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门之风:陈白沙书法的独特魅力

 泊木沐 2024-05-08 发布于辽宁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后移居江门的白沙村,因此世人多以陈白沙尊称之。初学于吴与弼,他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推崇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学派,被后人称为江门学派,而他的著作后来被汇编成《白沙子全集》。

陈献章是岭南最负盛名的理学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岭南书坛独具特色,享有很高的声望。擅长用茅龙笔,尤以晚年为其专用,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麦华三在《岭南书法丛谭》中评价道:“白沙先生以茅龙之笔,写苍劲之字,以生涩医甜熟,对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是以白沙震动中原”,“自谓何遽不如汉之概”。茅龙笔实际上是陈氏自制的茅草笔,具有笔锋可长可短、刚健有力的特点,非常适合书写大字,可谓陈氏的一项重要发明。至今传世的陈献章书法作品多数采用茅草笔,被鉴赏家视为稀世珍品。

陈献章在总结自己的书法经验时曾言:“予书每于动上静,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动也。得志弗惊,厄而不忧,此吾所以保乎静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形立而势奔焉,意足而奇溢焉。”他以理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赋予书法理论深刻的内涵,体现在笔法的动静、留白与运笔的技巧巧妙结合,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