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商周玉器工艺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来的?(原创内容)

 睫毛上的风尘 2024-05-07 发布于北京

思考的结论:商周“一面坡”不是砣出来的!

引申:西周以前砣具出现的可能性为零!

“一面坡”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玉器加工技法,其实就是斜刀工艺。起始大概在晚商时期,成熟高峰应用在西周时期,春秋之后逐渐消失和演变了,在汉代突然出现的”汉八刀“技法有一些”一面坡“的影子,但以后再也没有类似的技法运用。先贴几张典型的商周”一面坡“玉器,给各位看官打个牙祭:

商代晚期:这个时期的“一面坡”雏形已具备,线条相对直角较多,较粗糙,刚性十足,很符合商代主流的折铁线风格。且只有“坡”,没有细阴线相称,斜刀幅度较小,立体感相对西周较差一点。

图片

鸟型玉佩 商晚期 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

图片

玉鸟 商代晚期 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西周:此时期的“一面坡”线条圆润,斜刀幅度较大,打磨精细,且有阴线辅助相称,立体感强。表现出来的视觉感更好。但西周早期还是有一些商晚期风格的影子。这符合发展规律:

任何一个时代经典的器形纹饰在发展初期基本都衔接上个时代晚期的雏形,毕竟朝代的交接很快完成,但文化是循序渐进的。

图片

凤鸟纹玉璧 西周 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9号墓出土

图片

龙形玉佩 西周 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41号墓出土

图片

龙纹玉璜 西周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2号墓出土

图片

人首龙纹玉佩 西周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3号墓出土

这么迷人的西周“一面坡”,工艺到底怎么做出来的?

最初刚学古玉时,就听古玩行里的前辈们嘴上经常挂着二个词:“一面坡”、“昆吾刀”。偶尔还会听到一些行家解释说西周的“一面坡”非普通工具所能达到。于是在我脑子里就种下了一个结论:西周玉器在制作上有着不得了的工具!(注意哦,很多人入行都是这么被人带着走的。。。。至于悲京还是高兴,那就看你的运气了~!)

众所周知,治玉工具的发展阶段大概分为三个:

  • 原始刮磨

  • 人工砣具

  • 电动砣具

砣具的出现,是治玉工艺上的分水岭,自然而然,我就想到“一面坡”出自砣具,而且是装备着不同寻常材料的砣具,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和前辈们在传播着的想法。于是,这个观念和认识就形成了,根深蒂固了。

但是。。。。。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引子,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

图片

馆藏西周玉器局部微距图(转载于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对,就是它!!!一次浏览馆藏微距图片资料时,这早已熟悉的一张西周玉器眼睛的微距图让我有了一点点不一样的想法:这好象不是砣具砣出来的!

于是,翻阅了诸多的西周玉器细节图片,部份如下:

图片

馆藏西周玉器微距(转载于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图片

馆藏西周玉器微距(转载于网络用图)

图片

馆藏西周玉器微距(转载于网络用图)

这些圆圈和弧度的工痕让我想起一件红山玉器的经典工痕,如下:

图片

红山勾云型佩局部微距图(转载于网络用图)

各位看官仔细对比下上面的几张西周图,圆圈和弧度转弯处的工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红山的这件玉可是纯刮磨出来的,那西周的工痕是不是也应该是刮磨出来,而非砣具砣出来的?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有件玉戈,上面还有未完成的纹饰,恰好保存了当时的加工痕迹:

图片

虢国馆藏玉戈(转载于网络用图)

放大细节图:

图片

玉戈表面未完成纹饰特写图(转载于网络用图)

小时候我妈就经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不管看图还是看实物,终究只是停留在看的阶段,要不,动手试试?

动手试验:

动手!!!

准备材料:

  • 解玉砂

  • 玉料

  • 石核

一切按照原始工艺和工具来。

图片

解玉砂

图片

一块和田带皮料子

图片

一块石核

打线起稿:

图片

用石核直接刮磨出来的阴线放大图:(原谅我没有显微镜,领会精神吧!)

