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善于“守拙”,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周淇堃 2024-05-09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代学士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在职场,总有一些看似很聪明的人,他们总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遇事争强好胜,不落下风,唯恐让别人知道自己不行。但真正有本事的人,其实都是善于“守拙”的高手。他们明白什么时候该隐藏锋芒,什么时候收敛低调。善于“守拙的人才是真正懂人性的高手。

我们从《资治通鉴》中看一下王翦老将军的“守拙之道!
在秦国把北方诸国全都打趴下后,终于可以回过头对付南方最大的对手——楚国。秦国在发动对楚战争之前,嬴政询问手下的将领,如果想要尽快灭掉楚国,应该要多少兵力。
老将王翦回答,秦国想要顺利灭掉楚国,没有60万大军打不下来。
李信作为秦军中的少壮派代表,年轻气盛又血气方刚,非常自信的说,只需20万人马足矣。
嬴政一看这个情况,打心眼儿里觉得,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王翦听到这些,也不想跟李信较真,你行你上,反正我得溜了。他赶紧以身体不好为借口,回避军政事务。嬴政也乐见这样的结果,还是老了,该退休了,于是顺手解除了他手中的兵权。

图片

李信被任命为伐楚的总指挥,踌躇满志,他以蒙武为副将,带着20万大军进攻楚国。
由于楚国国土面积广袤,随着战线的不断纵深,20万秦军已经明显不够用,而且补给线越来越长,李信不但战败,而且败地非常难看,被楚军攻克七座营垒,杀了七名高级军官。李信一路败北,逃回了秦国。
嬴政这个时候想起了老将王翦,后悔啊,把人家兵权都解除了。现在只能亲自登门拜访,向王翦认错,请他带兵出征。
王翦先推辞讲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见领导态度非常坚决,就坡下驴说,要我出战也行,必须给我60万兵力。嬴政经历了李信的战败,只能无奈答应。
攻打楚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兵力吗?想当年白起横扫楚国,攻陷郢都只用了区区几万人。对王翦来说,白起是白起,他是他,反正也不争“战神这个虚名,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谋划,甚至虚高一些来保证任务完成。领导一般只看结果,项目做成后,他自然不会说什么。
秦军马上开拔伐楚,嬴政亲自为王翦送行。这时,王翦突然厚着脸皮要求嬴政给他涨工资:“这可是冒身家性命的大项目啊,您可得多给我赏赐些良田美宅”!
嬴政还算大度,劝王翦说:“你就放心出征吧,跟着我难道还担心会受穷吗?”
王翦很坦率地说:“为您作战,有大功也难封侯,所以趁着您现在需要我做事,我得赶紧多要一点房地产留给子孙。”嬴政大笑着答应。

为了让秦王落实赏赐,王翦还连上了五封奏折索要田产和宅院。

图片

王翦明明肩负国家重任,临行前心思却全在缠着嬴政要房要地。手下人理解不了王翦,说:“将军,您是不是有点过了呀,要待遇也不是这样要的呀,万一老板火了咋整”?
王翦给出了一个经典回答:“功高盖主可不是好事,贪财才能保命。咱们秦王是一个多疑的领导,如今他把全国的武装力量尽数托付给我,如果我不去向他要房要地,他就该怀疑我了”。
其实,如果站在帝王的角度看,手下人不管是贪财还是好色,都是好事。最让帝王忌惮的特质只有一项,就是雄心壮志。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一个人被雄心壮志耗去了全部精力,对金钱美色自然视而不见。相反,一个人十分贪财好色,将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些凡俗的诱惑上,自然也就无力追逐更高的目标了。

图片

王翦努力表现自己贪财的一面,为的就是在嬴政心里打造出一个平庸的人设——我虽然作战很强,但就是一个技术型官僚,但没啥野心,没事别瞎怀疑我。
正是因为这样做,秦始皇才能足够安心,王翦也才能够平稳地在前线和楚军对峙一年,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得胜归来的王翦,在得到丰厚赏赐后并没有功高震主或沾沾自喜,反倒是极其低调,避开锋芒。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王翦迅速退出权力高层,带着自己打下的财富主动辞官,回归乡野。

大智慧啊!遥想战国四大名将,白起被逼自尽、李牧遇害、廉颇郁郁而终,只有王翦得以善终。

从王翦的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都归功于他的生存智慧。作为武将,王翦善守拙,知进退,从来没有给秦始皇留下功高震主的印象,反而“贪财、保守、胆子小才是他的标签。
苏轼曾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善于守拙是一种人生智慧,善于守拙的人敢于显示自己不行,因为他们的自信,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的。
善于守拙的人总是在低处着洞察一切,知道什么时候该装糊涂,什么时候该低调行事,什么时候该高调退场。所以才说,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善于守拙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