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遗迹:国粹接官亭

 zqbxi 2024-05-09 发布于江西

       所谓接官亭,就是专门迎接来往官员的固定地点,过去全国各地都有。

永州

       接官亭始建于明,后重修多次。它东依舜水,西傍疑山,水作鸭头绿。斯地风光如画,是旧时人们踏青和迎送应酬的地方。接官亭又称瑶官亭(坪),在所城中学附近,为什么叫接官亭?据说古时州府官员到县里来巡视,宁溪守禦所的官员必须出城相迎,守禦所的官员需要休息之地,迎候州、县官到来,官员的随从也不少,于是就在离城两里的地方也就是现今所城学校的旁边修了一供休息的长亭。有官经过,人就不少啦,后来人们抓住这儿过往人多就的机会做起了生意,接官亭之名也就因此而来。 

        中国是礼仪之邦,迎来送往本是人之常情。体现中国人好客秉性的迎送,一旦被移植到封建官场上,就变了味,呈现出扭曲的官本位色彩。有人说,所城的接官亭,见证了上千年封建官场的礼仪,诠释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官场上流行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朝廷的命官或钦差大臣,对下面的官吏有生杀予夺和向皇帝进言的特权,地方官吏岂能得罪这些人。当一品大员路过这里的时候,全城的官吏和富绅必须倾巢出动,恨不能迎接得越远越好。大大小小的官员到蓝山来,地方官员当然要出城迎接。那距离也是随着官职的大小而有变化,官越大,迎接的距离越远,有的甚至要到两地交接的地方去迎候。 

      接官亭的修建还要感谢当时退休在家的阮有元。 据《阮氏族谱》记载:所城宁溪是古时的哨所,明代派出官员镇守,并建守禦所。明洪武时(1390年)阮有元奉调征剿宁溪平安后令原剿官守禦因以落屯籍。阮有元是南京上元人,于洪武23年(1390年)由左卫守御被征调到宁溪作守御,是七品校尉。家中传下铜牌一面故是皇帝亲兵。他奉调来蓝山,子孙因经留下屯于蓝山宁溪。阮有元晚年在所城颐养天年。这位七品官员,不仅没有给当地政府和百姓带来麻烦,相反他还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好事。明清时期有个规定,比当地官员职位大的如巡抚或王公大臣等莅临蓝山,蓝山官员都要到城外迎接。有一次一位朝廷命官到蓝山视察,蓝山知县恭请阮有元陪同出城迎接,阮有元觉得这个繁文缛节太劳民伤财了,他不同意去,朝廷命官为此大发脾气。阮有元却冷冷地说,我过去是皇上的亲兵,难道老夫还惧怕你不成,那位朝廷命官赶忙赔着笑脸。其实,地方官员也是屡屡为此所累,有了这个由头,正好就汤下面。他们打着皇帝老亲兵的旗号,在所城盖了个接官亭,不管官大官小都在这里迎接,老百姓交口称赞。后来人们都说这样就扭转了官场上一个陋习。

常州

      常州篦箕巷位于常州城西,紧临运河,是古毗陵驿所在地,旧称“花市街”。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近代,常州的篦箕和木梳还在美国旧金山和费城的二次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银质和金质奖;美国电影《星辰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篦作为胸饰、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这样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乾隆南巡时在此附近的毗陵驿登岸进城,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便将此地赐为“篦梳巷”。

       篦箕巷口有一个高大牌坊,三个红色大字“大码头”,顾名思义,这里就是大码头所在地。明代毗陵驿即设于此巷,专供传递公文的差役和官员途径本地时停船休息或换马住宿的。到了清代,毗陵驿被称为皇华馆,在当时是仅次于金陵驿的江南大驿。大码头旁有皇华亭,是古时常州城区大运河畔三个接官亭中级别最高的一处。

天禧桥

西瀛门城墙

文亨桥

南通海门

      海门老街里最古老建筑——接官亭,不仅是一座有故事的凉亭,更藏着一段古代清廉官员的佳话……

这座凉亭位于老街北端,亭子并不起眼,六角形的尖角亭,除了中间的尖顶,周边六个飞檐角向上翘起,上盖金红色的琉璃瓦,顶尖部串着三颗珠子。底座是青石板砌成的六边形底座,六根粗木柱支撑着凉亭,梁上是古朴的木质浮雕。凉亭南北侧供行人过往,其余四面安装木凳与人休憩。亭子南侧挂着一幅对联,上面写着“古渡当年迎过宦,老街今日憩行人”,顶部是“接官亭”三个大字。