图片

石核刮磨直线放大图

图片

刮磨直阴线

来看看馆藏西周玉器直阴线特写照:

图片

馆藏西周玉器阴线放大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

刮磨出来的直阴线中多平行砂痕,且直长连续,局部长条状凸脊,沟底较深,布满晶团状凸脊和凹点。

原来认为直阴线出现末端浅窄,中间宽深,就是砣出来的,在这刮磨试验中同样出现了,同样,底部有V型和U型。唯一和砣痕不一样的是没有接砣痕。

所以,原本奉为定律的砣痕知识又一次被颠覆了,再一次证明学习是无止境的!真理是被用来颠覆的!

来试下斜刀吧,找个地方下刀

图片

先刻画道深槽

磨啊磨,斜刀基本完成的样子,为了体现转角,在下面拐了个弯,看上面的砂痕,是不是有些老工的味道!

图片

 基本完成的“一面坡”的斜刀线

图片

 基本完成的“一面坡”的斜刀线弯角

对比馆藏西周玉器特写图片看看:

图片

西周玉器弯角放大特征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

图片

西周玉器弧线放大特征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

照片清晰度有限,体现问题就行,各位看官能理解意思到位即可。

刻划刮磨工痕看完了,再看看典型的砣痕啥样:

图片

馆藏玉器砣痕微距图(转自网络网片)

图片

馆藏玉器砣痕微距图(转自网络图片)

刮磨阴线与砣痕有着明显的区别:砣具的阴线受砣具限制,有接刀痕,且不可能长而无接痕。而刮磨阴线连续且直多平行。

关于砣具的出现,目前业内的看法以台湾著名玉器学者杨建芳先生的观点为主,杨建芳先生根据春秋晚期的工艺特征,推测砣具出现在春秋时期。

继续动手,切线逼圆:

图片

刮磨进行中。。。

基本完成的样子:

图片

基本完成

放大看看

图片

放大圆形图

另一面直接画圆草图刮磨:

图片

画圆草图

开磨:

图片

刮磨

基本完成的样子(将冲出的一些直阴线全部打磨掉的样子。磨的比较精细):

图片

基本完成的圆型斜刀

换个角度:

图片

基本完成的圆型斜刀

虽然和真正的西周”一面坡“还有很大差别,但目的基本达到。(话说刮磨起来费时费力,又枯燥又累啊!手疼啊手疼!图片

图片

完成的两个圆(右面的坡度小了些)

下面再帖几张馆藏微距图:

图片

馆藏圆型斜刀微距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图片

馆藏圆型斜刀微距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图片

馆藏圆型斜刀微距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图片

馆藏圆型斜刀微距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图片

馆藏圆型斜刀微距图(转自杨建芳古玉研究会用图)

除了馆藏,再贴一张藏友的微距图:

图片

藏友的西周玉器微距图(网友授权)

图片

藏友的西周玉器微距图(网友授权)

总结:

通过在一块玉料的两面进行不同的起稿方式进行试验,均能达到试验目的,用原始刮磨得到的阴线和弧线(包括圆型)符合西周”一面坡“工艺特征。

结论:西周”一面坡“不是砣出来的,而是刮、刻、划、磨、蹭出来的!

虽然以上实验能说明一定问题,且暂时得出了自认为是对的结论,但事无绝对,而且肯定有很多藏友不认同我的观点,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从而能不断研究学习,逼进真相,目的就达到了。

心得:

在动手试验中,深深的赞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正确性。自己的知识又一次得到更新和校正。建议有条件的藏友试试,一定有所收获。图片

看着馆藏的这些珍品古玉,摸着自己手中的石核,再瞅瞅桌上的试验玉料,心中只有对古人深深的崇敬和佩服!!!图片如此简陋的工具、如此枯燥费时费力的过程,需要多强大的、恒久的心力跟坚持才能做到。这些古代工匠放到现在,绝对都是顶尖的工艺大师。而现如今的我们,缺乏的正是这些大师们所具备的!让我们静下心来踏实的做事吧,慢慢的来,这样才能快些!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