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富阳小伙确诊!一种名字“浪漫”的病……

 江流婉转绕芳甸 2024-05-09 发布于四川

近日,杭州富阳29岁的小王(化名)突然开始发热、喉咙痛。起初,他以为得了流感,打算先在家观察几天。结果,病情一直未见好转,还出现了全身乏力、眼皮肿、畏寒等症状。

小王来到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最终被确诊患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亲吻病”。


图片

△区一院


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

主要经唾液传播

在区一院就诊时,医生给小王查了血常规和生化,发现他的转氨酶异常高,已经达到400U/L,是正常值的10倍,血象也像是病毒血症,医生建议他住院进一步治疗。
住院后,感染科门诊董亚云副主任中医师对他进行详细的问诊以及体格检查,发现小王的脾脏偏大,全身可触及多处淋巴结肿大,结合他的检查指标,医生高度怀疑小王得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过一系列检查,证实了董亚云的怀疑,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对此,小王非常疑惑:“什么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会传染吗?能治好吗?”
医生解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主要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的急性疾病,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得,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小儿潜伏期较短,约4—15天,大多为10天,青年期较长可达30—50天
这种疾病全年均有发病,以秋末至初春为多;人群感染率高,多为幼儿时期感染,受感染者成为终身病毒携带者。传染源是EB病毒的贮存宿主患者和EB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是主要经唾液接触而传播(口-口传播),所以也被人称为“亲吻病”。
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小王热度消退,眼皮不肿了,胃口也恢复了,目前已康复出院。

出现这些症状

当心可能是“亲吻病”


医生提醒,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考虑可能是“亲吻病”:

一、发热

多数患儿热型不定,一般波动在39℃左右,偶可高达40℃以上。发热持续1周左右。

二、咽峡炎

80%以上患儿出现咽痛及咽峡炎症状,扁桃体充血、肿大,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形成。

三、淋巴结肿大

90%以上的患儿有淋巴结肿大。肿大部位主要在双侧前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数天、数周内逐渐缩小。

四、肝脾肿大

约50%的患儿可有肝脾肿大,肝区压痛,肝功能异常。

五、皮疹

出现概率为10%,常见的皮疹为泛发型,多在病程第4—10天出现。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斑疹等,多见于躯干。


万一感染了“亲吻病”,也不必过度担心和焦虑,这种疾病是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性。另外,就是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特别是要避免大人亲吻小孩;给患者准备一套专用餐具;要多休息、多喝水,由于患病后脾脏的病理改变恢复很慢,青少年特别要注意应在症状改善2—3个月后才能剧烈运动饮食要健康,营养要均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