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庆阳的中国之最。

 青桐派文化 2024-05-06 发布于陕西

庆阳,地处甘肃最东端,坐拥世界上最深的黄土层,是岐黄故里、周祖圣地、中医故乡,这里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庆阳的灿烂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加上秀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个小城市成为众多旅游者的心之向往。

  1. 1. 庆阳古城


庆阳古城城墙平均高度31米,最高处达40-50多米,远远超过西安(12米)、南京(17-18米)等普通“平地筑城”城墙的高度。

就目前所收集研究资料来看,为全国第一。

庆阳古城,就是现在的庆城县古城墙。

2.黄河古象

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第四纪更新世早期)、个体最大(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3.4米)、骨骼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

1973年发掘手合水县板桥乡。

3 . 赵家岔遗址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之地。

位于华池县王咀子乡洞洞沟。1920年发掘,这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肇始。

4 . 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古北地(今庆阳)人岐伯,相传与轩辕黄帝论医,解答了诸多医学难题。

战国至秦汉时结合当时医学成果,整理补充成书。从而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因之,世称《内经》为医书之祖,中医为歧黄之术,庆阳为歧黄故里。

5 . 周祖不窋陵




周祖不窋陵,华夏周祖第一陵。

位于庆城县东山之巅。

《史记·周本记》云:“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教民稼穑”。

从而开华夏农耕文化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括地志》载:不窋古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狄所居之城。

6 . 公刘庙


华夏公刘第一庙。位于西峰区温泉乡。

不窋之后,儿子鞠陶继承父业,继续发展农耕,“陶复陶穴”即按烧陶器时挖掘陶窑的办法,挖窑居住。

鞠陶之后,其子公刘继任部落首领,建立周族武装,亦兵亦农。

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7 . 秦直道


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修筑于始皇35—37年(公元前212—210年)。

南起云阳,北达九原,沿子午岭岭脊通过,在庆阳境内长290公里,路面宽4—5米,至今依稀可辩,局部路段尚可通行。

8 . 北石窟寺165窟



窟龛形制、佛教艺术风格和完整意义的七佛造像题材是全国最为独特的。

此窟是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开凿的一座宏大的殿堂式七佛窟,高14米,宽21.7米、深15.7米,共雕半圆雕石造像21尊,浮雕人物110身。

9 . 千岁香包


千岁香包,中国现存自古的宝石链香包。

古代香包,多以“彩丝为缨,系而佩之”。

2000年发现于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落成的华池县双塔寺塔体内的千岁香包,却以绿松石、玛瑙等宝石为链。丝绣至今色艳如新,实为千古佳品。

10 . 中国民俗文化之乡




中国拥有“民俗文化之乡”称号最多的地市。

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就有7个,即:庆阳市为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窑洞民居之乡,环县为皮影之乡、西峰区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五幅皮鼓为庆阳一绝。

上述每一个正式命名的民俗文化之乡在中国都是唯一的。



11 . 陇剧



庆阳是中国陇剧的诞生地。陇剧起源于环县、庆阳、华池的陇东道情。

196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陇东道情正式命名为陇剧,并确定为甘肃的代表剧种。

现在,全国只有甘肃、庆阳两个陇剧团。

12 . 董志塬

董志塬,天下黄土第一塬。

中国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原面,世界上黄土最深最厚的地方。

海拔1200-1400米,面积136万亩,黄土深达80—240米,世称“山顶平原”、“陇东粮仓”,具有十分雄浑独特的高原地貌。

13 . 子午岭


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天然林区。

林区面积213万公顷,森林面积62.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8.9 % 。

14 . 千年酸枣树



中国最古老的酸枣树。位于合水县固城乡董家寺。

树龄1300多年,树高约20米,树围2.83米,至今年年结枣,蔚为奇观。

15. 巴家咀土坝



中国规模最大的黄土均质土坝。位于泾河流域蒲河中游。

控制流域面积3522平方公里,坝高74米,坝长539米,总库容5.1亿立方米。

16. 南小河沟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设施



亚洲规模最大的野外大型活动式人工降雨装置。

1983年建成。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强度,研究不同坡面、不同坡长、不同植被降雨侵蚀规律。

17 . 庆阳白瓜籽


中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生产示范基地”。

年加工5000吨,出口德、法、荷、美等国,占全国白瓜籽仁出口总量的40%。

18 . 庆阳黄花菜



中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黄花菜示范基地”。

现有50万亩,年产1.8万吨,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

19 . 庆阳红杏


中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杏树在庆阳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面积4万公顷。

其中镇原县栽植面积、鲜杏产量居中国第三;年加工杏话梅、甘草杏、杏脯、杏肉、杏酱等20种杏制品1万余吨,年出口苦杏仁800余吨,均居全国第一。

20. 臊子面发源地



传说,臊子面,是由周先祖由豳(bīn)(今庆阳庆城。宁县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为庆祝胜利,将龙杀了和面集体食之,觉得鲜美无比。

于是在以后庆祝这次胜利时,便用猪代替龙和面集体食之。

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

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而其做法也渐渐流传中得到了发展。

21 . 南梁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唯一“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老根据地的中心。

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 马锡五审判方式



中国法制史和人民司法实践中唯一以人名冠命的审判方式。

1943年,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在审理“刘巧儿”等案时,“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深得群众拥护,边区政府以“马锡五审判方式”在边区“提倡”,后在全国推广。

调解、调研还被写入民事诉讼法。调解结案也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经验”。

23. 庆阳环江翼龙



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晚侏罗世)、个体最大(翼展2米)的翼手龙类翼龙。

1978年发掘于庆城县三十里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