忌大喜大怒,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俗语云:“心静自然凉”,平日可听听舒缓轻松的古琴、古筝音乐,能使心气平顺,还可多做偏于静雅的文体活动,如绘画、书法、下棋、种花、抄经、朗诵、钓鱼等等。 立夏后,昼长而夜短,阳盛而阴虚,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在阴气最盛的子夜和阳气最盛的正午都要休息好。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若时常熬夜则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还有,午睡在夏天对防病养生也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中午吃完饭以后,要小憩片刻,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午睡尽量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若不能午休,也建议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学习,效率很差的。 立夏后,万物繁茂,气温渐升,很多人以为到了夏天就再和寒冷没啥关系了,其实不然,就如同“井水”,天越热井水越凉,我们人体亦然。清代医著《颐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部于表,肾治于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饮食切不可过寒,更不要贪食寒凉冷饮及冰镇饮料。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然天气一热,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吃喝起雪糕、冷饮、西瓜,再加上长时间吹空调和风扇,脾胃会比任何时候都寒凉,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想吃饭、脸色蜡黄、无精打采、马桶冲不净……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从立夏开始,经常吃些生姜正符合时令,且生姜有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还能缓解一些中暑的症状,如头晕、恶心、胸闷等。而且中医里也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阳气”是生命之本,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足,人就不易生病!立夏后吃姜对身体很好, 因此自古就有“立夏吃一宝,夏季无烦恼”的说法。一宝是啥?当然就是生姜了!比如生姜大枣汤、生姜红糖水、姜丝炒鸡蛋、小米生姜粥、姜汁鸡蛋花、姜米茶、姜撞奶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需要指出的是:夏季吃生姜不需去姜皮,因姜皮能平衡姜肉的作用,带着姜皮更加柔和不燥热,也不容易引发上火了。另外生姜最好上午吃,有助于扶阳助正,中午以后就不建议再吃了,晚上更不要食用生姜,以防影响睡眠!当然,如遇到淋雨或外感风寒等,则无有禁忌,但服无妨,大家要灵活一些!“饭不香,吃生姜”,从立夏开始,大家记得要把生姜吃起来了!

​ 立夏之后,需多与阳光接触,增加户外运动,不能为了“美丽”过度防晒。生命在于运动,“动则生阳”,我们需把握一年之中这个阳气升浮的时机,及时运动起来,以更好地升发阳气,强健体魄。然运动就免不了会出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为心精、心血所化生。汗出过多,津液必定大伤,容易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因此,初夏时节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水,及时补充体液,汗出后也当避免吹风受寒。初夏时节运动锻炼不宜过于剧烈,可先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慢跑、太极剑、瑜伽、站桩等,可随着夏季节气的推进,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