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结尾”的五种技巧,提升你的写作境界

 天童老僧 2024-05-0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文章“结尾”的五种技巧

作者:Ashida

    自古文章难写尾,结尾好文章更美。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人称好的结尾为“豹尾”,这比喻形象地说明好的结尾需要简练、生动、恰到好处。文章的结尾,或点明主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或发人深思。精彩的结尾,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人以长久的回味和心灵的震撼。

    文章结尾的常见方法:

    1.总结结尾:对全文进行概括,点明主题,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结尾方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2.感悟结尾:通过作者的个人感悟或思考,深化文章的主题,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种结尾方式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色彩。

    3.抒情结尾: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使文章更加感人。这种结尾方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4.启示结尾: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出一个建议,引导读者进行反思或行动。这种结尾方式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

    5.呼应结尾: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整篇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这种结尾方式能够增强文章的整体感和连贯性。

    但真正的具体的结尾远不止这些,或者说还不够具体,以下试举几例,供君参考:

    一、总结式结尾

    此类结尾如智者之语,概括全文主旨,点明作者之意。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尾:“这三味书屋,可谓是我人生的起点。从百草园的自由嬉戏,到三味书屋的严谨求学,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

    二、含蓄式结尾

    含蓄者,意在言外。此类结尾含蓄委婉,给人以无限遐想。如朱自清的《背影》结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三、反问式结尾

    反问式结尾,以问为答,引人深思。如老舍的《四世同堂》结尾:“四世同堂,是福还是祸?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过是渺小的一粟,但每一个家庭,都是时代的见证。”

    四、描写式结尾

    描写式结尾,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如沈从文的《边城》结尾:“夕阳西下,翠翠站在渡口,望着远方的江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五、呼告式结尾

    呼告式结尾,直抒胸臆,感人肺腑。如巴金的《家》结尾:“亲爱的读者,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家。”

    六、对比式结尾

    对比式结尾,通过对比,突出主题。如茅盾的《子夜》结尾:“从繁华的都市到寂静的乡村,从喧嚣的白天到寂静的夜晚,生活的变化无常,但人性的美好却始终如一。”

    七、议论式结尾

    议论式结尾,以理服人,令人信服。如钱钟书的《围城》结尾:“生活中的围城无处不在,只有理解并接受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八、引用式结尾

    引用式结尾,借助前人智慧,增添文采。如汪曾祺的《受戒》结尾:“'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因为那可能是生命中最后一次。”

    九、想象式结尾

    想象式结尾,放飞思绪,引人入胜。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结尾:“想象我再次站在康桥的桥头,看着河水静静流淌,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怀念与期待。”

    十、幽默式结尾

    幽默式结尾,以笑结尾,令人回味无穷。如老舍的《茶馆》结尾:“这茶馆里,有笑有泪,有苦有甜。就像人生,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不过,别忘了,明天咱们还得继续喝茶呢!”

    十一、祈使式结尾

    祈使式结尾,以强烈的情感呼唤读者,具有感染力。如郭沫若的《女神》结尾:“让我们都成为那独立、勇敢、无畏的女神,为了理想,为了未来,奋斗不息!”

    十二、象征式结尾

    象征式结尾,通过象征手法,暗示主题。如矛盾的《春蚕》结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活虽然艰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十三、感怀式结尾

    感怀式结尾,抒发个人情感,感人至深。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结尾:“在漫长的文化之旅中,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与渺小,也明白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十四、梦幻式结尾

    梦幻式结尾,以梦为引,引人遐想。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结尾:“在梦中,我看到了那朵红玫瑰与白玫瑰,它们交织在一起,绽放出最美的光彩。也许,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生活吧。”

    十五、自然式结尾

    自然式结尾,顺其自然,不刻意为之。如鲁迅的《药》结尾:“华老栓看着手中的药,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药并不能治好儿子的病,但他还是选择了相信。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无奈吧。”

    十六、戛然而止结尾

    这种结尾常常是文章已经到结尾的时刻,作者陡然一转,使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结尾:“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大得愈甚,须仰视才见……”这种结尾,没有传统的过度、总结或议论,而是嘎然而止,使文章含蓄、深刻,令人思索、回味。

    十七、抒情议论结尾

    作者在结尾处,对所写的事物或人物进行议论或抒情,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情感,从而深化主题。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结尾:“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者在结尾处,直接抒情议论,热情歌颂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军民正直、朴质、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

    十八、首尾呼应结尾

    有的文章首尾呼应,给人结构完整、严谨,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的感觉。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开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结句简洁地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回应全文,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十九、画龙点睛结尾

    这种结尾用凝练简洁的语句,归纳总结,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抒发情感,收到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作者在前文叙述三个故事,生动地描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结句用抒情和议论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突出中心。

    二十、升华主题结尾

    有的文章的结尾,通过议论和抒情,将文章的主题提炼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作者再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可谓意味深长,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抒发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

    二十一、卒章显志结尾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显示出来,或者是在前文有所流露的基础上,在结尾处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中心。例如,茅盾的《风景谈》结尾:“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这个结尾,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点明文章的主题,使人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

    二十二、含蓄蕴藉结尾

    这种结尾,语言含蓄,余味无穷,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例如,鲁迅的《故乡》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表明只要实践、奋斗,就能实现希望,创造新生活,给人以鼓舞和信心。这种结尾,既含蓄蕴藉,又耐人寻味。

    此外,还有情景交融法、引用诗文法、以景结情法、设置悬念法、委婉含蓄法、象征升华法等多种结尾方法。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散文的结尾,或与开头相呼应,使结构更完整;或总结全文,归纳中心,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抒发感情,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或设置悬念,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无论采用哪种结尾方法,都应该简洁明了,有感染力,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结尾的艺术,犹如画龙点睛,需要精心构思,巧妙安排。好的结尾,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更具魅力。因此,在写作时,认真考虑结尾的设计,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能在阅读之后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说阅读写作实战营】

《小说家的黄金读写法》

图片

6位小说家拆解5位文学大师的创作手法
带你用作家思维进入文学世界
拆解式阅读提升写作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