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 · 异军突起的明代流派印章

 文化龙乡 2024-05-05 发布于河南
明代印章的用途由征信为主转向与书画艺术的结合。篆刻由文人自己来创作在明代中晚期已经完备,致使文人流派篆刻异军突起。
文彭与何震被认为是明代后期最杰出的两大印家,对当时印坛影响巨大。文彭被公认为明代篆刻的首领。何震小文彭三十余岁,当时大将军以下,以得何震一印为荣。
明代集古印辑谱中最有影响的当数万历年间顾从德印的木刻本《印薮》,原拓本名为《集古印谱》。印学著作以周应愿的《印说》、朱简的《印品》和徐上达的《印法参同》三书最为杰出。
一、印上起造斋馆名——文徵明与明代初中期篆刻
明初文人篆刻基本沿袭元代文人印风,以圆朱文和仿汉印章两大格局为主。“明四家”之一、吴门绘画领袖文徵明对印章艺术特别喜爱,曾这样说:“我之书屋多于印上起造。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鼎足而三”——文彭、何震与苏宣
文彭,自寿承,号三桥,长洲人,文徵明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世称文国博,是明代中叶著名篆刻家,是流派篆刻史上的领袖人物。
文彭的印作是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调,刻意追溯汉法,犹有宋、元遗风,这完全符合初创期的一般规律。如“文彭之印”(朱、白文各一)、“文寿承式”、“寿承氏”、“三桥居士”等,出自文彭之手是可以肯定的,而这些印无一例外地四周边栏都呈严重剥蚀状。这表明,文彭作印边栏时追求“金石气”。这种以纯正洁净的篆法,匹配以剥蚀古朴的边栏的处理方法,成为后世修饰印面技艺的先声。
文彭开创的“三桥派”(亦称“吴门派”),是流派篆刻的先河,故文彭亦后世印人视为流派篆刻的开山鼻祖。

图片

文彭之印

图片

文彭之印

图片

文寿承式

图片

三桥居士

图片

文彭   刻

何震,字长卿,一字主臣,号雪渔,安徽婺源人。曾游历过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他是一位以卖印为生的“专业”篆刻家。

何震的一生对篆刻艺术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他的作品大多有凿印之苍劲老辣的气势,也有铸印之稳健持重的气质,如“云中白鹤”一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辑自刻印成《何雪渔印选》,开印人汇辑自刻印成印谱之先河。他力扫宋元娇柔造作之习气,开创出一派新气象,时称“近代名手,海内推为第一。”

他开创了“雪渔派”,首创在石印上单刀侧锋刻边款,生辣、古拙,直接为丁敬等后世印人所师法。


图片

图片

何震   刻

苏宣,字尔宣,一字啸民,朗公,号泗水,安徽歙县人,曾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辑自刻印成《印略》三卷,凡二册。
苏宣初师文彭篆法,刀法、章法受何震影响,后游历云间(今淞江一带)有幸得以纵观秦汉以下八代印章,遂印学大进。既有“何派”的猛利,又掺以自己的“平实”,别具浑茂的气象。后人称他开创的篆刻流派为“泗水派”。

图片

苏宣   刻

三、冲刀、切刀皆有意——汪关、朱简各千秋
汪关,生卒年不详,字杲叔,安徽歙县人,久居苏州娄东。于万历甲寅,在苏州得汉代“汪关”铜印一枚,遂改名汪关,并以“宝印斋”名其室。辑《宝印斋印式》二卷(第一卷是藏印,第二卷是自刻印)。
汪关治印多用冲刀法,朴茂稳实,章法一丝不苟,渊静工致,为明人追汉印中和平一路的先锋,开创“娄东派”,功载史册。

图片

汪关   刻

朱简,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是明末“何派”著名篆刻家及篆刻理论家。
朱简一生篆刻论著甚丰,有《印品》、《印经》一卷、《印图》、《印章要论》一卷,《印书》二卷(此书为我国第一部汇辑繆篆的工具书)等。还辑自刻印成《菌阁藏印》二册和《修能印谱》。他首创印学批评,在印学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提出篆刻分为“神、妙、能、逸”四品。
从朱简刻的“冯梦祯印”和“陈继儒印”等印可以看出他的用刀别出心裁,首创一种短刀碎切的技法,可见其刀法对浙派的影响,他那种犀利、苍莽、老辣的刀痕的确是“徽派”中的高调。

图片

朱简   刻

四、集拓印谱成风尚

印谱,是汇录古今玺印、篆刻作品的专书,它既是历来印谱篆刻艺术成果的汇辑,也是功习这门艺术不可或缺的临摹范本。印谱之辑始於宋而风行于明晚季。

印谱中有堪称“最”者,顾从德的《集古印谱》为最早以古印原物钤盖的印谱,成书于1572年;郭宗昌的《松谈阁印史》为最早对存印加以考定的印谱,成书于1615年;张灏的《承清馆印谱》为最早汇辑印人印作之印谱,成书于1617年;何震的《何雪渔印选》是印人辑自刻印最早的印谱,约成书于1600年。

总之,明代集拓印谱,涉及面相当广泛,漫然成风,对流派篆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图片

《集古印谱》

图片

松谈阁印史

图片

《承清馆印谱》

图片

《何雪渔印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