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在小r书上刷到一个帖子,是一个大学生家教,晒辅导的四年级学生的作文,说她想不通,这样的作文为什么老师还要撕掉重新写。 可惜那个帖子被原po主删掉了,没法截图。 然后一堆评论,看口气都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都在说,就是不符合要求呀,就应该重新写;要么说,字数不够的,规定400字,只有350字,那就要重新写。反正差不多都是这样。 那个作文题目呢,叫《我的乐园》,小朋友写,我的乐园,是爷爷的菜园。他说爷爷的菜园右边是菜地,种了白菜,和爷爷一起收白菜,虽然辛苦,但是很快乐。左边是空地,给我种东西玩,我采了蒲公英,一吹,把种子吹到地里,我很快乐。大体就这些内容。 然后老师的评语,就是提要求,要求从左边、中间、右边,这样来写。然后每一处都要写是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快乐。 我看了之后,就说,我看这作文挺好的,小学语文老师不要这么死板啊。结果又被人说。好像就是她们也没办法,不能让学生放开写,考试就是这么考的,不这样写考试就一塌糊涂。还说这是课本规定的、课标规定的内容,一定要这样写。 我就好奇了,四年级的课本是怎么规定的呢?我就去看四年级的课本。原来《我的乐园》是第一单元的习作,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乡村生活,要求是两个: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单元里面选了三首古诗,三篇文章《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然后是习作部分。 从单元的要求看,只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了。当然,要表达自己对“爷爷的菜地”的喜爱之情,写一写有什么,做什么,也是应该的。因为后面第五单元是游记单元,是要有写作的顺序的,可能老师把这个要求提上来,让学生从左边、中间、右边这样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作也是对的,但是严格地按照教材来讲,不应该在第一单元提这个要求,而是要到第五单元才提。就算提这样的要求,也应该是发展性要求,分层的要求,学得比较好的可以达到的要求。好,就算不符合要求,也用不着重写吧,补充几个句子就行了。更不用撕掉重写吧,除了体现老师的傲慢绝情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我以为的小学写作课,应该是愉快的。小朋友本身就有表达的欲望。讲几个基本的观点: 第一,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这是我的语文教育学老师赵志伟老师教我的,用的是南宋谢枋得的观点。意思就是,小孩子刚刚学写东西,条条框框不要限定得太死,给他们发挥的空间。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要从量变到质变了,就要讲法度了,就要讲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要是一上来就是条条框框,小朋友举步维艰,那是肯定写不出来的。 条条框框中最可怕的是字数,好像字数到了就万事大吉。学生把字数看得很重,很担心不够字数,所以写很多废话凑字数。字数一旦凑足,就什么都不管了。这都是坏毛病,不但在写作中贻害无穷,还养成人的坏品格,只追求量,不追求质。小学阶段能不能不要把字数看得那么重,或者用写了几句话替代写了几个字。 第二,作文是夸出来的,其次才是改出来的。作文首先是夸出来的,写评语要以表扬为主,舍得给高分,舍得红笔打圈圈,不足之处只提一两个。这样才能给学生信心,让学生愿意去写。每个人都愿意听表扬的话,更何况学生千辛万苦写篇作文,到老师这里变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学生怎么想。老师改作文改得那么精细,花了好长时间,眼睛都要看瞎掉了,还给学生,学生一看上面全是红笔圈画的错误,看都不想看,桌肚里面一塞。老师的功夫也是白费了。两两互相伤害,这又是何必呢?学生的信心都没了,那肯定写不好作文了。像上面例子里的那个老师,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是改作文最不应该的,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第三,要从长计议。虽然教材定了要求,课程定了标准,但总体上还是活络的。不是说今天没学会的,以后肯定学不会了。这个和数学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老师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没有达成,不去看学生的发展情况。强逼着学生完成自己的目标,但是把兴趣磨没了,后面就糟糕了。请小学老师留一点给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发挥的空间,不要把路都堵死。 第四,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一句老话。尤其是小学生,和成年人会比较亲近,对成年人比较依靠。凡是学生喜欢的老师教的课,学得就比较好;学生讨厌的老师教的课,就学不好。初中、高中其实也是这样,不过青春期来了之后浑身反骨,不喜欢的老师多,喜欢的老师没几个。怎样让学生喜欢,就是有仁爱之心。 从老师的角度讲,自己要有本事,有扎实学识。小孩子可能还吓得住,大孩子就吓不住了,要靠自己真本事。要让“经生敬我”。再说吓唬小孩算什么本事,不要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有种去怼教导主任去。 另外,小r书上,一些老师,水平真的很离谱,匪夷所思。或者这样也是一种引流的手段,毕竟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但是把自己演成一个傻子被别人骂点击率也能提高。 可能是我多虑了。 |
|
来自: 昵称7849158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