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字,简单的五个笔画,它的草书写法千奇百怪,特别是它的笔顺,可谓是五花八门。 第一种写法:先写撇。 ![]() 王羲之《大观帖》:必 ![]() 王羲之《十七帖》:必达 ![]() 王羲之《大观帖》:月末必往 ![]() 王铎《新服地黄汤》:必 ![]() 王铎《足下参朝少晚》:必 ![]() 王铎《当秋暮雨烟欲飞》 笔顺:撇,卧钩,上点,左点,右点。 第二种写法:先写点,再写撇,再写卧钩。 ![]() 宋广《太白酒歌轴》:必 ![]()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必 ![]() 王铎《鄱阳归乡》:必 笔顺:上点,撇,卧钩,左点,右点。 第三种写法:先写点,再写撇,再写左点。 ![]() 皇象《急就章》:必 笔顺:点,撇,左点,卧钩,右点。 第四种写法:先写点,再写撇,省略掉左点。 ![]()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必 ![]() 王蘧常《蘧草法帖卷四》必 ![]() 图1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必 ![]() 图2 怀素《大草千字文》:必 ![]() 图3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必 笔顺:点,撇,卧钩,点。 注意: 图1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中的“必”,第一个点没有表达清楚,左点又省略掉了,总共就五个笔画,他省略掉了两个,整个字已经面目全非,不建议学习。 图2和图3,怀素《大草千字文》和孙过庭《草书千字文》中的“必”,第一个点没有表达清楚,下面的卧钩也没有表达清楚,整个字看起来有点像“不”或者“石”。我们临的时候要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写,但不建议学习。 第五种写法:先写点,再写卧钩。 ![]()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必 ![]() 图4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必 ![]() 图5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必 ![]() 图6 孙过庭《戏鸿堂法帖》:必 笔顺:上点,卧钩,撇,左点,右点。 注意: 图4和图5,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必”,左点完全写到了撇的右边,看不出来它是左点,不算错误,草书中经常会出现笔画错位的情况,例如前期文章《“學”、“與”、“舉”、“集”字的草書演變詳解》中的“举”字。 图6,孙过庭《戏鸿堂法帖》中的“必”,上面的卧钩没有表达清楚,左点又省略掉了,省略得太多,有点像“衣”字,也有点像“示”字,不建议学习。 ![]()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局部 第六种写法:先写上点,再写左点。 ![]() 张旭《古诗四帖》:必 笔顺:上点,左点,撇,卧钩,右点。 ![]() 智永《真草千字文》:必 作者:董志国 图片来源:以观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