早在明朝时期,海门老街所在的位置还处于城门外的滩涂。其中,江岸上有一块地方相对较高的土丘,人们总是喜欢站在这里迎送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里就被称为望江台。到了清朝时期,海门曾作为镇台衙门的所在地,往来文武官员甚多,于是清政府特地建成了这座接官亭,以送迎任迁官宦。

当时,接官亭所在的位置是海门港口的码头,从海上往来台州的人员在此接送,货物在此装御。这里也成了百姓送来迎往的必经之地。多少次妻子在这里目送丈夫出海,又等待着丈夫打渔归来。多少次父母为子女披上行囊,又盼着远行的游子回家;多少次好友在凉亭中对饮惜别,感叹何日君再来。

说到在接官亭送迎官员,最令海门老百姓称道的是清末淮军将领杨岐珍。当时,法军大举侵犯我国,朝廷命杨岐珍驻守江苏镇江口抵抗法军,骁勇善战,战功显赫,是著名的抗法英雄。清末时期,台州一代匪盗猖獗,民不聊生,尤其是台州“绿壳”黄金满在浙江沿海一带滋扰百姓,危害一方,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受挫,因此将杨岐珍调任海门镇总兵,负责剿灭台州匪患。杨岐珍来到台州后,凭借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带领几千兵马,经过5年的剿抚结合,恩威并用,基本上肃清台州一带匪患,使得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在海门为官期间,他不但带兵有方、还爱民如子,当地百姓和官兵对他是心悦诚服。直至离任时,海门百姓在北大街为杨岐珍树了两块“去思碑”,并将北大街两侧的小巷命名为东去思路和西去思路,以思念这位好官。如今这两块碑依然树立在海门老街,就在这座接官亭的西侧,上面详细记载着杨岐珍在海门期间的亲民事迹。而东去思路小巷也依稀可见当年的青石板路。

古人说,“大丈夫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强调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建功立业、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而能让百姓为之刻碑称颂其业迹,永世流传,这也许是身为一方清官最好的证明。

接官亭虽历经百年风雨侵蚀、战火焚烧,几经修缮,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其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久流传。

浙江东阳

东阳有条官清岭,东阳有个接官亭。——民谣

吴宁西路有个公交车站“接官亭”。这个站名是怎么来的呢?

旧时代官绅迎接上司或新任县令时,要到城外迎接进署,接官亭由此得名。朝廷官员下巡,由省、州府官员逐级陪同,县令上任也要先到省到府报到授印。金华至东阳的官道在西门外,故接官亭建在西门外路段,一排三间骑路而筑。志载:接官亭初建于清乾隆癸巳(1713),由金懋英出资,乾隆乙丑(1769)金光美重修。

迎官进城,官员在官绅簇拥下,吹吹打打绕过南门,再从东门过叱驭桥进县署,是谓“紫气东来”气象。这一绕,比西门直接进县署起码多走三里地。

丽水

接官仪式最早可推到秦代。自秦始皇建郡制以后,官场就出现了接风饯别仪式。据《汉书》载,西汉后期,政局屡变,地方官调动频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明清两代更甚,如遇钦差大臣经过,则“数十里外设马为长探,二十里内设马为短探,无不竭力趋跄。”无论官绅,都想给朝廷官员留下个好印象。如果是朝廷巡抚驾到,则州官和县官一律要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就避免不了遭受“陷膝泥污”的苦楚。按照古代官场规则,上级掌握着对下级的考核和监察权利,决定着下级的升迁去留,于是逢迎上级就成了下级的本分。乡绅金懋英私人出资建造接官亭,其起因也是体恤官绅跪接之苦,同时借此笼络官府以求庇荫,用心可谓良苦。

接官工作的下一步是接待。上级最看重的是什么?答曰“红包”,一般由三个名目组成:一是“程仪”,即车马费;二是“折席”,即宴饮费;三是“跟随”,即送给仆从的辛苦费。红包厚薄,视官职之尊卑,少则一二十两,多则三五百两,活动结束后向有关单位和乡镇分派,再由单位向老百姓分摊,叫作“取之于民,用之于官”。民谣唱:“官来惊天动地,到后昏天黑地,百姓哭天喊地,走后欢天喜地。”

