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典型案例

 醉青YPS 2024-05-05 发布于江苏
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增高,收缩压≥18.7千帕(140mm汞柱),舒张压>12千帕(90mm 汞柱),无明显器质性病因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临床表现有血压增高、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烦躁易怒等症。高血压病的后期常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遗传因素是基础,加之后天因素的作用,使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对于高血病症的记叙和治疗,散见于“胸痹”“心悸”“头痛”“眩晕”“中风”等篇章。笔者认为本病因无非是气,血、疾、火作崇,病机是气滞血瘀,是气血运行失常以及血管的病变,遵循病机索取方剂,临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治疗30余例,屡用屡效。
血府逐瘀汤见于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11味中药组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川芎、生地、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甘草。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何谓“血府”?“脉为血之府”。脉管是气血藏身之处,亦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倘若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必将产生诸多病变,那么调摄气机,活血祛瘀,疏通脉道,整治血府当为首要,可能是王清任创立血府逐瘀汤的初衷吧。现代医学认为,无论是高血压病,或是由此产生的诸多并发症,从病理上简单地概括,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变。与王清任的认识不谋而合。
血府逐瘀汤的方义,略加分析,不难看出该方由桃红四物汤加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甘草组成(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通利血脉;牛膝袪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血瘀之热;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次要组成部份。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瘀去气行,气血运行有常。本方特点:既用桔梗又用枳壳;既用柴胡又用牛膝。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行气宽胸;柴胡疏肝行气,升阳举陷;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一升-降,阳气升发,瘀血下行。二对对药,相反相成,调节血府的气血升降,是其独到之处。
笔者根据高血压病兼症不同,临床分为四个类型,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分别治之,简叙如下抛砖引玉,以期指正。
1 辨证分型
1.1普通型
临床表现:高血压伴见头晕头胀、耳鸣、心悸、眼花、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舌偏红、脉弦等。治则:活血凉血,行气导滞。方药:血府逐瘀汤原方,不须加减化裁。
1.2 肝阳上元型
临床表现:高血压伴见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兼见少麻多梦、急躁易怒、面色潮红、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治则:平肝潜阳、活血凉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石决明、灵磁石、珍珠母、生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
1.3 疾浊中阻型
临床表现:高血压伴见眩晕,或头胀头重,如蒙如裹、胸闷脘痞、恶心欲吐、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则:燥湿化痰、活血行气。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半夏白术、天麻、生姜。既化有形之痰,又解无形之痰。
1.4 气血亏虚型
临床表现:高血压伴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兼见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常欲闭目养神、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治则:益气养血,活血祛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黄芪、党参、白术。黄芪生用、重用,既然益气生血,又能降血压。黄芪对血压的作用是双向调节作用,血压低者用之,可使血压升高;血压高者用之,可使血压下降。
2 病案举例
刘某某,男,50岁,公务员,2010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叙:五年前经常头晕,昏昏欲倒,伴头胀痛,脾气不好,易激怒,血压160mm/100mm 汞柱,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服用复方利血平和心痛定,头晕头胀消失,血压正常,后减成维持量,继续服用。2年前头晕头胀又作,血压升高,医师说是产生耐受性,改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配心痛定,血压又正常了。按照医嘱每天坚持用药,但近期头晕头胀时有发生,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自己猜测可能体内又产生耐受性,想看看中医,特来就诊。
患者症见:头晕头胀,有时头重如蒙、眼花、性情急躁易怒,胸脘痞闷、时欲恶心、口淡纳差、体胖肤白、舌体胖嫩边有齿印、脉滑,血压170mm/110mm汞柱。证属痰浊中阻,气滞血瘀。治以燥湿化痰,行气活血。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牛膝15g、柴胡6g、桔梗6g、枳壳6g、陈皮6g、甘草6g、生姜10g(自备)。7剂。嘱患者:(1)每剂中药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用。(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心痛定不可停,照常使用。
6月18日二诊:患者自诉诸症均减,尤以胸闷恶心、口淡纳差减势明显。查看舌边齿印转浅,腻苔减薄,脉仍现濡象,测血压150mm/100mm汞柱。效不更方,原方再进7剂,西药照服。
6月27日三诊:患者诉诸症若失。查看腻苔已化,但舌边仍有浅浅的齿印,脉弦,测血压140mm/90mm汞柱。舌边浅齿印,考虑痰湿已去,气虚证见,原方加生黄芪30g,其他药不变,再进7剂。嘱患者试减西药用量,以观后效。(心痛定全停,氨氯地平片每日服半片)
7月6日四诊:患者自诉体无不适。查看舌边齿印全部消失,血压138mm/86mm汞柱。守上方再进7剂。嘱患者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再减半片(完全停服)。
7月18日五诊:患者仍诉体无不适,感觉良好测血压130mm/80mm汞柱。嘱病人继续服药,坚持治疗,巩固疗效。仍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白术10g、天麻10g、牛膝15g、茯苓10g、柴胡6g、桔梗6g、枳壳6g、甘草6g。如是又治疗3个月,血压稳定在120mm/70mm~138mn/80mm汞柱内,头不晕不胀胸胁舒畅,饮食及睡眠安好,胖体消减,腹围缩小,舌体大小适中,色淡红苔薄白,脉弦。遂停药,后随访1年,情况亦然。
该文选自江西中医药2012年1月第1期第36页,作者:张方飞(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原文章标题为:血府逐瘀汤善治高血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