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讲讲脾的基本用药脾的基本用药,分为5大类:补脾,健脾,醒脾,

 流形sbz 2024-05-06 发布于甘肃
简单讲讲脾的基本用药

脾的基本用药,分为5大类:补脾,健脾,醒脾,消脾,升脾

①:补脾
补脾分三块,分别是脾阴,脾阳,脾气。其中脾阳,脾气是脾运化的动力以及能源,是食物发酵的基础温度。而脾阳气来源于肾阳气,所以一般用桂枝,附子,肉桂,补骨脂等,来补脾肾之阳。黄芪,党参,人参等,来补脾肾之气。注:补过易生火

补阳气不能一味的补,因为阳气盛则伤阴。而脾阴是脾运化的润滑油,消化液。而脾阴主要来源于肾阴。但滋阴的药有温有凉,比如山药,黄精,大枣,既能滋脾阴,又能暖脾阳。再比如玉竹,石斛,北沙参,既能滋脾阴,又能清虚火

②:健脾
健脾是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比如湿邪困脾,反作用于脾,加重脾虚运化差,而茯苓作用就是利水健脾,把湿邪去掉,减少脾运负担,从而增强运化功能。(注:不可久用,久用会利水太过,进而导致伤阴生燥)

③:醒脾
醒脾就是把睡着的脾叫醒。怎么叫?用香味来叫。脾闻到香味就知道有食物进来了,该起来加班干活了。比如有香味的香菜,豆蔻,砂仁,藿香等。那脾为什么会睡着,因为吃的太多或功能弱了,太累需要休息下。可见醒脾不能久用,不然脾不得累死。

④:消脾
消脾就是帮脾胃里一部分的水谷精微和湿消掉。就像吃的太多,严重超出脾胃负担,积食了或生湿了,需要消脾来帮一把。所以消脾分为消积和祛湿。化积药常用:鸡内金,麦芽,山楂,神曲等,祛湿药常用:薏苡仁,白扁豆,白术,茯苓等。注:不可常用,否则伤营、伤阴

⑤:升脾
升脾是把脾气向上提升。中医认为:脾主升,可将精微升清到心肺,从而滋养心肺,且拖着脏腑不让下垂。常用药:黄芪,人参,升麻等。其实升脾和补脾气很像,因为气化就是上升的过程。注:升脾太过也会上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