接官亭于上世纪60年代拆除,留下一个公共车站名还有一条路名,供后人以作史鉴。

广州

天字码头

据介绍,天字码头大门为现代铜制材料代替传统木艺结构,古香古色。跨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仿古的“接官亭”。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古时的天字码头作为地方官员从水路进京的主要登船码头,“接官亭”为迎送官员的亭子,码头升级改造重现了“接官亭”,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一回古时官员出行的场景。

北京路

码头距今200多年历史,因曾只供官员使用,被称为“天字第一码头”。

它就是天字码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是广州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

天字码头曾经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当年林则徐就是在广州天字码头登岸开始了他在广东查禁鸦片的壮举,后被免职充军新疆伊犁,离开广东时也是在此登船。

图为天字码头旁边的日近亭(又称接官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登船离开。后来广州通商之后,天字码头上樯帆林立,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有各自兜售的小贩,热闹非凡。

孙中山先生也曾经多次途径天字码头,其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经取道上海、福州回广东,在天字码头登岸,受到广州人民群众的热闹欢迎。

南阳

     南阳桑园接官亭为座北朝南的清代建筑,有前后两个院子。前为小四合院,大门南开,门旁有轿房等为下人歇脚的地方,东西有厢房,东为厨房,西住接官亭服务人员。主房中间为过廊,两边为迎接官员歇脚之处。据说,这里周围数十亩地皆为桑树,为接官亭官地,平时养蚕喂蚕换取钱粮,供接官亭用度。种桑养蚕的、这里的厨师、针线工、喂马扫地等,皆住在附近的老庄,也有老庄的村民在这儿打短工的。

接官亭后院,为连廊结构的四合院。东西皆为连廊,供官员仆从歇息。北为住房,乃远道而来或上任的官员、家属歇息洗漱,喝茶所在,共五间。与正房相对的,是凸出来的大大的客厅,与正房形成T字型,四周隔格栅,可取可装,既是凉棚,也是正屋。供接送官员寒暄仪式所用。东有月亮小门,为下人打更放哨传信的便门。

接官亭外车轮滚滚,接官亭那凉风习习。历来政要从京里派到此处,都要在此歇息整肃,静候本地官员迎接,然后净水洒街,威风上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里程,那是一派威风的场面。或者达官贵人从此经过,南阳的官员士绅要出城到此恭候,寒暄问候,递送仪程,自是一种喜盈盈的场景,而如果官员犯事,前途未卜,三二好友来访,则哭戚戚喟叹不已了。

据说,这里来的最大的人物,是明世宗朱厚熜,他在明嘉靖十八年来到这里,还信步出亭,走上离此不远的烽火台,遥看不远处的南阳城门楼,一句话,使得南阳城楼变成了北京城外全国唯一的三层城楼。

我在想,那个任南阳知府20年的荆楚才子顾嘉蘅,在练兵修城的闲暇,在游玩了西郊武侯祠,写下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以后,他是否会来到这里,在碧绿的桑园里漫步?他是否会和三五士绅一起在亭子里饮酒赋诗?在他前前后后五任南阳知府的爱恨情仇里,这里又是他的哪一种心境所在呢?

斯人一去,此处早已物是人非,其实,物也早已不是。接官亭大部坍塌,余下一院也蒙受灰尘野草丛生,那月亮拱门砖艺富贵,可能会唤起记忆,木色雕栏格栅,则突兀兀地透露出人们浮躁的心态。丢失在记忆里的满目翠色,是彻底地消散在天朗风清里了。

2015年,报载,桑园将建申伯公园,将以申伯文化为展示核心,接官亭文化、古碑遗址为双轴贯穿,创设接官盛世、古碑遗址、悠悠驿道、卧波栈桥四大景观,塑造绿色生态的湿地公园景观。或许到那时,那桑园新绿会重现吧?

接官厅是南阳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与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宛城驿、察院等古建一样

南阳范蠡东路市林科院大院内,有一处古遗址,常年被浓郁茂密的树林遮掩。曾几何时,路南岸诞生了一系列山野农庄,农家菜做的地道一流。无论春夏秋冬,借助树林的荫凉,常有市区的食客来这里打牙祭,消磨时光。但是,有几人知:这个枝叶葱茏的树林里,座落着老南阳的一处官署文化遗迹——接官亭。接官亭,不言而喻,就是过去那些达官贵人到南阳就任时的一处临时建筑,在这里经过一番休息洗尘、更衣整装,然后再由当地官员组织仪仗队伍,鸣锣开道、黄沙铺街,或乘马或坐轿迎进城内官署……

