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泊苏45 苏轼在南京(5):东坡为何不愿重修《三国志》?

 无犀之谈 2024-05-05 发布于北京

晚年的王安石,对苏轼这位后辈才俊的欣赏是发自肺腑的,除了欣赏他的诗文,更认可他对于历史的理解。

苏轼对于三国人物曾有过很多精彩的论述及构思,如《魏武帝论》《诸葛亮论》,还写过《拟孙权答曹操书》这样天马行空的文章,王安石非常希望苏轼重修三国史。

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王安石在金陵的一次酒宴间明确向苏轼提出“子瞻当重作《三国书》。”苏轼却以年龄原因推辞,“某老矣,愿举刘道原自代云。”

刘恕,字道元,北宋著名史学家,这人最著名的事迹有两件,一是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二是因为反对变法而与曾经的好友王安石绝交。

不过,《后录》的记载在这里却有了偏差,刘恕早在乌台诗案爆发前就因病离世了。

《曲洧旧闻》中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刘恕确曾有意重修三国史,但一直未能动笔,苏轼当时推荐的修史人可能是他的儿子刘羲仲(壮舆)。当时,刘羲仲25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两宋之交的学者王銍在《默记》中提到,又十几年后,苏轼从儋州北归,走到南康军(军治在今庐山市)时遇到了已经归隐于庐山的刘羲仲,向他讲起当年在金陵,王安石曾对自己说,裴松之对于三国史的理解,远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之上,遗憾的是,但只给《三国志》作注,却没有单独成书,其实关于三国历史的精华观点,都在这些注解上。

苏轼告诉刘羲仲,王安石本人曾有过重修三国史的想法,奈何年老力衰,放眼看这些后辈人物中,苏轼是最适合的人选。

(“安石旧有意重修,今老矣,非子瞻,他人下手不得矣”)

在这个版本中,苏轼的拒绝理由不是年龄,而是“轼于讨论非所工”(我不太擅长议论历史)。

因此,苏轼并非在金陵就推荐刘羲仲重修三国史,而是到了晚年,才将此事托付于这位后辈人才。

《默记》的作者专门交代了一句,“仆闻此于壮舆,尽直记其旧言。”我是听刘羲仲本人说的。因此,这个版本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

不过,遗憾的是,刘羲仲最终也没能完成重修三国史的事业。公号:无犀之谈

说起来,王安石对于三国这段历史是有执念的,苏轼的眉州老乡,有小东坡雅称的唐庚在《三国杂事》一书中记载,当年欧阳修专修《五代史》时,王安石就曾指出,五代史没什么意思,你没必要这么用心,真正有意思的是三国史,可惜都让陈寿给写坏了,那才是你大有可为的专题。

(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

不过,欧阳修虽然也认同王安石的观点,但因为没有时间,也就作罢了。

南宋官员徐度在《却扫编》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刘羲仲为欧阳修《五代史》作了修订勘误(《五代史纠谬》),拿给苏轼看。苏轼看后说起了当年欧阳修与王安石关于重修《三国志》的事。

当年,王安石曾亲口对苏轼讲,欧阳修没有修三国,而修五代,实在不对,你要不要试一下(重修三国)?

(欧阳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子盍为之乎?)

在这个版本中,苏轼同样推辞了,但更有价值的资料是,他向刘羲仲讲出了自己之所以推辞的根本原因:

“夫为史者,网罗数十百年之事以成一书,其间岂能无小得失邪!余所以不敢当荆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后耳。”

修一段历史,至少要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才能成书,(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怎么可能没有小差错和过失?我之所以不敢接受荆公的托付,其实是担心,假如我真的修成了这部史书,未来可能也会有像你(刘羲仲)这样的后辈,搜集我在史书中的过错,对我加以抨击。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至今三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