接官亭始于何时,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眼前这座古建筑,确凿建于清代。规模较大,现存月亮门、客厅、正房、两侧廊房,构成一处半封闭园林式院落布局,现为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年风雨洗礼之后,这所建筑大部分房屋已岌岌可危,红砖清瓦,残垣断壁,树木荒草,爬满了院落。很多门窗、廊房都经过古建部门的修葺,现在复又呈现一片生机。

一个雨后的下午,太阳不见藏匿哪里,经过林业部门开发的这一片树林,各色树种云集,密密地覆盖在城东的一片荒地上,苍翠欲滴。南阳是一座古城,历史上曾是中原宛邑、南阳郡、南阳府的所在地,接官亭座落在古城东部,离府衙大概有十里光景,所以民间又有“十里接官亭“的称谓。这座名为接官亭的的古建筑,在明清时期承载的任务就是迎来送往,为过往官员们在鞍马劳顿提供短暂憩息的场所。

史料记载,按官司厅是古驿道上重要建筑设施,为迎送过往、到任、离职的古代官员提供礼仪性的活动场所。到了清代,南阳成为连接洛、汴、京都的必经之地,所以接官亭不仅仅是接到南阳上任官员,也是途经南阳的外地官员朝见南阳本地官员的临时歇脚之地。和南阳净土庵一样的性质。不过净土庵可并不是一座寺庙,跟佛教没有一丝渊源,也是一处驿道上的茅庵,一般是一些本地的小官员来南阳述职的临时落脚地。在这里稍式休息,净面去尘之后,才进府衙公干。

沿着弯曲的小径,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抬眼望去,一些藤蔓植物紧紧地缠绕在一棵棵大树上,有一种原始森林的感觉。这里有灌木,有阔叶林,还有一些小叶树种,盘根错节,郁郁葱葱,将接官厅团团围在其中。接官厅巧借独山天然之景,呈园林式构园结室,典雅庄重,意境幽深。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呈几何形对称,有前厅后厅,回廊环抱,浑然一体;饰有36条千姿百态的小龙,绕山越脊盘绕在整个房顶上,活灵活现;院内花门相向,有山泉一眼,可谓“仰观山,俯听泉,旁倪竹林云石……”

数百年风雨沧桑,接官厅这处“市保”建筑,早已辉煌不再,现仅存一处月亮门、客厅、正房及两侧廊房,构成一处半封闭的院落布局。早在2004年,我市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局部修复。对沉降较大的正房东山墙进行局部重砌,对客厅褪坡及漏雨严重的屋面进行整理或局部重瓦……

接官厅是南阳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与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宛城驿、察院等古建一样,都是南阳厚重官署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正房前廊与廊房交接部位因漏雨造成构件糟朽、局部坍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厢一院,无不承载着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接官厅周边有宛襄古驿道、申伯遗址碑以及规划建设的申伯公园等遗迹、建筑,待其修复后将它们合理、有效地保护利用起来,可以形成南阳一处新的人文景观!”漫步庭院,遥想当年,这几间客厅,一排马厩,两杯清茶,三通锣鼓,几位差官,曾经接待过多少达官显贵、王室宗亲,传说清朝“中兴重臣”曾国藩也曾经在此停留过。

芜湖

接官亭(又称“接官厅”),是古时接引官员的场所,即驿馆。在芜湖青弋江的北岸有一条接官厅巷,东起华盛街,接江夏里,西抵江岸路。接官亭、中江塔与老海关钟楼,都记载着芜湖千百年以来的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说到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芜湖滨江公园与真实的三国也是有一段缘分的,刘备曾说:“江东形势,先有建邺,次有芜湖”,当时的东吴孙权在公元223年将芜湖县治迁至今城东鸡毛山一带,在青弋江口建房点灯守宿,为码头接待、遇险营救、夜航灯塔之用。明万历期间佛教兴盛,吉祥寺僧侣筹资在建接官亭、寺码头和中江塔。在接官亭的附近就是中江塔,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历时60年建成,到清康熙年间建好。著名的芜湖古八景之一的“双江塔影”说的就是中江塔。半依闹市半偎江的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如今它也成为芜湖滨江公园的标志建筑之一。芜湖老海关大楼,则位于在芜湖中江塔偏北的地段,滨江公园文化活动中心附近,也是芜湖江边一座标志性建筑。芜湖海关在旧中国是四十馀处海关之一,也是安徽省最早的海关。


古代的驿馆是专门供给过境的官员、军使(传递军事文书的使者)住宿的,并按品级提供水陆交通工具,如快马、坐轿、官船、车辆等。驿馆一般设在水陆要冲,一县一个。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水路要道,宋代时便设有驿馆,位于弋矶山(过去名为“驿矶山”,即代表当时驿站),元朝迁至澛港。后因为“使客于瞬息之顷,两驻旌节亦所不便”(刘宣《改建芜湖县馆驿记》),明成化八年(1472年)经批准改迁。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知县刘宪访得江口鹤儿山东南麓吉祥寺废墟一区,划地一百亩作为驿馆新址,开始筹建。

自青弋江边堆叠石阶数十级,上为大道。并建更鼓楼三间,前立牌坊,题以驿名,左右分别立有“迎来”、“送往”的牌坊。后边立屏风墙,内有三大间正厅,以及东西耳房各三间,寝室三间。并设有厨房、洗浴房、井亭、廪库(即粮仓)、驿夫栖息所等,驿馆周围高墙护卫,设施相当齐全,可谓当时芜湖“五星级宾馆”。

成化十九年(1483年)仲春落成。因芜湖的交通已十分发达,迎来送往的官员十分频繁,于是人们就习惯称之为“接官厅”,后改为“接官亭”

至清代,芜湖的驿馆仍承旧制。随着芜湖米市的繁荣,芜湖的驿馆一带常常宴席不断,笙歌不绝。光绪末年,邮政发展,代替了古代的驿站,驿馆依次裁撤,从江岸通往驿馆的大道两边盖起了民居、店铺,还有一些旅社等,形成一条街巷,后取名“接官厅巷”

1912年10月30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视察芜湖时,便是从芜湖接官亭上岸,乘坐马车到大马路(今中山路)发表演讲。2005年,芜湖滨江公园建设,将“接官亭”作为芜湖重要的文化景点,恢复重建。

如今,新建的“接官亭”位于中江塔旁,亭内珍藏着芜湖近一百年来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城市面貌、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的图像照片,成为反映芜湖“长江文化”历史的“实体教科书”。

兰州

黄河流过兰州后,经过35公里的小峡到达世界第一古梨园什川镇。一路九曲盘桓,层峦叠嶂,遗下很多古老的村落和人类文明,皋兰县什川镇接官亭古村就座落在小峡中段的高山褶皱里。

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接官亭古村落。走出几十里山沟才能见到黄河。

原址重修的接官亭。据说此地曾接待过一位巡抚大员。

千百年来,接官亭这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村落,一直吸引着世人好奇的目光。一个位于大山之中的古村落,为何要建设接官亭?接官亭地理位置特殊性何在?接官亭又有怎样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今天,随着接官亭新农村的建设,这个古老村落和它的历史变迁图景再度映入人们的眼帘。

一个深山大沟中的古村落,在时代大潮中,正在走一条华丽而又曲折的变身之路。古老文明和激情时代产生着剧烈的碰撞,以农牧业为主的小村搬到黄河边后,利用自身优势,正在走新型农牧业加旅游业的发展之路……走近接官亭小村,我们无疑会看到当代中国农村的缩影。

幕色苍茫接官亭

泉州  惠安

      郭仲远于明·洪武年间捐资建造,原为凉亭,备过江候客赖以小憩。历三百余载,其间风雨剥蚀、地震摇撼,致使后部六根石柱摧折,亭盖坍塌。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草草修葺,有《重修桥尾亭塔碑记》,现竖立在东侧后面,后部改用砌石支撑亭盖,即成今日形状。光绪二十年(1894)再度重修,西侧后面竖碑记载。

石亭坐北朝南,是一座纯花岗岩结构的古老四角凉亭,正面长7米,前后宽6.7米,总体高5米,占地将近50平方米。伞形的亭盖向四方倾斜,各方均由长短不一的十来条石板拼凑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平面,四条隆起的亭脊及葫芦形的亭顶均为粗雕的花岗岩石,整个亭盖由20根石梁及16根方形石柱支撑。四边石柱共12根,其础位组成一个大"口";中央石柱4根,其础位也组成了一个小"口";大"口"套着小"口",恰恰成了一个"回"字。这种结构的亭子是非常罕见的。

相传明永乐十五年(1417),三宝太监郑和总兵奉旨第五次下西洋,途中到泉州港候风。出生于云南回民家庭的郑和亲自专程到灵山圣墓行香,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又到清净寺礼拜,在这里他结识同样前来礼拜的郭仲远,获知后渚港对岸聚居有这支百崎郭氏回民。出自回民之间的族谊,郑和不惜纡尊降贵,过江探访。郭仲远家族一时苦无迎宾驿馆,遂假于渡口这座凉亭摆设香案,携众儿孙在此恭贺钦差太监。此后,白崎回民为纪念郑和来访,将此亭称为接官亭。 据说初时设置的石桌石椅都非常粗糙,石椅是圆柱形的础石,石桌面正中还阴雕一副棋盘的格局,当年郑和与郭仲远曾在这里多次对弈。

明永乐二十年(1422),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途经泉州作短暂的逗留。回想当年过访白崎回民深蒙盛情款待,与郭仲远酣然对弈、促膝谈心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遂再度造访。郑和与郭仲远不禁技痒,取出棋盘再次对弈。本来棋艺精湛的郭仲远竟步步失手、盘盘皆输。郑和诧之以询。 原来郭仲远之五子郭仕昭奉例造列军伍,在玄钟郑指挥麾下当贴身护卫,久之,遂与其千金郑馥互生情愫,私订终身。被发觉后,郭仕昭逃回家乡,郑指挥即令手下追拿问罪,不日将达白崎,是以郭仲远神情恍惚、惶惶不安。郑和悉其隐衷,毅然为老友解忧,施计促成郑指挥答应这门亲事并送来丰厚妆奁。郑和亲自主婚,在接官亭为郭仕昭与郑馥举行隆重婚礼。因此,接官亭又称为送嫁亭。

在泉州白奇村西侧的古渡口旁,只见原来的渡口处新竖起了一块“百崎古渡”的石碑,旁边新添一座刚建完的六角凉亭,道路东侧的村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接官亭”了。石亭坐北朝南,采四角攒尖顶式结构,面宽和进深大约有6—7米,通高5米左右,亭的中间位置用4根方形石柱围成一个小“口”状,亭的外沿则用12根方柱围成一个大“口”状,整体看之,16根柱子围成了一个“回”字,仿佛告诉人们,这里便是回民乡土。据说,这个石亭原是百崎回民始祖郭仲远在明洪武年间捐资建造的,当初只是供过江候客小憩的凉亭。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钦差总兵太监,回教徒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前夕到访此地,郭仲远在此亭摆起香案,率子孙热情迎接并款待,从此开始,人们就称此亭为“接官亭”。石亭边上的一块块不同时期的石碑,或多或少记述了这一事件。

且不说钦差大臣当年来到白奇村是怎样一种热闹的场面,也不管郑和与郭仲远的亭内对弈谁输谁赢,仅从白奇人对于石亭的精心保护,并且时至今日仍特意将其作为迎接客人的“迎客亭”,就足以让我对白奇人的这种热情、好客的创意拍手称奇!此时,一阵阵江风习习吹来,让人顿觉凉爽舒适,好不惬意!我当即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禁脱口而出:“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词意与眼前的场景是这般的贴切!接着我又想,兰亭虽然有名,但那只是一帮文人骚客饮酒娱乐的场所,怎比得上眼前的这座接官亭?

白奇古渡口新建的石碑与六角亭

台湾

台湾与大陆之间因有台湾海峡阻隔,古时往来交通相当不便。官员发派台湾各地任职时,抵达厦门后,转海路,经过汹涌波涛,惊滔骇浪的黑水沟后,才能到达鹿耳门,接着再转渡河运进入府城。为使长途跋涉,疲累奔波的官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或回任官员等候船班,临行依依,在渡头附近多设有迎接或送别的处所。接官亭便是清朝时期,用来迎送酬接文武官员的地方。风神庙前的接官亭以花岗岩所建,前额题「鲲维永奠」,背面额题「鳌柱擎天」,柱上雕饰华丽,相当值得一看。石坊位于今日台南市西区民权路三段巷号,列为三级古迹。年在风神庙前建立接官亭,以接文武百官。现今为三间四柱二楼歇山重檐式花岗石构造,造型精美。台湾知府蒋元枢在安澜桥边南河港岸建码头,立石造牌坊,前额题鲲维永奠,背面后额题鳌柱擎天。石坊为四柱三间重簷式构造,以花岗岩所建,柱上凋饰华丽。风神庙右前方,有一座重担碑亭,后来移建于左前。为来往的官员得以暂时歇脚,在风神庙左侧购买两进民宅一栋,做为公馆使用。接官亭石坊

新安函谷关古代的接官亭

丽水古街“接官亭”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

貴州省黔東南州府凱裏市下司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